APP下载

重建信心不能靠喊

2018-05-14

证券市场红周刊 2018年38期
关键词:托底救市管理层

沪指进入2500点一线,管理层提振股市的消息鱼贯而出。

A股熊冠全球,问题百出,救市无可厚非。在不少地方政府已经拿出真金白银驰援上市公司以化解股权质押风险后,市场更加期待管理层的救市大招。

2500点一线是最佳救市位置吗?不是。到目前为止,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经济还没有产生实质影响,A股市值却已蒸发了18.9万亿的财富!而包括外资在内的资金在几次抄底后,意识到“政策底”不存在便纷纷出逃。此时的救市成本显然会比较高。

但救市也因此显得更加刻不容缓。因为市场暴跌在消灭财富的同时,不仅导致信心崩溃,且有可能抹杀掉过去两年多在去杠杆、债务处理问题上所取得的成绩,甚至可能带来难以估量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救市慢半拍,反映出我们没有系统的救市机制。

信心的重建不能靠“喊话”,更需要治标又治本的落地措施和真金白银。美股之所以有10年长牛,因为资本市场有政府“托底”,有逆周期操作手段。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就通过修改会计准则大幅缓解股票和债券质押危机,且推出的不良资产处置计划,直接让财政部作为“债务的最终承接者”——“终极接盘侠”透过注资银行买入通用和两房股票。

相比之下,A股救市就显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成体系。我们应学习国外的救市机制,如明确市场“保護股东利益”为主,强化监管,建立平准基金以及修改会计规则等。

政府“托底”的长效救市机制是股市长牛的信心和基石,只有这样国内外的投资者才有长线参与A股市场的信心,市场也才会产生财富效应并发挥资源配置作用。如此循环,生生不息。

本刊编辑部

2018年10月20日

猜你喜欢

托底救市管理层
从“托底”到“扶优”:我国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政策演进与未来展望
做可以托底的年轻干部
关于审计准则中管理层舞弊的思考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楼市新型“救市”,该不该出手买房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