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研究

2018-05-14李金郎需鹏韩子华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所有制混合办学

李金 郎需鹏 韩子华

[摘 要] 在高职院校办学体制中引入混合所有制模式,是推动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融合、优化配置社会教育资源的创新举措。对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意义以及实施路径进行分析探讨,期望对创新高职教育办学体制机制有所帮助。

[关 键 词] 高职教育;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079-01

一、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现实意义

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是指集合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所有制经济共同参与高职院校办学,形成容纳不同性质产权的利益共同体。这种办学体制的现实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推动职业教育体制的改革

我国的高职教育是社会不断发展下的特殊产物,在过去的数十年中,高职教育的改革步伐从未停歇,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在高职改革的过程中,行政色彩较为浓厚,尤其是公办的高职院校,其办学自主权并未获得进一步落实。由于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的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如果办学自主权缺失,将会严重制约公办高职院校的改革和发展。而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与股份制公司的运作模式基本相同,它的引入有利于打破公办体制,能够按照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办学,灵活性更强。

(二)保障高职教育经费来源

从国家持续发展的角度上讲,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现实意義的长期战略投资。在教育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建立了生均拨款制度。然而,因高职教育侧重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以大部分高职院校都在实训基地建设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方面投入了较多的资金。但由于高职院校的资金来源单一,办学经费不足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而混合所有制办学可以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注入,通过多方投入机制的建立,以政府投资作为主导,社会各界广泛参与,能够解决高职办学经费不足的问题,从而推动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

(三)实现高职教育与行业需求对接

现阶段,高职院校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主体,其始终在加强校企合作方面的建设,但从整体情况来看,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并未被全面调动,如果企业能够参与高职办学,成为学校的股东,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建立。在这一前提下,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将更加贴近企业对人才的需要,企业作为股东也可直接在校内招聘优秀的学生,从而实现教育与行业的无缝对接,达到校企双赢的目标。

(四)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是高职教育的重要任务,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建立,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地方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由高职院校、企业及相关指导单位在混合所有制下共建学院,能够培养出直接上岗操作的技能人才,有助于解决地方经济发展中技能人才缺乏的问题。

二、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的实施路径

(一)丰富办学形式,鼓励办学主体多元化

在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中要消除公有制与非公有制之间的明显界限,重新构建新型的办学体制,确保高职院校办学在政府的主导下推动办学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了丰富办学形式,高职教育办学要遵循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原则,创新集团化办学路径,搭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为高职院校办学带来新的生命力。同时,高职院校办学还要打破所有制的界限,优化配置办学资源,实现不同所有制经济主体的资源优势共享,具体的办学主体和办学形式如下:(1)可将公有资本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创办的高职院校,如原紫琅职业技术学院现改为南通理工学院。(2)可将社会资本引入公办高职院校中。(3)在高职院校创办初期引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合作投资。

(二)完善办学治理结构,明确产权归属

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要建立起公平的产权交易市场,根据知识、技术、管理等多种投资要素的市场价值,明确不同办学主体在预期收益中的所占比重。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要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为避免政府过度干预办学,淡化浓重的行政化色彩,高职院校应成立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履行各个治理机构的职能,大力推行民主化管理。同时,高职院校还可借鉴企业治理结构,采取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办学模式,解决好产权结构中的公私矛盾,推动高职院校走现代化、科学化的办学之路,从而构建起更加灵活的内部治理结构。

总而言之,混合所有制办学体制的引入为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各地方要根据实际情况,鼓励高职教育混合所有制办学,明确产权归属,发挥不同所有制经济的优势,为高职教育提供充足的经费来源,实现高职教育与行业发展对接,从而不断深化高职教育改革,使其满足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徐桂庭.混合所有制办学:政策分析与实践探索:对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5):46-47.

[2]吴益群,范可旭.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述评[J].教育与职业,2016(5):76-78.

[3]陈丽婷.高职院校混合所有制办学现实困境与发展路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1):38-39.

猜你喜欢

所有制混合办学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混合运算大篷车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混合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