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厌学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8-05-14杨慧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辅导情绪心理健康

杨慧

[摘 要] 厌学已成为高职院校学生不容忽视的问题。高职院校的学生厌学不仅有学生自身方面的原因,也有学校、社会和家庭等方面的原因。要解决高职学生厌学问题,需加强对学生的正面引导,通过心理辅导等多方面措施,逐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厌学;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B844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119-01

一、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

厌学是高校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其主要的表现是厌学情绪弥漫乃至发展成严重的厌学症。学生的厌学情绪表现在对学习活动失去了兴趣、态度冷漠以及出现相应的不良行为和学习心态。[1]厌学的主要表现是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难以控制自己的不良行为,经常出现无故旷课、逃课等情况,甚至严重的会辍学。厌学会导致大学生的正常求学生涯受损,有的会因多次违纪现象而被停学或退学,这不仅给学生本人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同样也会给学生的家长带来困扰和烦恼,甚至会直接对国家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安定团结产生严重的影响。目前,在世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我国现阶段教育事业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满足先进生产力的需求,这需要我们对所实施的教育进行反思,探讨如何更好地培养有利于社会发展、有利于国富民安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学生矫治厌学心理的对策

(一)全面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针对学习困难、失恋、违反纪律、言行异常的学生,要及时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对学生进行人际沟通、心理问题判断等方面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发挥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开展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挥网络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建设完善咨询中心网站,在网上创建心理健康宣传栏目,开辟网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大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例如,知识竞赛、论文征集、心理剧场等,广泛地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对厌学学生进行专业的心理辅导

厌学是一种心理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对学习感到厌倦,是学生学习中负面情绪的体现,也是学生在学校中对学习生活无法满足自身需要而产生的一种不满、不愉快、厌倦学习的情绪体验。它是学生对待学习活动的一种消极行为反应模式,使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存在偏差,情感上消极对待学习,行动上主动远离学习。[2]高职院校学生厌学情况主要表现为学习动机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自觉性差等。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需要,选择科学的心理测试工具,准确判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通过对学生本人、电话、网络、团体辅导等多种方式,及时、有效地为需要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学生提供服务。

(三)形成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的教育合力

家长既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长的言行、举止和素质在潜移默化中都会影响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极为重要。[3]成立家长学校,一方面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推动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帮助学校和社会及时地发现学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及时反馈于学校,学校也要随时关注厌学学生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状态,进行心理危机干预、跟踪调查和记录备案,为厌学学生顺利毕业和就业做好准備工作。因此,从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出发,帮助厌学学生尽早脱离对学习的困扰或者是对自己心理上的压力,家长的关爱、学校的预防干预、社会的关注,三者合力才能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发展。

(四)积极做好心理危机预防工作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规划,制订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系部心理辅导老师负责本系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学生常见的厌学心理问题进行必要的疏导和追踪记录;班级心理委员要关注班级同学的人生理想、情绪情感、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动态特点,及时与系部心理辅导老师或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老师沟通信息,交换意见;学生公寓心理观察员负责对本公寓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观察,建立观察档案,对观察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进行汇报和及时干预;学生宿舍心理守护员要有问题意识,对宿舍学生中出现的认知障碍、异常行为、不良情绪等现象及时向系部心理辅导老师或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汇报;认真排查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做好心理危机干预和追踪工作,特别是关注因心理障碍引发的意外事件,建立从骨干学生、班主任、辅导员到院系、部门、学校一连串的快速危机反应机制。

三、总结

建立起一套针对学生厌学情绪行之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够通过开设相应的活动课程,融入积极向上的心理理念,进行小组团体辅导,提升积极学业情绪,对厌学学生进行个案辅导,解决厌学情绪障碍,从学生本身、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多方面考虑,形成一致的教育合力,消除厌学学生的消极情绪,增强厌学学生的积极体验,发现厌学学生身上的发光点和优势,对厌学学生的这些发光点和优势进行积极的培养和挖掘,从而不断提升厌学学生对学习的渴望和需求,让每一个厌学学生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逐渐培养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对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宋义霞.大学生厌学问题成因及应对方略探讨[J].理论导刊,2011(8).

[2]王世海.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状况及对策研究:以广东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3).

[3]张宇.浅析高校学生厌学现象的原因[J].科学与财富,2015(11).

猜你喜欢

辅导情绪心理健康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