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探索

2018-05-14邹秀月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肉眼琼脂菌落

邹秀月

[摘 要] 通过病原生物学系列实验,树立护士生有菌、无菌观念,培养无菌操作技术。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培养技术技能型护士。

[关 键 词] 无菌观念;有菌观念;无菌技术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123-01

一、树立有菌观念

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经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放大后才可见的微小生物。病原生物中最常见的微生物是细菌,虽然单个细菌肉眼看不见,但群体的细菌是肉眼可见的,如菌落。根据这个特点,开设系列实验,树立学生的有菌意识。

(一)空气中细菌的检查

将已灭菌好的琼脂平板开盖,让无菌的琼脂培养基暴露于空气中10分钟,然后放入培养箱培养。次日,观察实验结果。

次日,学生肉眼观察到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这些菌落就是空气中的细菌掉落进去繁殖出来的,一个细菌繁殖成为一个菌落,记录细菌菌落数,菌落数的多少说明空气的清洁度。该实验证明空气中确实有细菌存在。

(二)皮肤上细菌的检查

用一根手指在已灭菌好的琼脂平板的培养基表面轻轻划线,然后放入培养箱培养。次日,观察实验结果。

次日,学生肉眼观察到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这些菌落就是手指上的细菌繁殖出来的,一个细菌繁殖成为一个菌落,记录细菌菌落数,菌落数的多少说明手指皮肤的清洁度。该实验证明手指上确实有细菌存在。

(三)咽喉部细菌的检查

用咳碟法进行试验。取一皿血琼脂平板,打开皿盖,距离培养基5~10 cm处对着无菌的培养基咳嗽3~5次,盖好皿盖后放入培养箱培养。次日观察实验结果。

次日,学生肉眼观察到培养基表面有菌落生长,这些菌落就是咳嗽时喷出的咽喉部细菌繁殖出来的,一个细菌繁殖成为一个菌落。该实验证明咽喉部确实有细菌存在。

取以上这些实验培养出来的细菌经革兰染色后,在显微镜油镜下观察。学生观察到革兰染色阳性和阴性的各种形态的细菌。

通过这样一系列实验,学生从肉眼看不到细菌个体到肉眼看到细菌群体,有菌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认识得到升华。人们看不见细菌不等于它不存在,环境中和人体上都有大量细菌存在的,护士生必须牢固树立有菌观念。

二、树立无菌观念

灭菌是指杀灭所有微生物包括细菌的芽孢。无菌是无任何活的微生物,灭菌后的物体就是无菌的,无菌需要灭菌来实现。

(一)琼脂培养基的制备

人工培养细菌需要制备培养基。培养目的菌必须培养在无菌的培养基上,因此要想培养细菌得从制备无菌的培养基开始。

(二)培养细菌

1.灭菌实验

按需要量称量各种物质配制好培养基,然后进行高压蒸汽法灭菌,以无菌操作分装好培养基做好备用。取两皿培养基,甲皿中转种上细菌,乙皿不种,放入培养箱培养。次日观察甲、乙两皿培养基上细菌生长情况。

次日,观察到甲皿中出现细菌菌落,乙皿无细菌菌落,说明高压蒸汽法确实杀灭了培养基中的所有细菌。

2.灭菌对照实验

配制普通琼脂培养基,甲份进行高压蒸汽法灭菌,乙份不灭菌。将两份培养基放入培养箱培养。次日,观察细菌生长情况。

物品要实现有菌变无菌需要灭菌,灭菌后的物品才是无菌的物品。灭菌的方法有多种,病原生物实验室常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烧灼法、煮沸法对实验用品进行灭菌。临床用的注射器、输液器等都是灭菌后独立包装的无菌包。当包装破损时,由于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它们将变成有菌的。因此,使用前必须检查包装是否完好。

通过以上的实验,提高学生对有菌和无菌的认识,树立起有菌和无菌观念。在将来的工作中,能区分有菌物品及有菌区域和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避免交叉污染和感染的发生。

三、学会无菌操作

无菌操作是指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技术。在进行医疗技术操作和微生物实验时均需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感染和污染的发生。

微生物实验中细菌转种实验需要多次进行无菌操作,特别能训练学生的無菌操作能力,形成无菌操作技术。细菌转种实验是学生树立“有菌和无菌观念”,练习“无菌操作”最好的实验。“有菌、无菌、无菌操作”反复出现,多次练习,有利于“有菌、无菌”观念的树立,同时培养“无菌操作能力。下面以普通琼脂培养基上转种葡萄球菌为例来说明,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见下表。

葡萄球菌转种实验结束后,将待种培养皿放入培养箱培养,次日观察实验结果,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待种培养皿中有菌落生长,说明转种成功;另一种是待种培养皿中无菌落生长,说明无细菌生长繁殖。分析原因,一种是接种环烧灼后未待其完全冷却就去取菌种,将菌种烫死;另一种是取菌种时未取到菌种,从而导致没有细菌生长繁殖。

在实践教学中树立学生的有菌、无菌意识,形成无菌技术,对诠释抽象理论教学不仅有验证作用,而且能让学生刻骨铭心地掌握无菌技术,并在将来的医疗技术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对防止医源性感染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訾自强,杨秀珍.病原生物与免疫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肉眼琼脂菌落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金黄色葡萄球菌检验技术介绍及分析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3C 273挑战肉眼可见的最远天体
桂花南瓜糕:送给两个妈妈的甜蜜礼物
再谈“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模拟实验的改进
“菌落总数”详解
北京8 款桶装水因菌落总数超标被下架
生活饮用水病菌检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