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高职院校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2018-05-14周赞梅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责任意识第二课堂班干部

周赞梅

[摘 要] 责任意识是当今社会最重要的公民意识,它不仅是一种自觉意识,更是一种传统美德,是公民社会实践活动和国民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不仅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健康成长,也与国家和民族复兴息息相关,因此加强对学生责任的培养是极其重要和必要的。高职学生已经具备较强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标榜个性,倡导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责任意识不强,需要教师在充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关 键 词] 思政教育;责任意识;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182-0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体现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关注。如在2016年12月7日,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了:“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机遇,现在高校学生他们朝气蓬勃、好学上进、视野宽广,是可爱、可信、可为的一代。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在“十九大”党代会上,再次重申了青年的作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青年一代寄予的殷切希望,也凸显了党和青年始终不变的初心,即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把青年视为推动社会进步的生力军。在“十九大”精神感召下,各大校园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助力“十九大”精神在青年学子中落地生根。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应抓住这一时代机遇,提高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状态和道德素质。想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着手,使其思想政治状态和道德素质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笔者经过潜心的摸索和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来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培养学生责任意识的策略

(一)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教育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通过加强对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教育,使其引领和带动其他学生的思政教育,是提高全体学生责任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采用人性化教育的方式,注重与他们的情感交流和培养,使双方达成共识,共同推進思想教育的顺利开展和实施。想要提高班干部的责任意识,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加强对班干部的思想教育。针对高职院校学生责任意识比较薄弱的现状,高职教师可在工作中先和班干部进行沟通,了解其思想现状,然后通过班级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放权给他们,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在活动结束后,鼓励班干部对工作中的困难多倾诉、多表达,通过实践提高他们的责任意识。

2.经常开展实践活动。例如,利用课后业余时间组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组织体育比赛、为本校学生创建创业和就业服务平台等,通过将权限下放给学生,由学生干部和其他学生一起策划、组织和实施,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班干部的团体意识和合作精神,从而不断提高学生干部的责任意识水平。

3.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学生干部不仅是优秀学生的代表,更是其他学生的榜样,其一言一行都对其他学生具有诸多影响,因此在对班干部的责任意识培养中,加强对其榜样教育的培养,让学生干部能够以身作则具有重要意义。在对班干部责任意识培养方面,仅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更需要思政教师以身作则,通过对自己行为的约束,来对学生干部进行言传身教,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耳濡目染,从而对自己的不当言行和思想问题进行改正。

如在高职院校思政课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被认为是思政课里难啃的骨头,不仅学生学习起来头疼,高职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也往往提不起精神。针对这一现状,教师要有不服输的劲头,从自身做起,做好学生思政学习的榜样。因为思政课不仅具有科学性,还具有哲理性和实践性,对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教师要做到的就是以理服人,认真研究教材,钻研理论,把理论和教材“煮透”,更让人信服。作为思政教育一线的老师,要有坚定的信仰,通过树立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的形象,走进学生中间。

(二)上好“第二课堂”

高职院校想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需要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思想,开辟“第二课堂”是实现这一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所谓“第二课堂”指的是将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迁移,延伸到社会课堂中,即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养成负责任的行为、习惯,塑造负责任的良好形象,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做一个负责任的良好公民。

教师可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社团活动、志愿服务、打工家教等活动中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思想和身体都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开辟“第二课堂”,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的问题,使其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又通过实践活动进行了自我教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

二、小结

大学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正在逐步增强,是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和良好道德品质的重要时期。高校思政教师应抓住这一关键时期,进行品德知识的传授,以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史晓华.新时期学生责任意识教育的思考[J].山东电大学报,2013(2).

[2]杨德东.社会主体责任意识的缺失及重塑[J].中州学刊,2015(2).

猜你喜欢

责任意识第二课堂班干部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01—02合刊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竞选班干部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竞选班干部
成长课堂
班干部的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