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的教学方法研究

2018-05-14冯娜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文学史文学专业

冯娜

[摘 要] 高职高专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必须联系其专业特点:以知识为基础,以就业为导向,以文学素养的提高为目标,利用课程本身的特点,探究教法与学法。要总结新经验,探索新方法,打造新观念,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 小学教育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48-02

作为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内容在于对学生进行中国现当代文学时期的文化运动、文学思潮、文学流派的常识普及,以及引导学生对该时期文学作家作品的鉴赏与评析。结合该校的小学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市场人才就业需要,再回归到课程本身,会发现必须改变以前纯讲文学史的教学观点,要针对当今社会影响该专业发展的各种社会、文化因素进行教学方法创新。

一、学情分析

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以及教育影响。要进行本门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必须明确学情,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才能研究出有效方法达到教学效果。而高职高专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如下几种情况。

(一)文学史基础薄弱

大部分小教专业的学生对文学史常识的了解知之甚少,高中的语文学习一般按文学体裁与主题思想来安排学习内容。所以,学生对文学史这条纵向的文学发展脉络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学生只能横向地去看零散的作家作品,对文化运动、文学思潮等相关知识却没有较深的认识。

(二)课程认知度欠缺

小学教育文科方向的学生就业从事的工作是基础知识的教育。大多数学生认为,小学语文教育只需要掌握现代汉语、儿童文学等相关学科即可,而且根据人教版、苏教版等权威教育出版社的小学语文教材选文内容可见,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时期的作品选学的确占比不高。所以,造成大多数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实用性产生质疑。

(三)课程兴趣度不高

首先,学生本身对文学史相关的课程兴趣不高,他们更热衷于教育学相关知识。其次,《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与广度:涉及文学史的知识,还有政治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等相关的知识,学生必须了解影响文学史发展的因素才更能明确作家作品的特点,而庞大的作品阅读量也直接影响了其学习的积极性。

(四)学习方法不当

学生学习时仍偏重于高中的记忆法与套路法,学习的功利性、目的性太强,仍没有摆脱以考试为核心的学习观念,学习方法不够灵活。没有领悟到利用文学史发展的规律去分析重要的文学现象,利用时代背景去分析作品人物性格,没有一个宏观的角度去看待重要的文学思潮。

(五)文学作品阅读量偏低

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都存在文学作品阅读量偏低的情况。只对经典的散文、诗歌有一定的阅读积累,但对现当代文学时期的小说、戏剧却只限于对名篇的了解,甚至存在经典作品只知其名,不知其文的情况。对部分热度较高的作品,也只是流于表面的泛读,没有到达精读、重读的程度。

二、《中國现当代文学史》的教学方法研究

根据学情分析,结合市场的就业需要,要实现课程价值最大化,必须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一)定型法

1.学科定位

从基础性和实践性两方面,强调学科定位。

首先,明确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对其自身发展的重要性,这方面便侧重于让学生明确其与内在的文化修养、看问题的角度有重要影响。比如,因为胡适这类新青年有着新的文学创作观点,才有中国文化界的新开拓;郁达夫正是因为敢于表现新青年的“时代病”才会有经典的《沉沦》。再者,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要参加教师资格证以及教师公招等考试,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只有扩大了文学知识面,才能在相关考试及面试中占据优势。

2.观念定位

心理学中强调人有知情意行的心理活动过程。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认知度不高,必须先帮助其强化认知。由于高中更偏重于字词基本知识的运用与材料分析,对占分比重不大的基本文学常识却有所忽略。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文学史的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必须注重文学史常识的理解、记忆。

(二)互动法

1.课堂兴趣分组

在小学教育中,会有喜欢历史、教育学、心理学或者艺术等各类学科的学生。要达到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先对班级中的学生兴趣情况进行了解,然后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成员由有不同爱好与特长的学生组成。比如,在讲周作人的散文时,让小组中喜欢历史的学生介绍周作人的人生经历,喜欢文学的学生讲解其作品类别,喜欢教育学的学生阐述其教育方法,喜欢心理学的学生解释其心路历程,喜欢艺术的学生介绍其相关的影视作品。而其他组则进行观点的补充或者反驳,这样既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更能加深其对作者作品的深度认知。

