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与舞蹈的相互关系和融合性分析

2018-05-14李菁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相互关系融合发展声乐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以指数趋势上升,人们的消费习惯开始由物质购买转向了精神追求。大多数人在承受了较高的工作压力之余,会寻求一种精神压力上的解放,同时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之国际文化多元化发展,人们的审美习惯随着时代进步而变化,在这种环境背景下,將声乐与舞蹈发展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将声乐与舞蹈进行融合,适应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及精神寄托就成为了一种客观需求,这种构想成为了艺术综合教育发展改革的新趋势,同时也为声乐与舞蹈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本文系统阐述了在新时期下将声乐与舞蹈进行融合发展的必要性,并全面分析了声乐与舞蹈的相关关系,提出声乐与舞蹈融合新发展的思路与参考。

【关键词】声乐;舞蹈;相互关系;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J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声乐与舞蹈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声乐与舞蹈都是一种表演艺术,具有深刻的表演力与感染力,声乐是将人的歌唱形式进行艺术化,从而使歌唱的方法更加科学性,语言更加艺术性,从而形成鲜明的、生动的、赋予活力的听觉效果。声乐以人发出的声音作为源头,将人体作为表达艺术的载体形式,声乐理论可以帮助学生快速而科学地了解声乐表演者的身心变化,并通过内心情感调节的方式创造艺术。同时,欣赏著名艺术作品能够培养学生对艺术美感的理解,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不同的艺术风格。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来表达艺术美感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韵律节奏,配合不同的动作形态作为表演者的语言,展现艺术作品中蕴藏的丰富情感,从而为人们提供视觉效果。舞蹈具有连续性、节奏性、抒情性的特征[1]。

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精神生活愈加丰富,审美情趣也愈加多元化。在艺术表演中,如果单独演绎声乐或者舞蹈可能会呈现出较为单调、苍白的舞台效果,这既不符合现代艺术的发展趋势,也无法满足人们的审美要求。现代艺术追求将不同艺术表达形式进行融合,寻求发展的可能性与创新性,希望通过融合碰撞出新的艺术火花,产生新的艺术灵感。将声乐与舞蹈进行有机结合,更容易引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使人浮现连篇,展现声乐与舞蹈结合的独特作用,同时将不同音乐与舞蹈类型进行搭配处理,并将每一种表现形式的展现效果都发挥到极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以便满足不同的审美特征,这更加有利于艺术家的二度创作,打破艺术单一的职业发展定位。这对艺术家本身也是一种挑战,需要艺术家精炼于声乐和舞蹈这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加强对艺术综合素质与技能的培养,追求完美的艺术表达境界。这就要求在未来艺术素养培养中,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教学,需要重新构建新的教学理论与方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艺术表现形式与专业,这不仅能够使声乐与舞蹈剧目课程的教学展现新内容,还能够满足现代人类对艺术审美的追求。

二、声乐与舞蹈的相互关系

人类具有丰富的情感世界,同时拥有着高智商,可以通过肢体与语言的配合表达内心的想法与意图,并对语言及动作进行升华,赋予精神意义,因此产生了声乐与艺术的融合演绎。最初的声乐与舞蹈并非以娱乐为目的,而是为传统宗教与祭祀活动服务的,充满了神圣性。后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逐渐转为民间的娱乐项目,被更多的人欣赏与接纳,要正确认识声乐与舞蹈的关系,并将其进行融合发展,还是要从声乐与舞蹈的相同性与互补性进行分析。

(一)声乐与舞蹈具有相同性

声乐与舞蹈的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两者都能够传达出表演者想要传达给观众精神世界以及丰富的内心情感,具有将语言意象化的功能与效果,尤其在两者的表演方式上,一些表现手法已被具化,就像符号一般具有代表性被人们认知与感受,也就是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声乐与舞蹈都具有明显的形象与综合性。无论是声乐表演者还是舞蹈表演者,都必须具备艺术的综合素质修养,艺术家创作作品的品质高低,源于对呈现完美艺术表现的追求,从创作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统一角度来看,通过多种艺术手法塑造形象,来反映整个社会的形态,所表达出来的故事与情感的准确性、生动性与深刻性,无一不反应了作品的质量,作品通过自身与文学以及社会背景的结合,引导欣赏着的思维,感染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才产生共鸣,那么审美价值就越高。

(二)声乐与舞蹈具有互补性

声乐是通过人的声音与音调高低进行表现的艺术形式,属于听觉艺术,而舞蹈是使用身体的每一个部位包括肢体、头部等的动作进行表现的艺术形式,属于视觉艺术,因此,声音与舞蹈的表现形式不同,对表演者的要求也不相同,声乐对表演者的嗓音以及歌唱技巧要求较高,而舞蹈对表演者的身体形态、动作技能方面的要求较高。声乐具有较强的时间性与较弱的空间性,舞蹈具有较强的空间性与较弱的空间性,二者相互补充,营造出既具时间又具空间特点的舞台效果,同时又是听觉与视觉的融合,使得作品更加直观与清晰,富有感染力[2]。

