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川剧剧目的审美文化研究

2018-05-14李媛媛

北方音乐 2018年8期
关键词:传承保护审美特征文化内涵

【摘要】川剧作为巴蜀传统文化的艺术结晶,承载着巴蜀人民的智慧。为了跟上时代审美的步伐,川剧需要不断推陈出新,一方面要积极创作和改编新的优秀戏剧作品,另一方面也要对现有保存完整的川剧剧目作开拓性研究,挖掘其审美要素和文化因子,进而让更多的人了解川剧的艺术魅力。因此,本篇论文将以川剧作为研究对象,对经典的川剧剧目作审美文化研究,剖析这些剧目所蕴涵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旨在為川剧及川剧剧目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川剧剧目;审美特征;文化内涵;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一、川剧剧目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

川剧作为一大艺术形式,就创作主体而言,文人和剧作家往往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剧本创作要讲求一定的艺术美感与文化内涵;就欣赏主体而言,川剧主要面对的是大众群体,剧本创作要迎合大众的审美品味,因此,优秀的川剧剧目是借鉴了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这二者的审美经验,呈现的是雅俗共赏的审美特征。

(一)川剧剧目的题材选择和处理

纵观川剧剧目,题材选择既有宏大历史题材的,也有平凡生活题材的,都不同程度地满足着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这二者不同的审美要求。例如黄吉安创作的历史题材剧中,既有写东周列国的,如《闹齐廷》等,也有写三国故事的,如《江油关》等;既有写南宋抗金的,如《金牌诏》等,也有写鸦片战争的,如《林则徐》等,这些川剧剧目皆改编自历史故事,但却做到了兼顾历史性和艺术性。又比如赵熙创作的婚恋题材剧《情探》,主要讲述的是痴情女子焦桂英被丈夫王魁休弃后自缢而死,化作鬼魂的她一心想与王魁重修旧好便多次以情试探的故事。首先,从题材选择上看,它比较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容易使欣赏主体达成情感共识;其次,从题材处理上看,婚恋题材经过文人和剧作家创作改编之后,剧中的人物形象更加生动饱满,人物心理更富于变化;最后,其故事主题也会在某种高度上达到对人性的批判。因此,从川剧剧目的题材选择和处理上看,都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的审美趣味,达到雅俗共赏的审美效果。

(二)川剧剧目的语言表达

川剧剧目最终的呈现方式是舞台,而语言是灵魂,要想将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完美地呈现,不仅需要良好语言素养的演员,而且更需要优秀的台词剧本。例如《青石岭》中苏云庄的一段唱词:耳边厢又听得人声在闹,是何人在此间絮絮叨叨?猛然间睁开眼用目一瞟,人马纷纷为哪遭?是是是来明白了,莫不是周懿王出了朝?从早师尊对奴表,奴的姻缘应今朝。走上前来忙跪倒,万岁怒奴要恩高。这段唱词首先,善于字句锤炼,两两字数相当,末尾押韵,同时还使用了修辞格,因而读来琅琅上口,富有感染力;其次,唱词主要是以普通话为主,但也少有加入了一些方言,例如“倒”,这是四川方言,放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完成,因融入了巴蜀地区的方言和土语而极具地域特色;最后,剧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动作都直接以唱的形式表现,直观而明了。因此,川剧剧目在语言上既能字句凝练,富有文采,又能节奏鲜明,富有感染力;既能展现创作主体的文化修养,又能便于欣赏主体的理解与接受,因而语言表达上体现出了创作主体和欣赏主体雅俗共赏的审美品味。

二、川剧剧目的文化内涵

巴蜀位处四川盆地,四周地势险要,便于军事防御,中部平原水源丰富、土地肥沃,便于传统农耕经济的发展,而这样的地理环境也造就了巴蜀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此外,巴蜀历史上曾出现过两次重要的人口迁入,包括唐朝安史之乱时,人口由中原地区向西入川,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这两次人口迁移不仅为巴蜀增加了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且改变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为本土巴蜀文化增添了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而这也印刻在了川剧这一传统艺术上。川剧剧目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随人口迁移而传入的,并常以喜剧的形式展现。不仅如此,川剧剧目的声腔也都并非源自本土,其高腔源自江西,昆腔源自江苏,胡琴腔源自安徽,弹戏源自陕西,巴蜀艺人结合本地的说唱习惯对各地不同的唱腔进行改造,最终才形成了五种声腔的艺术特色。因此,川剧剧目往往是与巴蜀地域特点和人文风情有着某种联系,是巴蜀人民智慧的结晶。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快餐文化不断以新的形式和内容满足着人们新的审美需求,成为人们休闲和娱乐的主要方式,而中国戏剧具有相对稳定性,难以迎合消费者不断变化的审美趣味,因而川剧的消费市场大为缩减。因此,在对川剧剧目改编和创作时,不仅要保留一些独具巴蜀文化特色的元素,还要加入一些现代审美的东西,适应时代审美的发展要求。

作者简介:李媛媛(1993—),四川成都,2016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美文化学。

猜你喜欢

传承保护审美特征文化内涵
广东粤语发展及岭南文化的传承保护策略探究
阜阳民间剪纸艺术的审美性及传承发展探析
苗族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论动漫艺术的审美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及其现实意义
英汉动物词汇文化内涵的对比分析
辛夷坞青春小说的审美特征
新世纪贵州苗族题材电影的审美特
民间组织在粤剧传承保护中的作用分析
浅谈法语习语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