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

2018-05-14汪蕊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22期
关键词: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汪蕊

摘 要: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并结合案例研究,指出X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的方案,由小及大,帮助我国中小企业改革与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增强我国中小企业的竞争力,实现其健康长久的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企业文化

一、前言

21世纪以来,美国环球通讯、世界通信等一系列财务造假丑闻相继爆出,其中众多企业失败案例的出现是由内部控制的缺失及无效导致的,2002年美国国会和政府通过了SOX,该法案强制性地要求企业披露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这足以见得内部控制在现在的发展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中小企业在竞争这样激烈的环境下想要生存下来,并想要稳步地发展下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小企业想要能够稳定地发展,建立好中小企业自身内部的控制是基础,同样也是必要的保证,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自我调节和自我约束的一个机制,在企业中所处的位置是极为重要的,一个企业是否有严格的内控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着一个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可以走多远,可以说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成败。

二、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概述

1.中小企业的基本特征

首先,中小企业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交通运输业、租赁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业、建筑业等众多行业,根据有关数据的显示,截止到2016年,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超过我国企业总数的95%,同时,其在地理分布上也很广泛,即我国的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次,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经营模式,企业的管理者和企业的工作人员大多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经营权和所有权比较集中;再次,中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短暂,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的规模有限,资金有限,资金的偿付能力难以保证,所以大多数的银行等机构不愿意将资金借给中小企业,使得其在筹得资金方面存在困难;最后,由于中小企业规模有限,变动灵活,所以会经常调整生产经营方式。

2.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含义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保证企业财务报告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确保企业内部人员遵循本企业的规章制度,使得企业经营活动正常运行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在内的一系列自我约束,自我调整,自我规划,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控制的方法的总称,它贯穿于企业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大大降低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

所谓内部环境是指对企业内部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进行有效控制;风险评估是针对企业所面对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有效管理;控制活动是以控制环境和风险评估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所实施的控制程序;信息与沟通是企业为了准确及时地搜集和整理有关内部控制的信息,并保证信息在企业内部之间以及内外部之间进行传递和有效沟通采取的措施;内部监督是用来评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立是否有效,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体系。

三、X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1.X企业概述

由于国家提倡新能源的开发,并且大力提倡绿色经济,创新经济的发展,X企业为了顺应市场的发展,响应国家的政策,于2010年成立,是一家生物能源企业,主要从事生物质颗粒燃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企业内部拥有十分卓越的研发团队,并且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2011年该企业经过审计的主营业务收入为2200.8万元,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上升至3000.6万元,资产总额也从1000万元上升到2800万元,X企业的出资人是单一的个体,不是数个投资人,员工多为当地的民众,人数大约为100多人。

X企业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使得自己的经营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地扩大,并且X企业的产品在市场上的发展情景相当不错,但是X企业的经营绩效的极大提升并不代表着该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存在问题,相反,该企业的管理存在的问题很明显,并且急需改革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并且完善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

2.X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剖析

(1)组织结构单一,部门设置不齐全。通过前面简单的对X企业的介绍,可以看出X企业的组织结构过于简单,这样的组织结构过于简单,决策的提出往往受总经理主观思想的控制,决策的风险比较大,总经理的权责过大,管辖范围几乎涉及X企业的所有部门;同时X企业部门设置不健全,仅仅设置了采购部门、销售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这些部门的任职人员大多也都是职责交叉,这样的组织结构和部门规划设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企业办公的效率。

(2)权责划分不明确。X企业下设的材料采购部、销售部等部门在职责上的划分并不明确,他们往往进行权责的相互干涉,这也使得X企业出现了底层权责划分不明确的现象,这样的现象存在,如若企业出现重大的问题,各部门之间就会互相推卸责任,最终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另一方面,X企业的员工以及相关的出资人员中涉及管理者的亲戚朋友,这样的关系存在会在管理者做出先关决策的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管理者的顾忌就会增加,从而影响决策。

(3)缺失监督岗位,内控投入过少。X企业内部并没有设立单独的监督岗位,近些年X企业过分追求自身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发展,将目标过多地放在企业的经济绩效上,而忽视了对自身内部控制的建设工作,这样的做法会使得企业在今后的发展中问题慢慢显露,不利于企业的稳步发展,笔者认为中小企业做好内控的建立是实现企业在市场上稳步发展的基础,但X企业对该方面的相关的认识不够全面。

(4)企业文化建设欠缺。企业的文化体现的是一个企业的办事理念和追求,在无形中牵引着企业前进,但是X企业在近些年度的发展中忽略了对企业的文化建设,而将过多的精力放在企业经济利润的实现当中,使得企业的员工在企业文化这方面的涵养欠缺,同时这也给企业外部的客户传递出一种该企业对外部客户不重视或者不尊重的一种信号。

