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教学中练声环节的教学方法思考

2018-05-14胡晓瑞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声乐方法教学

【摘要】练声环节是声乐艺术中寻找演唱状态的有效途径,换句话说不论何种演唱形式,在演唱之前都需要进行练声。合理、科学的练声方法对歌唱技巧有着促进作用,很多声音、气息上的问题等都需要在练声环节中进行磨合与纠正。本文从高校声乐教育的角度出发,分析目前我国声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并结合练声环节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对高校声乐教学中练声环节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论述。

【关键词】声乐;教学;练声;方法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练声是歌唱的前置环节,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开嗓”。同时,练声也是歌唱基础形成的前提,就如同儿童学习语言要从拼音开始一样,唱歌也需要把母音唱好。目前,练声随着歌唱艺术的不断发展,已经成为歌唱者在演唱之前的一种良好习惯。练声的作用的确对歌唱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很久以来,戏曲便有每日清晨起来“喊嗓”的习惯,直接证明了练声所具有的必要性。随着歌唱艺术的发展,练声环节已经发展成为了一套较为严格的知识体系。演唱者可以通过练声快速的找到歌唱状态,还可以有效的解决演唱中的各种问题。所以,练声不仅是歌唱前的最佳手段,在声乐教学中也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一、我国目前声乐教学的现状与问题

我国的声乐教育自改革开放之后获得了飞速发展,形式也从之前的单一变为了更加多元化的局面。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声乐事业在我国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在声乐教学方面,采用“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培养。所以,从宏观的角度来看,我国目前的声乐教育发展呈现出了欣欣向荣的趋势。

但是随着事物的快速发展,所暴露出来的问题也会更多,这是无法避免的,应该客观的面对。就目前而言,我国高校声乐教学所面临的首要问题便是生源的增多。生源的增多从侧面反映了声乐专业良好的发展态势,而这也让传统“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不堪重负。任由学生自己进行练声,虽然可以解决歌唱状态的问题,但学生在练声的过程中无法得到教师的指导,很多技巧与声音上的问题也无法得到适当的调整,严重影响了学生的专业进步。笔者将在下文就练声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二、练声环节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练声有助于快速找到并保持歌唱状态

任何职业都需要有一个固定的状态,就如同服务业需要时刻保持微笑一样,声乐的演唱也需要有一个固定的歌唱状态。这种状态大致可总结为身体姿势的规范与发声器官状态的活跃。发声器官的状态就需要通过练声来进行调整,如演唱时口腔必须打开,保持“吸气”状态歌唱,同时还需要舌头放松、保持平稳,这与其说是一种状态,不如说是一种习惯。很多时候对于声乐的初学者来说,都需要长时间的进行磨合,练声的意义正在于此,它不仅能够快速的让我们找到歌唱状态,并且时刻的保持狀态直至演唱结束。

(二)练声有助于提高歌唱能力

有些人天生便会歌唱,而有些人则需要后天的培养。很显然,在众多的人群中,后者占据了大多数。不论是否具有天赋,声乐作为一门学科,需要从最基础的学起,练声便是基础建立的最佳方法。正如上文所说,语言的学习需要从拼音或是音标开始,声乐的学习则需要通过不断的单音以及音阶的练习不断的深化。就如同在演唱时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旋律进行,万变不离其宗,这些多变的音型都是我们练声时的音阶变化而来。换句话说,练声便是歌唱的分解练习,只有一步步的掌握局部,才能够从容的应对整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对学生说道“要把练声的状态带入到唱歌之中”,这便是练声是歌唱基础最直接的证明。

(三)练声是解决演唱问题的主要手段

在教学中,经常会感受到学生在演唱歌曲时某些地方唱的不尽如人意。很多教师的解决方法便是反复的演唱该乐段,直到学生领悟为止。而解决的最好方法便是将问题融入到练声中解决。这是因为练声环节并没有过多的元素加入其中,不用过多的考虑歌曲中的其他元素,问题也变得更加清晰明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发现学生演唱状态不够积极,那么便可以使用富有活力的音阶予以调节,如跳音的演唱、不同母音变换的演唱都可以活跃演唱时的状态。当状态调整完毕之后再进行歌唱,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至于其他问题的解决,笔者也会将在下文具体论述。

