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疥螨病的流行病学、检疫及防治措施

2018-05-14曾庆会

现代畜牧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药物治疗饲养管理流行病学

曾庆会

摘要:猪疥螨病是由于猪皮肤寄生有猪疥螨虫而发生一种接触性、传染性寄生虫病。该病特征是剧瘁,病猪皮肤出现红点、结痂以及龟裂等病变,还表现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生长迟缓等症状。该病在全世界性范围内都可流行,通常是由于环境潮湿、阴暗而诱发该病。现概述该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猪;疥螨病;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饲养管理

中图分类号:S858. 2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9737(2018)08-0086-01

1 流行病学

病原及生活史。猪疥螨病是由于猪皮肤寄生有疥螨科的疥螨虫而导致的一种慢性寄生虫病。猪疥螨的发育呈不完全变态,可分成4个阶段,即卵、幼虫、若虫和成虫。猪疥螨虫的成虫大小为0.15~0.5 mm,虫体呈微黄白色的圆形,背面隆起,如同龟状,并生有4对足,而幼虫生有3对足。体表存在较多皱纹,其中体背面往往存在细横纹。另外,猪疥螨没有呼吸系统,只能够通过体表吸收宿主组织中的氧。猪疥螨生有咀嚼式口器,可侵入宿主皮下不断挖隧道,并采食角质层组织和淋巴渗出液,并会形成永久性寄生。成熟的雄虫和雌虫会在隧道内进行交配,且雄虫很快发生死亡,雌虫在该处产卵,并逐渐孵化为幼虫。

流行特点。该病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在早春、秋冬季节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阴雨季节更容易发病。任何品种、年龄的猪都具有易感性,其中5月龄以下的猪比较容易发病,成年猪也能够感染,但一般不会表现出症状,而是作为该病的主要传染源。健康猪一般是在接触病猪擦痒时脱落的皮屑或接触污染虫体的垫料、饲料以及饲养工具等被感染,从而出现发病。

2 临床症状

发病初期,病猪通常是耳廓部皮屑发生脱落,并存在红点、水疱,发病后期彼此融合,并发生破裂,逐渐形成结痂。另外,颊部、眼窝、颈部、肩部、躯干两侧以及四肢等处也容易感染虫体。由于病猪患处明显发痒,往往会在栏杆、墙角磨擦患处,或彼此之间摩擦,导致皮破出血,有黏液渗出并与皮屑逐渐凝结成痂皮,在不断擦痒时会发生脱落,接着再次结痂,如此不断反复,长时间之后就会导致皮肤变厚、粗糙,弹性消失或形成皱褶、发生龟裂。仔猪长时间患病,会导致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生长迟缓,体质减弱,并容易继发或并发感染其他疾病。

3 诊断

蹭痒指数测定。为判断猪疥螨的感染情况,可测定蹭痒指数。蹭痒指数是指从处于安静状态下猪群中观察至少10头猪,并统计15 min内出现蹭痒猪的数量,用其除以观察猪的总数量,即为蹭痒指数。如果该指数在0.4以上,则表明猪群出现比较严重的发病。

显微镜检查。在病猪患处用小刀刮去痂皮或皮屑,直到患处稍有出血为止。刮取物放在离心管中,添加适量的10%氢氧化钠溶液,经过1~2 h的消化处理,在4000 r/min的速度下进行10 min离心,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进行镜检,如果看到大量虫卵和虫体即可判断发生该病。

虫体鉴定。猪疥螨虫呈类圆形,背面存在波状横纹,明显隆起,腹面扁平,并长有稀疏的刚毛,虫体前端生有马蹄形的咀嚼器。雌螨大小一般在(339~509) μm×(280~356)μm,雄螨大小一般在(250—338) μm×(165~242) μm,都有4对足,其中雌螨第1、2对足上生有有吸盘,第3、4对足上生有刚毛;雄螨第1、2、4对足上生有吸盘,第3对足上生有刚毛。虫体卵囊呈椭圆形,大小在150 μm×100 μm左右,幼虫生有3对足,若虫4对足,外形类似于成虫,只是体型略小。

4 防治措施

疫情处理。确诊猪场发生该病后,要立即对病猪采取集中隔离治疗。要全面清扫猪舍,清出的垃圾要运送到指定地点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对圈舍和猪体喷洒经过500倍稀释的螨净乳浊液,同时,使用双氧水进行带猪消毒。

药物治疗。病猪患处可涂抹0.5%~1.O%敌百虫水溶液,或使用喷雾器在患处喷洒,每天1次,治疗效果良好。也可按1:10比例取硫磺、棉籽油,充分混合后在病猪患处涂擦。病猪患处也可涂擦0.4%~O.5%马拉硫磷溶液,或进行喷雾、浸浴,每天1次,同时对环境喷雾施药将虫体杀死,但要注意小于1月龄的仔猪不可使用。病猪患处擦药前,要使用干净的温水将其冲洗干净,确保药效良好。另外,病猪也可按每10 kg体重注射0.3 mL -针净注射液注射,通常用药1次即可,如有需要可在10天之后再注射1次。

定期驱虫。全场所有猪每年可使用伊维菌素或阿维菌素进行驱虫,一般用药1次即可将体外和体内寄生虫同时驱除。同时,配合采取体外用药,如对猪体直接喷雾或喷洒0.5%~1.0%敌百虫水溶液。一般来说,种猪每年适宜进行1~2次驱虫,后备猪配种前、母猪分娩前1~2周以及仔猪转群前都要使用药物预防发病。

加强饲养管理。严格引种,避免引入病猪,必须到未发病种猪场进行引种,且引入后至少进行1~2个月的隔离观察,确认没有感染疥螨后才可混群饲养。及时清除舍内的粪尿、污染垫草,并采取堆积发酵處理,通过生物热将虫卵杀死。仔猪并窝、分群前需要对每头都进行仔细观察,还要检杏母猪是否感染疥螨病,避免出现接触传染。

猜你喜欢

药物治疗饲养管理流行病学
小儿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及预防分析
斯诺医生——流行病学调查基本方法创立者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妊娠期母牛的饲养管理
腹腔镜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药物治疗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家禽耐药性大肠杆菌病的药物治疗探讨
丙种球蛋白无反应性川崎病药物治疗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