(5)风险意识薄弱。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由于X企业的组织结构过于单一,企业的经营决策几乎是总经理一个人来做,总经理的权责过大,这就会使得总经理的主观思想在决策上占有很大的作用,一个人的想法总是不全面的,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也会出现错误;另一方面,X企业并没有建立一套风险防范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这样在风险来临时无法及时寻找应对措施,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预知的损失。

(6)信息化水平落后。在大数据浪潮中如何筛选出对自己企业有用的信息更应该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思考的问题,X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建设相对落后,在网上搜集到的有关该企业的介绍也是少之又少,这就使得其他企业对该企业的认知少,企业自身对于信息的搜集过于程式化,只是在网上将一些总结性的数据进行搜集,而不是有意识地有目的地深度筛选对自己企业有用的信息;X企业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没有固定的格式,这就使得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问题;财务数据的传递方式仍然采用传统的方式,使得数据失去了其原有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四、解决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題的对策建议

1.加强中小企业风险防范

企业在经营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风险,不能因为企业规模的原因就忽略了企业风险的防范,相反应该对企业的风险加强管理和防范,对企业内部所面临的风险进行预防和评估,制定一套自己的风险防范措施,例如如何分散风险,如何规避风险,如何减少风险等等,除了制定一套属于自己的风险防范措施,企业还应该知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同时要加强中小企业内管理人员和员工相关方面知识的学习,使他们能够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当中正确判断企业的所面临的风险,从而更好地为企业出谋划策,最大化地降低企业面对风险所造成地损失。

2.健全相关内部控制理论建设

为了促进企业完善内部控制建设,规范内部控制行为,我国目前已经颁发和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是《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但是这些法规的针对对象主要是上市企业和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所以还没有完全涉及中小型企业,基于我国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们国家的中小型企业已经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对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具有外部的强制力。

3.建立有效的控制监督机制

中小型企业想要有效管理企业,首先应该结合自身企业的特点,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组织结构,完善企业自身的组织结构的构建,同时在部门的设置当中可以采用适当地侧重化管理,但这并不表明应该设置的部门就可以不设置,而是要做到科学地划分管理层次建立合理的管理组织,并且进行有效的风险防范,部门的设置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对于有些不必要的部门可以不设置,这样在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运行的一定的成本费用,但对于已经设置的部门就应该明确它们的职责所在,一定要做到在其岗位谋其职责,同时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人才,进行人才引进的策略,帮助企业达到预期的经营目标;对于单位监督岗位的设置,企业一定要重视,监督岗位的人员在监督单位审计等工作时如果发现问题应该及时报告,这样可以帮助企业了解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问题,以方便日后的改进工作。

4.完善企业组织结构建设,建立明确的分工制度

企业内部的权责一定要明确,不能出现各部门之间职责的互相干扰,在分工方面企业可以考虑在业务流程、业务执行中的各个不同阶段、记录上的分工工作,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工作交给不同的人员完成,有利于减少舞弊造假的现象的出现,企业同样可以实行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轮岗制度,经常将各部门员工的工作岗位进行调整,可以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也可以不断地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

5.建立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系统具有保护企业资产的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加快企业运行效率、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作用,在大数据时代,信息具有海量性的特点,如何在烦冗的数据中寻找到对企业自身有用的信息是一件很重的事,为此各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自身信息系统的建设,规范办公环境,在各部门之间形成财务业务一体化建设,形成企业内部的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平台的建设,这样方便各部门的信息获得,提高了信息获得的及时性和真实性,在信息系统构建方面,企业同样可以引进专门的人才进行相关方面的建设,完整的信息系统可以使企业的办公效率大大提高。

6.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

企业发展致胜并不单单靠的是盈利能力,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企业文化的建设,企业文化如同一只看不见的手带动着企业前进,是企业对外宣传的最好方式,职工在企业文化氛围好的地方工作会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而一些中小型企业认为自己的企业规模有限,职工人数有限,觉得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不重要,所以就忽视了这方面的建设,中小型企业同样要认识到的是企业文化不仅仅是嘴上的口号,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认识,只有企业上下全体员工有着一致的目标才足以团结地有效地去实现企业的大目标。

五、结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完善中小企业的内部控制应该从加强中小企业风险防范意识,健全相关内部控制理论的建设,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明确分工,重视信息与沟通,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等方面入手,只有建立好企业的内部控制,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中持续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人杰.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探究.国际商务财会,2017(05).

2.李雙彤.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知识经济,2015(06).

3.王小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案例分析.时代经贸,2018(13).

4.王锴,季爱华.会计信息系统――管理的视角.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5.勒尔金鹿.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研究.西南财经大学,2014.

6.高山.我国中小型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研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

7.杨雄胜.内部控制理论新视野.会计研究,2005(7).

8.赵俊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现代经济研究,2018(05).

猜你喜欢

企业文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综合研究
企业文化与人力资源培训的关联性分析及阐述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
中小企业如何应对“营改增”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