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声乐演唱中音乐素养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

2018-05-14杜蕾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美声声乐演唱音乐素养

杜蕾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与成熟,社会进步迅速,人们的物质生活质量大幅提升,进而转向对美好精神的追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音乐作为精神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关注,逐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在整个声乐系统构成中,美声演唱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及风格,不断普及和推广,并成为人们最受喜爱的唱法之一。优秀的美声演唱者不单单要具备高超的演唱技法,还需拥有深厚的音乐素养,对提升艺术表现力、感染力等至关重要。本文基于对音乐素养的概述,就其在美声演唱中的重要性进行了探究,并重点研究了其有效培育方式。

【关键词】声乐演唱;美声;音乐素养;重要性;有效培育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精神文明高速发展的今天,缘于人们高层次的需求,声乐发展面临着更多的机遇和挑战。其中,美声演唱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艺术门类,其以高雅、严肃的风格颇受人们喜爱。音乐素养作为一种长期实践积累而成的内涵,要求在理论、思想、知识、艺术以及能力等诸多方面达到一定水平。事实上,完美的美声演唱,始终脱离不开音乐素养的支撑。音乐素养虽在一定程度上由先天因素决定,但只是占小部分,其关键点在于后期培养与提升。目前,学术界关于美声演唱中音乐素养的研究备受关注和重视,这也是本文研究的初衷,以求满足音乐发展需要。

一、音乐素养概述

根据《辞海》释义,“素养”即指经常研习的涵养、修养,反射为个体在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诸多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需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延展。所谓音乐素养,是指个体在音乐方面长期积累而成的修养,其更多的属于复合性概念。传统意义上的音乐素养包括节奏感、韵律感以及曲式结构感等,仅是从音乐能力的范畴进行了解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但事实上,随着素质教育改革深化,音乐素养的内涵越发丰富,至少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音乐知识、音乐能力以及音乐价值观等。音乐素养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针对不同的艺术门类,所提出的要求不尽相同,相应的知识架构存在差异。常规而言,完善的音乐知识系统应包括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知识,是学生音乐能力培育的基础,对形成学生正确的音乐价值观亦有重要作用。而音乐能力作为音乐素养的外在表现,是个体在顺利完成音乐感知、理解与表现所具备的生理及心理条件,虽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成分,但主要依靠后天教育培养。音乐价值观即个体对音乐人文价值、社会价值等所持的观念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积极性、主动性,需灌入到音乐教育的整个过程中,讲求循序渐进、逐步形成。正是缘于音乐素养的丰富内涵及构成,其培育工作尤为重要,需系统化实践。

二、声乐演唱中音乐素养的重要性

无论何种形式的音乐演绎,单纯地依靠声音,而缺乏内在情感渲染,是无法与观众达成心灵共鸣的,继而影响了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受。音乐素养作为声乐演唱者必须具备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其歌曲演绎效果,关系到观众视听体验,其中,就声乐演唱中对美声唱法的重要性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解读,具体表述如下。

(一)增强音乐情感表现

美声演唱集音乐、声乐以及表演艺术元素于一体,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推动我国音乐发展亦有重要意义。与流行歌曲不同,美声演唱更加强调高雅、严肃的艺术品味,融入了诸多音乐元素,若想让观众听得进入并为之着迷,需要扎实的功底、高超的技法以及深厚的底蕴,对演唱者的音乐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从这个维度上讲,美声演唱中音乐素养无处不在。同时,美声作为一种极富艺术感、表现力的演唱形式,拥有极其悠久且丰富的文化历史底蕴,主要通过科学的声音处理运用,完成内在情感的表达,加强与观众之间的心灵、精神互动,并由此产生共鸣感受。如此说来,美声演唱中,情感为先,声音次之。本质上,美声演唱系统构成元素中,无论歌声歌词还是演唱技巧,其最终目的是传情,并借此获得观众赞赏之余,更加有效地激发其内心情感及共鸣。如上所述,音乐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性概念,包括音乐知识、音乐能力以及音乐价值观等,使之蕴藏于美声表演之中,是丰富情感发生的基点,对增强美声演唱的表现力至关重要,有助于穿透人心。由此看来,美声演唱中音乐素养的重要性毋庸置疑,理应得到关注和重视,并系统组织,有效培育。

(二)加强艺术感染力、提升艺术内涵

在中国绘画领域,一般都会在生动的画面旁边有几句注解,犹如画龙点睛之笔,对整幅画作起到升华作用。以《清明上河图》为例,细致的画面辅以简洁的注释,不仅呈现出一种震撼的艺术美感,同时还有利于受众对作者表达意思的理解,可谓形神合一。音乐与美术虽作为不同的艺术门类,却在此方面相近相通,若将之视为一座金字塔,那么其基底部分就是音乐素养,是传神达情的重要基础。对于美声演唱而言,音乐素养是其重要的升華支撑点,有利于增强作品感染力。具体而言,美声演唱可视为一个作品再创的过程,缘于音乐素养客观差异,不同的演唱者所理解的意蕴不同,并伴生着不同的表现形式。良好的音乐素养有助于演唱者精准地把握作品意蕴内涵,并充分利用自身理论与技巧、阅历与经验,实现更多的再次创作可能,继而形象地塑造人物角色、情感,增强观众的视听体验。此外,美声演唱以歌声为载体、以情感为基础,依托丰富的肢体动作,打造声情并茂的演绎现场,最大限度地释放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在声音处理上,美声演唱十分强调抑扬顿挫,通过跌宕起伏的声音变化引导观众情感变化,进而完成精神层次的交际。基于良好的音乐素养,美声演唱者对技巧的运用更加醇熟,将作品刻画的精神世界象形生动地表达出来,使观众获得更高层次的艺术享受。