2.文化运动模仿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有众多的文学流派,形成不同的文学思潮。应让学生提前了解阶段性的文学史,明确流派代表思想,并进行模仿或展开辩论。例如,三十年代文学时期有海派与京派之争,让学生分三大组,先分两组分别代表两大文学流派,各代表陈述本派文创观点,列举本派重要作品。让学生将自己化身为沈从文或是穆时英,以锻炼学生的理解与表达能力。第三组则对两派展开评论,既陈述当时的时代观点,也要纵观文学史谈谈自己的看法。又如,讲朦胧诗派时,让学生自行扮演舒婷、顾城、北岛等诗人,抒发自我观点,再让其他组学生扮演艾青、臧克家等反对朦胧诗派的重要人物,两组回放百家争鸣的文学论争,由此将知识的普及与评议相结合,让学生由被动的学转变为主动的探究。

3.成立读书会

学生的阅读量过低是学习本课程极大的障碍,而由于《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课程本身的课时量就不多,而阅读要求却很高。特别是小说这一类文体,不仅流派众多,而且篇幅较长。所以,只有进行第二课堂的教学,成立读书会,并对学生进行按题材的分组。例如,中国当代文学时期有很多的小说流派,将喜欢写实、历史、女性、武侠、言情等各类学生归为不同的组,并在网上建群,每天推送经典文学作品介绍与精彩文段赏析。而喜欢诗歌、散文、戏剧的学生可以参与评论,了解相关知识。

这里也必须明确一个教学观点:学生要一专多能,对爱好要深入,对常识了解即可,不需要强迫其面面俱到。如果他们只喜欢一类文体,那么就用其他学生的阅读影响力去带动他们,让学生涉足更多的文学题材,引导其发现精品。

(三)移情法

即注重转移并强化作品的情感刺激。中国现当代文学史除了涉及历史知识,还有人文情怀的感知。例如朱自清的《背影》就涉及父子情的描写,讲其散文时就可以着重于对情感的共鸣;讲莫言的《红高粱》时,重点在于余占鳌等一帮人血性男儿的分析,阐述莫言对“种的退化”的深思,也引导学生思考其人物真正的时代价值;讲金庸的武侠作品时,侧重于分析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重要观点,通过分析对比其小说的人物选择来激发学生的民族大义;讲余光中的《乡愁》时,可以把同类型的题材结合当前的两岸形势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统一的认识,刺激学生的民族情怀。

(四)开源法

目前网络上有很多的教学视频,有重要的小说翻拍电影、电视剧;有重要作家纪录片;有名家的作品分析讲堂;也有相关的文学评论、文艺论等。学生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有很多,但往往由于不懂如何选择并且没有明确认知所以浪费了。在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明确:热度较高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一定是其思想性强或是写作有特色两个方面的原因。比如鲁迅、巴金、余秋雨、刘震云重于思想性、现实性的描述;而曹禺的戏剧、钱钟书的小说、台湾现代诗、新历史小说等更有写作艺术特点。对思想性强的作品,就可以通过影视片段来强化认知;对写作有特色的作品,就避免用观感性的东西去干扰学生体会语言美。例如,在分析余秋雨的文化散文时,要引导学生明确他的文化历史观,就播放一些关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纪录片,帮助学生深入认知;而在分析钱钟书的《围城》时就只需要引导学生分析经典句子,明确其语言的幽默。

另外,网络文学的兴盛也让学生的阅读质量有所下降。大量的穿越、玄幻、言情充斥于学生的生活,令其产生审美疲劳。要提醒学生选择有质量、有营养的文学作品,利用资源尝试不同的类型与题材。

(五)创评法

文学史的学习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了在过去的经验总结与规律寻找中创造未来。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一定能向文学大家看齐,但除了学习其精神外,还得回到文学本身,学习文学创作。传统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一般分三条线:文学史、作家、作品。但这样的学习只是纯常识性的了解,没有创新性的思考。所以,应该着力于培养学生“评”的能力。先有了批判或是欣赏,才会明确个人喜好。

布置文评任务,让学生评论争议较大或是文学成就较高的作家作品,包括作品思想,后仿写经典文段,再进行互评。例如,顾城的《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学习此诗时,先让学生用换词法改编,相当于仿写,再让其另写一首表达同一种感情的诗歌。从思想与艺术手法上进行体悟、模仿到创作。

总之,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其实都必须以达到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果为标准,本文从各个方面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作教学方法的研究,旨于能真正丰富相关理论,让相关的教育者、学生、教學内容通过教法有更紧密的联系,实现课程价值。

参考文献:

[1]王佳琴.试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作品阅读教学[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10).

[2]李丹宇.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改革探析:《百合花》教学案例的启示[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10).

[3]肖太云.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情感教育:以路遥《人生》的审美教学为例[J].教育探索,2017(7).

猜你喜欢

文学史文学专业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部分专业介绍
专业修脚店
文学史的语言学模式与“话语”的文学史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文学小说
文学
百年后的文学史“清算”
《文学史》丛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