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水为师

2018-05-14罗华良

祝您健康·文摘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海潮水性上善若水

罗华良

水是生命之源,水性至柔,因而人说柔情似水;水性至刚,故而见证水滴石穿。

孔子问礼于老子,老子答以“上善若水”,并阐述出了水的七种美德,就是“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说的是水的谦逊、公允、诚信、无私的美德,和善于自处和审时度势的智慧。老子认为若是能够善解其中含义,沉下心来,向水学习,有德有智,则无往而不利。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善于向水学习,以其谦卑闻名于世。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的时候,他总谦逊地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

钱塘江大潮以其磅礴壮观为世人所赞美,宋代文学家周密写道:“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每年农历的八月十八日,是浙江海潮最为盛大的时候,中秋节前后,沿江的人们必扶老携幼倾巢而出,来观赏这一雄伟的奇观。而海潮也总是如约而至,千古不易,从未失约。故而又有“潮信”之名。

水养育众生万物而不矜不夸,“以其不名,故能一一称其名”。

以水为师,不仅学习水的美德,也学习水的智慧。水的空灵明净,可以陶冶性情,涤畅身心,让人具有安静的性格修养。遇事沉静如水,可以快速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观水流行,体悟长江万里,遇山则迂回、遇谷则奔腾、遇支流则汇聚,最后浩荡入海,温柔包容而又无坚不摧。这都是人们能从水那里学得的智慧。

古今圣哲常“以水为师”,观水悟道。老子观水,明悟“上善若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天人之美;孔子观水,得出“仁者樂山,智者乐水”的修身之理;孙子观水,领会“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兵法之要;孟子观水,得出“观水有术,必观其澜”的治国之术。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更是成为历史明训。我们当以水为师,公平如水、清廉如水;需要攻坚克难时,又要有如水一般的不疾不徐、绵绵不绝的绵劲、韧性。如此,必可无往不利。

猜你喜欢

海潮水性上善若水
打嗝
《上善若水》教案
在海边
上善若水(之三)
对丙烯酸酯类水性木器涂料未来的展望探讨
学熟悉水性的游戏教学法
爱你最后的方式
做人如水
水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