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时代下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8-05-14杨桂英,傅瑞敏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信息时代中华职业院校

杨桂英,傅瑞敏

[摘 要] 信息时代衍生出来的新媒体、微课等教育模式,进一步转变了当前课程教育的模式和过程。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实践过程,更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重要举措。在高校中积极推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和思维,对大学生自身的文化、专业发展至关重要。当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为当前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服務,充分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归属感,增强每一个学生的文化自信,这对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举足轻重。

[关 键 词] 信息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069-01

一、引言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而流传年代久远,分布广阔,文化是宇宙自然规律的描述,文化是道德的外延;文化自然本有,文化是生命,生命是文化;文化是软实力,是决定一切的内在驱动力;文化又是社会意识形态,是中华民族思想精神,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的根本。

二、当前高校中华传统教育的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认识不够

一部分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具体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不注意听讲、逃课等现象,这对当前职业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成效性提高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二)教师的教法过于机械化

教师的教法和模式对课程来说至关重要,在高校传统教育存在一部分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教法相对机械化,课程教学相对照本宣科,没有真正地与中华传统文化相结合,课程的教育实践性相对不够。

(三)课程的开发工作相对迟滞

课程的开发工作也是当前中华传统文化课程教育的“短板”,如何合理地开发课程,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对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三、改善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成效的几点对策

(一)改变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想要提高职业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成效,首先要解决学生的学习认识问题,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对职业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成效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在课程教学之前,教师可以组织一场师生交流会,帮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对自身思想认识、专业发展、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

(二)新媒体教育,让课程教育更具有趣味性和成效性

新媒体的教育模式是近年来被广为使用的教学方法。新媒体的教学应用,进一步转变了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模式,让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新媒体的教学模式,以生动形象的视频、图片等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课程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这对全面提高职业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成效至关重要。

(三)微课导入,让课程教育“如鱼得水”

微课的教学模式对课程教育的导入有着重要的优势,微课是基于信息时代的发展优势和模式,进一步与课程教育相结合,提高了课程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在课程开发之前,通过一段趣味丰富的视频内容,让课程教学的导入“如鱼得水”。微课的教学模式,还可以进一步丰富学生课后的生活,通过微课与教学平台的融合,让学生能够通过PC、手机等工具,学习到最新的课程内容。

(四)重视实践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相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理论课程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模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参与相关的实践过程,增强对课程理论的教育成效性。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以微信群、QQ群、微博等即时的通讯工具,设计相关的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答题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程拓展工作中,让学生通过丰富多彩的答题竞赛活动,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总之,全面提高中华文化传统教育成效至关重要。作为职业院校中华传统文化专业课程的教师,应该充分地立足当前课程教育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结合信息时代的优势,为职业院校中华传统文化课程的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永福,陈少平,陈桂香.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调查研究:以福州大学城10所高校为例[J].思想教育研究,2016(1).

[2]庄华峰,蔡小冬.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现状与对策探究:基于安徽省W市S大学的调查[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5(5).

[3]韩聪钰,贾利军.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调查分析[J].北京教育(德育),2012(9).

[4]汤耀平.“90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广东10所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1(6).

猜你喜欢

信息时代中华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信息时代初中全学科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信息时代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