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解析

2018-05-14胡新丽

北方音乐 2018年8期
关键词:演唱者感染力表现形式

【摘要】音乐作为艺术的主要表现方式,在艺术领域具有重要意义,合唱是音乐表演艺术的最高形式,在音乐表演领域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合唱对于提高群众鉴赏性来说起到极大的增强作用,精彩的合唱表演除了要建立在扎实的音乐功底和精湛的演唱技巧之上,还需要给其赋予一些包含情感的肢体语言在内的音乐表现形式,使观众陶醉在音乐艺术的魅力中。本文主要对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进行艺术解析和探讨。

【关键字】合唱指挥;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一、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表现形式的内容和原则

(一)肢体语言表现形式的内容

在合唱这种形式的音乐表演中,肢体语言艺术这种表现形式具有重要意义。所谓的肢体语言艺术即表演时运用身体的各个部位如面部、眼睛、手以及肢体来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主旨思想和相关的情感进行表现,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身體的各个部位进行表演时需要协调自身的肢体,使其能够良好地配合音乐作品。在表演时增加互动协调性有助于和观众进行互动,增强音乐作品的感染力力,从而实现表演艺术中的有效交流这一目标。

(二)肢体语言表现形式的原则

对于肢体语言表现形式的原则做以下阐述,首先,在表演中肢体语言应该与音乐作品的情感变化相一致或相协调。合唱队员在音乐表演前,应该对即将表演的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及其风格进行一定了解和分析,这样才能在表演中用最合适的肢体语言将音乐作品的主 旨思想及其情感变化更好地表现出来,使音乐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其次,合唱队员的演唱风格应该与其运用的肢体语言相协调。通常情况下,在音乐表演活动中表演者担任了主要的角色,因此,在合唱指挥活动中,演唱者将自己的肢体语言与歌曲作品的风格特点相结合就显得格外重要。这样才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强音乐合唱的表现力,提升舞台的感染力。参加合唱表演的队员并不都是相同的年龄,也各自有着不一样的经历,形成自己不同的性格,在表演中队员们的肢体语言将受到以上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合唱中还需要让所选择的表演者的自身风格和特点与所演唱作品的主旨感情相一致,确保合唱中更好地向观众传达作品的情感[1]。

二、肢体语言艺术形式的意义

一般情况下,想要合唱指挥取得良好的效果就需要表演者和演唱者之间的高度配合, 在合唱音乐表演中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来表现音乐作品有助于丰富作品的同时更有利于塑造作品的生动形象,使作品具备更强的感染力。其中表演者和演出者之间的相互配合主要为,在演唱过程中演唱者应该依照指挥者的肢体语言传达的信息,及时的变换动作并赋予该动作相应的情感表现。指挥者则应该根据演唱者在表演活动中的不同表现,将自己的指令及时地传以便于演唱者的肢体动作能够更加完美地表现出来,增强舞台的感染力。

三、肢体语言艺术表现的应用性

在演唱过程中,指挥者的手势紧跟音乐的情感起伏不断的进行位置的变化,能够使演唱者对音乐情感的表现力度进行更加有效地把控。手势表现同时具备很大程度的灵活性,对演唱者在演唱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气息是十分有利的,由此可知,优良的指挥手势在合唱中的运用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意义。

四、面部情感的表现形式应用

所谓面部情感即在合唱活动中指挥人员运用自己的嘴巴、眼睛等生动的面部表情对音乐作品中蕴含的情感进行更好的诠释和抒发,这是表现音乐作品的情感最好也最直接的形式, 这样的表现形式有助于合唱者更有力地把控自己的情感表现的程度。因此,在合唱指挥中,面部感情具有最直接的传递作品情感的作用,音乐作品所蕴含的喜怒哀乐都是可以通过指挥者的面部表情得到的,有利于演唱者演唱的同时,也使观众更容易理解音乐作品所带有的感情。

五、身体的肢体语言表现形式应用

在合唱表演过程中,身体语言这种表现形式对指挥者来说是更加严格的要求。指挥者的坐姿以及站姿是身体语言的关键表现方式,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坐姿,但一般情况下,在正式的演出中很少有指挥者运用坐姿进行指挥,大都需要运用站姿进行指导,站姿可能够极大地增强现场表演的效果。

六、结语

根据以上论述和分析,不难得知,在合唱指挥中肢体语言具有重要的作用,指挥者较好的肢体语言不仅有利于合唱活动的进行,还可以使音乐作品更具有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姚晶.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J].戏剧之家,2016(22):92.

作者简介:胡新丽(1980—),女,汉族,河南新乡人,河南师范大学2015级音乐专业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合唱指挥。

猜你喜欢

演唱者感染力表现形式
Pygmalion
论发声练习与歌唱的关系
浅谈导演与小品的表现形式
音乐课堂语言的艺术探究
编辑动态
在音乐演唱中如何进行心理调控
透射光之炫丽
愚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