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师音乐教学中视唱与合唱结合的重要性

2018-05-14张放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音准律动声部

【摘要】在高师音乐教学中,虽然视唱与合唱是两门单独设立的课程,但其中每一科的学习都少不了两者的相互配合。视唱的学习为合唱奠定了音乐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奠定音准、音色和多声部听觉能力的基础。合唱就是在视唱基础上进行的高层建筑,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关键词】视唱;合唱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视唱与合唱的结合,是中国音乐学院提出的学校音乐教育新体系中的教学目标。视唱、合唱两门课程通过联系,在新体系教学中展开良性的循环,为学习者提供了无限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二者的相互贯通,既显示出了新体系音乐教育——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也突显了它们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贡献和价值。

一、多声部视唱对合唱的重要性

多声部视唱作为视唱的高级形式,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合唱作为声乐的高级形式。合唱中的各个声部需要相互配合,这种配合是在音准、节奏、和声等要素都能准确表达的基础上完成的。音准、节奏、和声等要素就是视唱课程中需要练习的重点。只有将基础打牢,才能更加准确地表达情感。

在练习中,先将多声部视唱中的各个声部的视唱谱单独提出,让每个学生都进行演唱,熟练后,教师可抽取不同声部的学生演唱其他声部的视唱谱。在之后的合唱练习中,可以让学生组成多声部重唱小组,成员既能一人演唱多声部中的一个声部,又能交换地去演唱其他声部,以体验和熟悉音乐的整体结构及其表现,以及声部之间纵向、横向的进行与塑造。通过在视唱课上的基础练习和考核,使学生对聆听和掌握多声部合唱以及多声部音乐结构的能力,得到显著的提高和帮助。

二、声音处理对合唱的重要性

合唱是每一个合唱队员声音的融合,如果有一个人的声音处理不正确,那么合唱听起来就不和谐。如何正确处理合唱队员的声音问题,是对整个合唱团水平的考验。而正确的声音处理,不外乎是对声音的准确、音质的纯净、音色的和谐这三点的考察。这就是在视唱课程中要培养的重点。首先,音准是视唱的重中之重,也是视唱最基本的要求。这就需要结合练耳课程统一练习。只有具备了听懂音乐的耳朵,才能唱出动人的歌声。在练习音准的过程中,模唱是主要练习方法,从音程开始,打好基础,每节课用十五至二十分钟的时间反复训练,熟练之后再进行和弦、旋律等模唱练习。在和弦练习时可分声部,让学生感受和声的效果以及各个和弦的性质。旋律的练习可模唱音阶或音阶练习曲。唱准是听准的前提,只有多加努力练习模唱,让大脑形成音乐记忆,音准自然而然就会慢慢提高。在合唱中,合唱队员就有了音高的概念,也不会因为个人的音准问题破坏了整个合唱的整体平衡。

其次,音质的处理也离不开视唱的练习。在视唱中,我们要按照歌唱的方法,找到歌唱的状态,不要求歌唱时声音多大,做到轻声高位,因为通畅的呼吸与正确的位置才是重点。即使视唱曲中没有歌词,但通过正确的歌唱方法,我们的感情也会由正确的声音带动起来。所谓以声带情就是这个道理。加上视唱曲中固定的调式调性与速度就已经奠定该曲子要表达的情感,最后将这种在视唱中练习的方法应用到合唱中,加入歌词和律动表现,就更加轻松容易,也使歌曲情感更加饱满。

在多声部视唱练习中,学生尽量将声音的音量减小,使声音变得柔和,不要出现冒尖现象。每个声部尽量找声音音色相似的学生进行练习,然后使声音逐渐融合,达到音色的和谐。合唱是合作的艺术,合唱团员每个人都应有团结协作的意识,舍小我才能顾大我,合唱的和谐,需要集体共同合作才能完成。

