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18-05-14阴健康杨学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实训基地

阴健康 杨学军

[摘 要] 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职业学院教学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对学校而言,提升教学质量,改善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两者之间的脱节现象,已经变成学校关注的重要课题。为此,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得不做出转变,一体化教学模式由此应运而生。一体化教学是指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者进行有机结合,通过两者之间的互相融合达到理论和实践完美衔接的效果。一体化教学方式要求教师突破传统固有的教学方法,依据职业院校的教学要求对教学资源作出新的整合。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自身具备的理论知识从而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从一体化教学的内涵、实施要点以及实践等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分析。

[关 键 词] 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47-01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的现状

我国大部分的中职院校普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大班制”授课,一个班的人数颇多。在不同的中职院校中,“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情况也大不相同。很多的学校至今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大量增加了实践教学课程,但是由于学校实际条件的限制(比如,学校实训基地设备落后,不能满足学生实训的需求;实训教材老旧,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不相贴合等),因为条件的限制,最终导致学生的个人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遏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实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个人职业能力,借助“教—学—做”三个环节,高效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做到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学习巧妙结合,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中做,在做中学习,通过不断的训练让学生牢固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成为具备优秀职业技能的人。

(一)增加资金的投入,建设合适的实训基地

因为中职院校想要顺利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活动的前提是拥有一个合适的实训基地,所以学校相关部门需要[1]对实训基地的建设做出统一规划。与此同时,实训基地的硬件设备也要得到改善,现代化的教学设备是推动教师有效开展实践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实训原材料的辅助,在这一过程中势必会消耗大量的材料,所以学校应该增加对资金的投入,改善实训基地的教学设备,建立一个不仅能满足教师专业理论知识教学,还能符合实践教学要求的教学一体化基地。学校在建立实训基地的时候,可以参考一些企业的生产车间来设计、建立相似的实训基地,使教学环境变得更加的真实化,按照企业的相关标准对学生做定向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和实践有机融合。

(二)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观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院校的顺利实施,这期间教师起到关键作用。教师是这种新教育模式的引导者,教师的观念、个人能力、职业素养是否达到要求都是保证“教—学—做”一体化教育模式成功开展的前提。为此,教师应该尝试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同时在自身的授课形式及授课内容上做出转变,从思想上去接受“教—学—做”一体化的新教学模式。只有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个人实践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才会知道在教学中应该如何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理想型人才,从而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创造能力。

(三)制定针对性的课程标准,加强教材建设

课程标准对人才培养作出了具体的要求,中职院校应该重新制定新的教学标准。新的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学的可操作性,除了对理論知识的教学提出标准规范,还要注意规范以下三个方面:考核内容、考核方法、评分标准。教师可以参照新的课程标准,准确把握教学的深度。与此同时,学校应该加强对教材的建设,突破传统教材体系的弊端。编写一些贴合实际的教材,关键是新教材一定要符合“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思想。

(四)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

教师是保证“教—学—做”一体化[2]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中职院校应该对教师队伍组织定期的培训,让专业课的讲师进入企业去实地调研,观摩学习,要求专业课的讲师每个月定期去企业锻炼,借助这些来提升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学校还可以利用暑假组织教师参加专业培训。

(五)构建与“教—学—做”一体化相匹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中职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通常沿用的是总体综合性评价法,学生的成绩由期中、期末以及实践成绩三个部分构成,这种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弊端,学生容易因此忽视某个部分的学习。采取“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有助于更好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校可以改变传统的评价体系,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方法可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训表现、操作表现做出评判。积极努力构建与“教—学—做”一体化相匹配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增加对学生实践技能的考核,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动手能力。

当前,在中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仍然处在一个探索的时期,还有很大的发展进步空间,在探索阶段,中职院校教师应该积极转变自身的教育理念,借鉴最新的改革经验,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方式,尽力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垢宝印.德国职业教育概况[J].教育与职业,2013(11).

[2]崔惠柳,蒋向辉.实验室研究与探索[J].高职实践教学改革的探索,2014(2).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实训基地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超星二号维修基地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浅析职业院校实训中心管理机构设置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中可持续发展教育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