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舞蹈中“情”与“理”

2018-05-14王岩李辉辉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相互作用理性情感

王岩 李辉辉

【摘要】舞中有情,情中有理,这是自古以来舞蹈的一个重要表达手段,在古今中外各种舞蹈艺术作品中,舞蹈中“情”和“理”都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现整个过程的关键所在。因此舞蹈中的“情”与“理”是不分家的,舞蹈中“情”与“理”的相互作用,是一个由感性转化为理性的动态发展过程,舞蹈中的“情”与“理”可以是舞蹈中的动作,也可以是舞蹈结构中的情节。在舞蹈作品中,“情”和“理”有着各自的内涵与特征,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同时两者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一部好的舞蹈作品无论是从其创作还是表演来看,它都是“情”与“理”相互作用,相互融合的产物,舞蹈中的“情”与“理”,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

【关键词】情感;理性;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情”与“理”在舞蹈作品中的呈现

“情”这一词的含义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是情感、情绪也有感性的意思,它指的是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情感态度体验。情感是情绪表达的内容,情绪则是情感的抒发媒介。如在朱志贤教授主编的《心理学大词典》一书中,“感情”一词,被界定为情绪和情感的总称;再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人为铁钦纳认为:“感情是带有情感和情绪特征的基本心理过程,它包括喜、怒、哀、乐等”。由于艺术具有共性,那么舞蹈中的“情”,指的是感情,也就是情感和情绪的结合体,它是舞蹈作品的主题情思,它需要借助表象和想象,通过情绪的抒发以及心理的感知,从而达到某种情感境界;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往往是一个舞蹈作品中的引导者和最后的终结者,如舞蹈家们往往通过舞蹈动作或技巧,把心里情感全部释放出来,从而围绕情感进入尾声。

舞蹈中的“情”,是人们心理体验的产物,它包括情感和情绪,情感的产生,需要经过感知、想象和理解;情绪是情感的衍生物,情绪的抒发或表达以情感为中心,或喜或悲。舞蹈中“情”的抒发或表达,它以剧中人物的心理感情为出发点,借助舞蹈动作技巧、舞台设计等,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任何舞蹈作品都离不开情,人们为了表达某种心理需要而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舞蹈中的情感又分为很多种,有故事性情感、表达性情感。有的单纯抒发某一种感情,正如女子群舞《踏歌》,描绘的是一种春天到了,一群年轻美丽的女子,在一起连臂踏青,边歌边舞的情景,抒发了一种青葱繁茂的生命情致和古朴清雅的生命情调。

舞蹈作品中的情,只有被表达出来了才能被人们所感知和体会,表达是情感抒发的一种宣泄路径。我国汉代《毛诗序》中说:“情动于中而形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也”。意思就是“情”通过舞蹈表达出来能够使人们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它,如果舞蹈中的“情”没有表达性,那么它就不会被人们所理解和感知。再进一步来讲舞蹈中“情”的表达通过情绪表现出来,情绪是情感表达的媒介,情绪的表达有的喜悦,如舞蹈《采蘑菇》中舞蹈演员提着篮子采蘑菇的喜悦之情;有的悲伤,如舞蹈《新婚别》,舞蹈中的情感主线是两人新婚离别的痛苦,由于有了情感的表达,则使得整个舞蹈的人物形象,变得真实而又鲜明,“情”的表达使人们内心的感受得到宣泄。

理,在中华字典中的意思是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舞蹈中的“理”有着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是舞蹈作品的一个构图,可以是舞蹈作品所要达到的结果,它是舞蹈中情节是否合理的依据,是一个舞蹈作品创作的规范,是演员表演的准绳。在舞蹈作品中,“理”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存在,它是舞蹈作品中情感抒发深浅的一个衡量,是舞蹈构图的一个原则。舞蹈中的 “情”和“理”是一个相融的概念,它在舞蹈作品内容的情理之中。

在一个作品中,舞蹈动作则要讲究一个“理”,也就是说舞蹈动作不能超出舞蹈的表达范围。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抒情要适当,构图要合理,不能过度追求表面效果,应注重内在表达。一个舞蹈作品不仅是有思想感情的,同时还是有原则的。舞蹈作品不能够一味地展现生活现象,它还要对生活现象赋予表现它的形式,就像舞蹈空间运动路线的每一次变化都有它的道理一样,如舞蹈《旦角》它用舞蹈的表演講述了旦角这一角色人生的各个阶段,舞者则将这一角色,刻画得淋淋尽致,舞者在舞台的空间运动变化线以及编导采用的记忆结合的手法则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

二、“情”与“理”在舞蹈中的表达

“情”与“理”在舞蹈中的表达通过舞蹈创作,舞蹈表演,舞蹈教育体现出来,舞蹈中“情”与“理”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感性转换为理性的过程,正如在生活中人们总是感性地发现问题但又理性地解决问题。

(一)舞蹈创作

在舞蹈的创作中只有“情”是不行的,还要有“理”。一个舞蹈作品从最初的灵感也就是最初的情感,产生了舞蹈动作,编导以情感为主线对情节的发展进行构图,设计舞蹈动作,这组舞蹈动作,既要能够衬托人物形象,又要使整个舞蹈画面和谐,也就是在舞蹈的创作中要把“情”和“理”充分结合起来,要让舞蹈情之有理,情真意切,两者缺一不可,因为它们是感性和理性的代名词。在我国的优秀舞蹈作品中,不乏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如舞剧《繁漪》该剧以繁漪这一人物与周平、四凤之间的情感纠结展开戏剧冲突,全剧采用不分幕不分场的演出方式,由四个段落构成,以繁漪这一人物的感受,作为情节发展的契机,以上是我们所说的“情”;而这部舞剧创作中的“理”则是它从主人公的心理层面入手,借鉴了现代舞的手法,结构合理,使剧中每个人物都具有鲜明的特色,该舞剧充分利用布景、道具、灯光、舞台美术等艺术手段,来渲染环境氛围,引发人们联想该舞剧的创作,把剧中人物的情感,用理性的手法表现出来,将每个人物的背景与表现都能融为一体。