三、声乐与舞蹈的融合性分析

在人们对声乐和舞蹈表现出极大的精神追求下,高等艺校对两者的教育情况却不容乐观,大多数学校将两者进行分离教学,也就是声乐专业的学生只掌握人声演唱与各种乐器,不会舞蹈;舞蹈专业的学生也只进行舞蹈教学,对声乐一窍不通,学生在这种教学方式下创作出来的作品,由于专业教学的分离,缺乏不同表现方式之间的融合,使两者的表现效果都受到了限制,自然观众也会失去兴趣,因此将两者进行融合教学,既培养学生声乐方面的能力又培养舞蹈方面的才艺,是当前广大艺术院校教学的改革发展方向,下面将对如何进行融合教学并提高融合教学效率提出几点意见:

(一)构建兼具声乐与舞蹈专业基础的师资团队

学校在构建师资团队时,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教师专业技能掌握的多少以及熟练程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影响重大,同时,仅仅掌握丰富的知识理论和才艺本领,而没有良好的教育方法也是不够的。对声乐与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建设兼具声乐与舞蹈专业基础的师资团队。当今高等艺术院校中,大多数老师自从事单一的艺术教育工作,要么只懂得声乐方面的知识,对舞蹈一窍不通;要么只懂得舞蹈方面的知识,对声乐方面缺乏探讨,这类教师对学生传授的知识相当有限,只负责单一的教学,缺乏对学生将声乐与舞蹈进行融合发挥的点播,学生在缺乏引导的情况下,自然也不会对追求专业相关知识产生兴趣与动力。因此,学校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师资团队,选择既具备声乐知识又具有舞蹈才艺的教师,拓展学生各方面的才能,便于启发学生将两者结合进行创新创作[3]。

(二)优化课程结构

在声乐与舞蹈专业原有的课程基础上,各自添加相应的课程,通过两者的融合教学,提高学生形体与音乐的协调性,使得聲乐与舞蹈技能得到和谐搭配,同时要注重对学生表现力与想象力的培养,使学生不仅能展先专业技能,也能演绎出真实情感,提升作品的综合水平。除此之外,教材的选择也要依据专业特点与学生的基础,可以分梯度由易到难逐渐渗透教学,让学生轻松入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然后进入中期,加深难度,依据学生的能力进行针对训练,最后进入高级,选择具有丰富实践性的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声乐与舞蹈的融合表演。此外,采用合理的教学措施,避免教学弊端,确保学生已掌握基础技能,再进行深度教学,如学生掌握了基础的艺术歌曲,再一定的演唱基础上,在进行舞蹈与声乐的配合训练。

(三)学校加强对声乐与舞蹈融合的资源与设备支持

学校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机构,其任何决策都关乎着在校学生的未来发展潜力,在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中承担着不可替代与忽视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当尽最大可能为学生创造学习资源与设备。在当前声乐与舞蹈的融合背景下,除了优化课程结构设置,提高师资团队建设质量外,学校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充足乃至丰富教学资源与设备,如不仅为舞蹈专业学生提供舞蹈教室,同时为声乐专业学生提供,不仅为声乐专业学生提供各式各样的乐器,同时也为舞蹈专业的学生提供,以便于学生练习使用。为充分发挥各类设备的用途,应当防止出现借用程序过于繁杂的现象。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尽可能多地举办艺术活动,为学生提供施展的舞台,同时加强学校与各大艺术类平台的合作,如艺术协会或时下收视较高的艺术类表现节目,争取给学生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4]。

四、结语

在世界文化朝着多元化进步以及国内教育领域综合改革逐渐深入背景下,声乐和舞蹈的融合表演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舞蹈与声乐节奏得调整配合以及情感表现,直接决定了两者是否进行了有效的融合,也决定了观众是否能够获得听觉与视觉上的享受。

声乐与舞蹈的融合教学也就成为艺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部分,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审美需求、精神需求。因此,在对声乐与舞蹈元素相融合形成的声乐剧的教学结构进行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提升了艺术专业领域的教学质量,除此之外,声乐与舞蹈的教育与传播促使人们在现代社会快速发展中得到精神寄托,声乐与舞蹈的有效融合,是对传统艺术的吸收、继承与发扬,将开拓声乐与舞蹈的学科教育领域,为艺术教育长期发展提供新思路,能够提升人类生活的幸福感[5]。

参考文献

[1]高伊依.声乐与舞蹈理论教学的融合性探讨[J].黄河之声,2011(01):96-97.

[2]姜孛孛.声乐表演与舞蹈艺术的融合性研究[J].艺术科技,2015,28(06):36.

[3]姜力维.歌舞交融中的艺术光芒——谈声乐与舞蹈在舞台表演中的融合[J].大众文艺,2012(16):154-155.

[4]李莉.声乐与舞蹈课程融合教学的思考与构建[J].艺术科技,2015,28(06):39.

[5]乔斌.如何将声乐与舞蹈结合起来开展教学活动[J].当代音乐,2016(10):63-64,67.

作者简介:李菁(1987—),女,广东揭阳,星海音乐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民族声乐。

猜你喜欢

相互关系融合发展声乐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农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和盈利能力关系研究
谈谈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融合
经济新常态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与发展
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分工理论的关系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传统媒体走出“融合发展”误区的理论与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