三、律动对合唱的重要性

匈牙利音乐教育家柯达伊曾说嗓音是人类最好的乐器。其实,肢体也是人类接受、感受音乐的另一件天然杰作。动作训练就要是将肢体变成乐器,通过激发、训练肢体动作,来挖掘人與生俱来的节奏感,使学生学会运用肢体去感受、体验和塑造音乐的各项元素,学会运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表现一切。因此,律动训练也是除通过歌唱以外使音乐内化的最好手段。做好律动训练,也就能更好地掌握节奏的贯通。节奏是歌曲的骨骼,只有精确无误的节奏,才是音乐教学、音乐塑造和音乐表演的基础和音乐生命力的保证。在视唱练耳训练中,加入律动不仅能让学生感受节奏的特点,也能使身心得到放松,感情得以升华,声音状态也会因感情饱满得以增强,环环相扣,最后更有助于较好的完成视唱曲目。合唱是多个视唱曲目的集合,在视唱基础上加入歌词,能够更加轻松的体会歌曲情感。根据歌曲的情感加入律动,不仅能丰富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和体验,更有助于理解音乐。律动培养可以弥补传统合唱训练方法的不足,让合唱者更加多样化地感受音乐的魅力。

音乐是一门动态的艺术,体态律动教学体系是将身体律动、音乐情感、形象塑造融为一体,全面提升学生听觉、视觉、律动、审美的音乐教学体系。引入体态律动,让其协调性得到更好地发展和提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美的感悟能力。培养律动的过程不仅是学习的过程,更多的应是在轻松的环境下完成的。在学生们视唱后,休息嗓子的时间内,就可以进行一段体态律动的练习。运用自己即兴编创的声势打一段节奏,进行一个小比赛,老师可根据节奏的难易程度和声势的复杂程度以及连贯性作为评分标准。再如试着编创律动游戏,前提是更多的让学生动脑,发挥想象力,游戏不能太过简单幼稚,还应主要有关于本专业学科的知识内容,这样将游戏与学习融为一体,在游戏中学习,在游戏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也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体态律动的方法更好地应用于合唱。

除了以上论述,视唱与合唱的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着重要意义。学习音乐的本质,就是为了能更好地发现和感受音乐美,提升自己的审美能力,也能给他人带来美的享受。如今在社会中的业余合唱团发展迅速,他们在练习中兴致勃勃,陶冶情操,享受着音乐带来的幸福感。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这虽然是一个看似宏大的理念,但却表现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音乐是能直接给人们带来喜怒哀乐的载体,音乐也是培养人幸福感的源泉,因此,要让音乐教学完成从以乐为本到以人为本的转变,实现从灌输式的传授知识模式向体验式的理解和表现模式转变,就能更近一步达到音乐审美的教学目标。

四、结语

视唱与合唱作为高师音乐教学中重要的两门课程,两者既互相独立存在,又相互依存。视唱训练作为合唱的基础,把控着音准、节奏、和声等重要要素的培养。合唱作为视唱训练的成果,能够集中、统一地展现出视唱训练的优良。所以二者的结合是高师音乐教学的重要目标,视唱、合唱两门课程通过结合,在教学中珠联璧合地,使教学展开良性循环,为学生提供了无限的学习空间和实践机会。二者的相互贯通,既显示出了音乐教育、教学的科学性、艺术性,也突显了它们对音乐教育和教学的贡献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李佳璇.试论新体系视唱、合唱、音乐与动作三门课程的整合[J].中央音乐学院,2013.

[2]李佳璇.试论新体系视唱、合唱、音乐与动作三门课程的整合[J].中央音乐学院,2013.

[3]李伟.体态律动在合唱教学中的意义探究[J].歌唱艺术,2016.

作者简介:张放,副教授,硕士。

猜你喜欢

音准律动声部
和谐律动
通过陶笛提高小学中段学生音准有效性的探究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多声部视唱训练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动静之间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律动之美
再寻绿野仙踪
复调音乐的认识与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