三、美声唱法中音乐素养的有效培育

如上分析,音乐素养作为一个复合性概念,关涉到多方面的内容,虽具有一定的先天性色彩,但更多地需要后天培育而成。基于音乐素养在美声演唱中的重要性,作者结合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以下几种音乐素养有效培育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量聆听不同种类音乐作品

音乐作为一门视听艺术,主要通过声音展现作品、表达情感。因而,对于音乐教学而言,“听”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最基础的途径,借助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影响力,增强学生主体感受,并藉此获得启示、认识及经验等。在具体的践行过程中,教师应不断丰富音乐课程构成素材,不拘泥于一种流派或曲风,可以是一场演唱会亦或一首曲子,让学生领略不同国家、流派、曲风的音乐艺术,并引导他们用心去领悟、感知,从中有所收获。尤其对于美声演唱而言,需要加强对多种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赏析,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有机地将乐器、声乐等元素组合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节奏感、韵律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从而使之在美声演唱中游刃有余。此外,在美声演唱教学课堂上,教师还需注重作品文化背景的融入,通过细致的讲解、展现,加深学生对作者情感的体悟和理解,并辅以优秀演绎者的演唱过程聆听及分析,从中获得丰富经验,形成他们正确的音乐价值观,大幅提升其音乐素养。

(二)学习观摩不同领域作品

耳濡目染的音乐教学是一项系统化工程,听可以使歌声更加形象生动,看可以使表演声情并茂,两者的有机结合是提高美声作品演唱效果的重要基础。多看有助于学生极富自身特色的台风形成,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作为美声演唱者,其关注点不应仅停留在音乐演出上,同时还需涉猎多个领域,如话剧、歌剧、电影以及行为艺术等,并从中积累经验,不断拓展自身想象力,增强作品再创作的可能。所谓多看,即是多观察,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思维,分析不同美声演唱形式下观众的反应,并藉此调整与观众沟通的方式,为之带来极致的视听体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结合美声演唱中音乐素养各阶段培育需求,集整优秀素材,组织学生观摩学习,并促进他们相互间的讨论,促进经验积累和内化。同时,教师作为一名特殊的观众,亦可将自己的所感所触分享给学生,引导他们音乐价值观的形成,完成音乐知识的传达讲授,进而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

(三)善于总结思考

思考亦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对音乐素养培育和提高至关重要。听和看是吸收知识、获得知识的过程,但是脱离了思考环节,只會转瞬即忘,更且谈不上运用。只有带着问题去听去看,才能触发思考,并完成精神思想层次的升华。事实上,一个成熟的美声演唱者,总是带有一颗学习的心,并善于在不断的思考中积累学识,进而完成知识转化,形成自身特色。他们在面对一首新曲目时,总会在深刻思考之后带着问题去推敲,并藉此完成二次创作,将作品演绎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使之自主完成知识学习和内化。例如,在音乐教学实践中,教师可针对某个美声演唱艺术作品,结合学生既有音乐水平,布置探究性任务,并基于循序渐进原则,提出难度适中的问题,继而引导学生思考及讨论,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之余,活跃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提升音乐教学实效。同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之后,教师还可选择一些美声演唱新曲目,由学生自主思考发掘,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四)增加舞台艺术实践

显而易见,美声演唱包含了演和唱两个核心概念,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上分析,音乐素养包括了音乐知识、音乐能力以及音乐价值观等多方面内容,在美声演唱中亦是如此,是提高艺术表现力、感染力的关重因素。每一位优秀的美声演唱者都十分珍惜上台的机会,勇于挑战创新,并在不断的实践中形成独具自身特色的风格。多唱,有助于增强学生对美声音乐的理解,并通过观众的反应判断自身既有水平,继而进行反思,实现自我提升目标。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教学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求理、实一体化。同时,音乐素养的本质构成,决定了必须要开展美声演唱实践训练。因此,学校及教师可组织多样化的文体实践活动,如美声演唱比赛、敬老院慰问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演绎舞台,潜移默化中培养他们的音乐能力、实践能力等。在每一次的美声演唱活动之后,教师还需引导学生反思,以观众的视角评价学生演绎表现,结合学生自我感知,有针对性地提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组织强化训练,使之音乐素养得到全方位培育与发展。

四、结语

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加之音乐素养构成复杂,本文作出的研究可能存在不足。因此,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课题研究,在解读美声演唱中音乐素养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更多有效培养及提高音乐素养措施,最大限度地提升美声演唱艺术表现力、感染力,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参考文献

[1]范冠云.论音乐素养对美声演唱的重要性[J].当代音乐,2018(02):134-136.

[2]李靖.试论音乐素养与美声演唱[J].知音励志,2016 (22):276.

[3]刘贝贝.音乐素养与美声演唱[J].音乐时空,2014 (04):117.

猜你喜欢

美声声乐演唱音乐素养
浅析如何建立科学的声音概念观
美声唱法的特点研究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论当代中国民族唱法的演唱趋势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气息在美声演唱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