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想①

2018-05-14张娜娜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幼儿园

张娜娜

[摘 要] 艺术教育是幼儿园五大领域教育中的重要一项。艺术教育的教师不但要有艺术基础,还要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試行)》和《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两个文件,对高职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构想。包括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方案模式的基本价值取向、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时分配等几个环节。

[关 键 词] 学前教育;艺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046-01

一、高职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价值取向

(一)一专多能

“一专多能”是指学生既要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又要拥有一项专长。首先,要突出学前教育的专业性,使学生达到《专业标准》对学生的各项能力要求。《专业标准》提出幼儿园教师是履行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职责的专业人员,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掌握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次,要求学生在三年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一门特长。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需要选择一项特长作为重点培养。

(二)师德为先

在幼儿教师培养过程中师德是第一位的。只有发自内心爱孩子、喜欢孩子才能从事这项职业,否则成绩再优秀、技能再强也不能从事这项工作。正如《专业标准》中提出的要“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做幼儿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课程标准》中指出幼儿园教师要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相应的行为。这都体现出师德对一名教师的重要性。良好的师德是一名幼儿园教师应该必备的最基本的职业准则,学校教育任何时候都应该放在首位。

(三)突出实践

理论知识的最终目的是指导并将其付诸实践。《专业标准》中指出,要把学前教育理论与保教实践相结合,突出保教实践能力;《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是反思性实践者,在研究自身经验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的过程中实现专业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力求做到“教学做”合一。

二、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规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方向,在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诸因素中具有统摄作用。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培养目标是以《课程标准》和《专业标准》为依据,遵循“幼儿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及培养过程中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的要求,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即符合《专业标准》对学前教育学生的各项能力要求,突出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同时还要具备一项专长的学前教育专业人员。就业方向则是幼儿园教师(艺术类教师)、早教机构教师(艺术类教师)及培训机构教师(艺术类教师)。

三、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的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课程设置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是否可以实现。因此,课程设置要紧紧围绕培养目标及《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课程涵盖的领域、核心课程的确定、总学时的多少、实践课程的比例等都要围绕学前教育的专业性要求和社会的需求。其中《课程标准》中对课程目标及课程设置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学前教育的课程应包含儿童发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育实践六个学习领域。

高职学前教育课程课程设置的特点是文化素养的通识课比重大,学生的教育理论扎实,但学生最大的特点是“书本知识的巨人,幼儿园行动的矮子”[1]。为了避免此类问题的产生,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应注意理论联系实践。将理论知识紧密联系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实践。比如学前卫生与保健这门课程,则可以根据幼儿各个系统的特点与幼儿一日生活活动相联系展开教学,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都强调了要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这就可以围绕幼儿园午睡的组织开展实践教学。技能课程则可以增加幼儿园音乐教育、美术教育教材中的内容,让学生知道幼儿园小班、中班、大班可以唱什么样的歌曲。在艺术特长的培养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艺术能力并不能等同于艺术教育能力。”[2]在教育实践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四、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的学时分配

对高职艺术型学前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学时安排为第一年学习通识课程、学前教育专业核心课程及基本技能。第二学年在第一学年学习的基础上选择自己喜欢的艺术作为特长,重新分方向划分班级。在课程设置中增加特长科目的课时,相对减少其他科目课时。另外,要充分利用第二课堂,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如利用微课或观看公开课视频的方式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课后通过安排琴点、舞蹈房练舞等方式来增强艺术技能的掌握与熟练。

《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学实践要达到18周。对教学实践的18个见习周可以分配在每个学年,在实习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专业的特点并发现自身的不足,这样在学习过程中才会更有针对性。

参考文献:

[1]秦金亮.“全实践”理念下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整合课程探索[J].学前教育研究,2006(1).

[2]胡知凡,包雪鸣.教师艺术素养导论[Μ].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课程标准幼儿园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爱“上”幼儿园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医学院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研究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