(二)舞蹈表演

舞蹈表演的媒介是演员,演员是舞蹈作品创作和艺术传达的物质载体,演员的表演是舞蹈和观众交流的中心环节,在舞蹈的表演中演员既要注重情感的抒发,充分表达舞蹈中的“情”,又要对情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一个舞蹈演员对舞蹈中人物形象的把握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要经过感知、想象和理解,把剧中人物再现。“情”和“理”,在舞蹈表演中相互作用,它既可以防止演员脱离人物形象而刻意表现自己又可以把舞蹈这一特殊的人体艺术美展现给观众。在舞蹈表演中有了“理”就等于有了舞蹈演员对编导创作构思的二次创作,它可以使舞蹈演员按照美的规律,创造出情感与理智相结合的舞蹈形象,如女子独舞,《孔雀飞来》该舞蹈由田露编创,徐萌首演,这部舞蹈作品的整体构思、舞蹈动作以及每个造型姿态,是编导在了解孔雀的习性和姿态后编创出来的,演员将一只美丽的孔雀表演得唯妙唯翘,舞者时而单脚站立,时而像是在水中嬉戏,把孔雀这一形象展现得活灵活现,演员对编导的创作进行了二次传达,演员自身的表演就是一个“情”和“理”的结合体,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融合。

(三)舞蹈教学

舞蹈教学又称舞蹈教育,是人们接受舞蹈教育的一种途径,“情”与“理”在舞蹈教学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舞蹈的教学过程分为基本能力训练和舞蹈感觉训练两大板块,“情”就像是舞蹈教学中的感情;“理”就像是训练中的方法和规律。在舞蹈作品中,主人公的感情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根据事态情节的发展去展现情绪,那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情”和“理”就像是一个均衡器,它能使美的动作符合规范,让舞蹈结构变得有理可循。当舞蹈作品中人物的情感矛盾达到了高潮,需要被释放的时候,在强烈的音乐氛围下,若只做了一个旋转或者是跳跃性动作是不能表现这个激动情绪的,当然这组动作的设计也是不合理的,这是我们在舞蹈教学当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学会控制和利用情绪使它们在教学中共同发挥作用,这样的例子在我国古代就已出现,例如宋代的徳寿宫舞谱里面就有一些当时关于舞蹈术语的记载,每一个术语都有它代表的动作。

三、舞蹈中“情”与“理”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舞之有情,情之有理,舞蹈中的“情”和“理”两者互为存在条件,就像在一部舞蹈作品的构思中,总是先产生了情感,然后利用合规律的舞蹈动作,理性地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情感是舞蹈的原动力,舞蹈是情感抒发的媒介,舞起来要有感情,而这份感情必须是有道理的,让人们能够通过一组动作了解舞者想要表达的思想,这就是舞蹈中情和理相互作用的结果。一部舞蹈作品的创作起始于“情”,明代著名的舞学理论者朱载堉,他在《论舞学不可废》中说:“盖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足自运,欢气至此,此舞之所由起也”。也就是说,舞蹈起源于人们对外界事物的感受,需要用舞蹈来表达这种感动之情,于是产生了舞蹈,那么在这种情境中的舞蹈,必定是有感情的,这样就迈出了舞蹈的第一步,一个舞蹈不应只抒发感情,而是要考虑怎样抒发这种感情,于是在思考抒发感情的同时就产生了“理”,“理”是舞蹈构思的标杆,每一个舞蹈动作的设计都要符合情理,都要能够抒发这份情感,舞蹈是动态的表现性艺术,它讲究形式美,舞蹈中的动作元素来自于生活,是生活的直观反应,舞蹈是一个发现美创造美的动态机制。如早先著名的女子双人舞蹈作品《飞天》,这是我国首部以飞天为题材进行编导的舞蹈作品,著名舞蹈家戴爱莲老师,将传统的巾袖变换成飘逸的丝带,通过轻快灵活的舞蹈动作将飞天这一动作舞蹈得轻盈悠长,作者把自己对飞天的这种情感用长长的丝带表达出来,是一部情理之中的佳品。英国的泰晤士报曾发表评论说:“飞天体现了戴女士处理人体造型和舞台空间结构的非凡才能。”戴老师巧妙地将这种情感进行合理安排合构图,使人们能够在观赏中体会到舞之有情,情之有理!

参考文献

[1]隆荫培,徐尔充.舞蹈艺术概论修订版[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01).

[2]平心.舞蹈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09):1

[3]张晶.谈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表达[J].戏剧之家, 2017(24):121.

[4]杨曦.“情”在舞蹈艺术中的重要性[J].艺,2016(23): 145-146.

[5]马静.試论舞蹈教学中“舞蹈情感”训练的重要性[J].赤子(上中旬),2016(21):55-56.

猜你喜欢

相互作用理性情感
欲望膨胀
情感
人人都能成为死理性派
台上
黄酮与溶菌酶相互作用的强度衰减—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质谱研究
用问题打开学生智慧之门
理性思考严谨推理优先概念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关系的反思
基于“相互作用”模式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探索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