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

2018-05-14郭秋生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导向应用型

郭秋生

[摘 要] 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建设应用型人才队伍,以就业为导向已成为高职专业建设的未来发展方向。以高职专业建設特点为切入点,重点探讨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有效途径,以期更好地提升高职人才培养质量。

[关 键 词]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就业导向;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207-01

就当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现状而言,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为了更好地优化人才培养质量,需要高职院校不断调整办学理念和教育思路,以就业为导向,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提升,从而更加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

一、高职专业建设的特点

专业建设实质上是学校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所在,能直观反映学校教育体系对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科技更新和职位需求变化的适应程度,同时也是引导社会人才培养和流向的重要导引。当前我国教育体系逐渐向研究型和应用型转变,高职院校是应用型教育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其专业建设的目标在于通过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及配套培养方案的构建进一步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提升实践技能,为社会和市场输送更多高素质的综合应用型人才队伍。基于此,高职专业建设的特点主要集中于应用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等层面,同时还需要更好地平衡和处理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之间的关系,在注重专业基础知识教学之上也需要明确专业培养方向,更好地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要求,进而能够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专业建设

(一)注重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教育目标旨在为社会和市场输送专业技术型人才,直接面向生产和建设第一线,因此,相较于其他教育体系,将更加贴近经济市场的发展变化。为了更好地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保证学生主体的就业质量,需要在专业建设的过程中真正以就业为导向,注重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当前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专业设置一直沿袭过往传统,并未真正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同时缺乏相应的市场调研,过于盲目地开设热门专业,并未将自身学校条件和市场需求纳入考量范围,这样会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在专业建设方面出现同质化严重的问题,实质上也是教育资源的浪费。为了有效走出当前困境,这需要真正贯彻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建设,以社会和市场发展需求为基本导向,与相关政府部门、企事业用人单位以及社会用人组织建立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通过完善的调研掌握地区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变化,同时深入到社会和生产一线,预测和把握经济社会未来发展需求和职群发展变化,在合理范围内开发新专业,优化传统专业,实现不同专业发展之间的平衡,使之更具前沿性和灵活性。

(二)完善高职教育资源

专业建设不仅涉及学科类别建立,同时更涵盖了师资力量、教学设备、教学环境、实训基地等配套内容及设施。为了更好地完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工作,首先需要高职院校充分利用和挖掘内部的教育资源,加强教师队伍的培训,培养“双师型”导师人才队伍,通过构建完善的职前及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及教学能力,逐步提高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人才数量的比例。其次,需要完善专业建设所需的软硬件配套设施,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更为充足完善的环境及设备。由于办学条件和财政支持等限制,高职院校在充分挖掘内部教育资源的基础上,也可以进一步开拓与外部教育资源的协作和共享,一方面可与其他院校建立合作办学项目,共享优质的教学资源,另一方面则可与企事业单位展开有效协作,走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专业建设长效发展道路。

(三)突出学校专业建设特色

对高职院校发展而言,为了增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这要求高职教育必须形成自身的教育特色,能有效将高等教育知识研究基础和职业技术培养结合起来。突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特色,其关键在于涵盖别人无法替代的、极具独特优势的专业,进而形成教育品牌优势,而这正是吸纳优质人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前提。特色专业的建设可依托于学校自身的发展历史、教育资源优势、本地区经济发展特征等方面进行考量,在专业设置、教育资源配置及教学模式选择等方面寻找突出亮点,进而加强能力建设,形成特色专业品牌效应,在生源吸纳和人才培养等方面都能取得更为长远的发展和进步。

总之,为了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队伍培养的质量,这需要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和市场输送更多高质量的综合应用型人才。在专业建设过程中,高职院校需要立足于自身办学实际,结合自身教育资源现状,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调整现有专业,开发新型专业,建设特色专业,促使专业建设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以此更好地保障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柏翠.以就业为导向高职电子商务专业计算机类课程建设研究[J].知识经济,2017(14).

[2]张阳.以就业为导向推进高职院校专业建设[J].北方经贸,2010(2).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导向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基于任务为导向的长文教学策略
学科哲学导向的高中历史教学重构
犬只导向炮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吸收社会教育资源,创新法制教育方式
“多校划片”:治标还需治本
树立“五个导向”严格党内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