三、练声环节的教学方法

(一)练声时的歌唱状态,能够促进歌唱习惯的养成

练声环节有助于快速找到并保持歌唱状态是毋庸置疑的,但很多时候教学中练声与唱歌往往是分离的,因为学生往往不会将练声的状态带入到歌唱之中,错以为练声仅仅只是“开嗓”。如果我们选择用逆向思维的方式思考,将歌唱的状态带入到练声环节,那么便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形成歌唱时的习惯。在教学中,笔者习惯将练声环节置于和演唱歌曲同等重要的位置,以歌唱的要求来对待练声。这样便可以很好地缓解练声环节的枯燥性,将音阶带有旋律感的唱出可以有效的培养学生的乐感,这样便可以更好地解决练声与歌唱不统一的问题,同时更有助于歌唱习惯的养成。

(二)练声曲的选择要循序渐进

在练声环节的教学中,往往会形成一个固定的模式,尤其是学生剧增的当下,很多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会不重视学生的练声,选择固定的练声音阶来应付不同的学生。当学生掌握了一项技能后,不进行教学内容上的更新,往往会拖慢学生进步的速度,也会为教学的进度埋下伏笔,使之后的教学变得更难。所以,练声曲的选择要有针对性,不能一个药方治百病。如开口音不好的学生,可以选择带有“a”、“e”等开口元音的音阶进行练习,闭口音不好的则可以用“i”、“u”等闭口音进行练习。于此同时,在学生达到一定程度时也可以适当增加练声难度,将原有的单音与音阶练习变为练声曲或是短小的歌曲,这样更有助于练声与歌唱的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练声曲的选择要有针对性

1.歌唱中腔体的打开与保持

练声是解决技能、技巧以及歌唱中问题的主要环节,很多问题都需要通过练声中的分解练习不断尝试、练习,才能逐渐将原有的错误习惯改进。歌唱中腔体的开合度不够,在演唱中无法保持腔体统一是声乐教学中常见的问题。就是因为学生对于腔体的控制力不够,没有形成良好的习惯而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应该让学生在练声之前先进行腔体打开的练习,如引导学生用“打哈欠”状态,保持“吸气”状态去练习。让学生先找到开合的感觉,并保持一段时间之后再加入音阶进行有声的训练。所以,练声环节不仅仅是有声的训练,也有无声的训练,只有两者相互结合才能促进学生的进步。

2.歌唱中气息的下沉与稳定

气息不稳定是很多初学者常见的问题,笔者通过教学发现,气息不稳多由两个原因造成。其一是因为学生在初学声乐的过程中,并不清楚气息吸入的位置;其二则是对气息控制力的经验不足而导致的。前者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用“闻花式”的呼吸来找到气息的位置。但笔者通过长时间的教学发现,当学生不清楚气息吸入的位置时,使用“闻花式”的呼吸依然会发生找不到位置的情况,其现象往往体现在吸气时习惯性的提肩,将气息吸入腹部以上的位置。所以,使用更加形象的“打比方”式的教学,让学生找到喘气、咳嗽时的气息位置,明确气息支点,迅速固定气息位置。针对后者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使用不同的训练手段,如渐进式的教学,先由单音的保持进行练习,然后逐渐的增加音阶的长度;用跳音练习加强腰腹部肌肉的控制力,更容易找到气息支点,使气息与发声点集中,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气息控制力。

3.歌唱中状态的放松与保持

歌唱中的“放松”一直以来就是初学者常见的问题,大家习惯了张嘴用力,无论肢体还是歌唱状态都过于僵硬。针对这一问题,笔者通常会让学生先解决肢体放松问题。肢体的僵硬使上半身过于紧张而造成气息通道的堵塞,如果张开双臂、身体扭动加入动作进行演唱,将着力点转移至双臂,这样上半身的力量便得以架空,气息通道也会变得更加通畅。气息通畅,随之声音也会得到放松,只有保持气息的平稳下沉,用“吸气”的状态去歌唱,才容易打开喉咙,放松并稳定喉头。除此之外,笔者还会让学生大声念读歌词,在同一个音高上按照作品的节奏,用打开的歌唱状态念歌词。这样的方法即可以放松也容易保持歌唱的状态,当练习达到要求之后再运用到演唱中。

4.歌唱中声音的控制与流动

在声乐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飙高音的学生,一到高音就会大声唱,认为这样的放声歌唱就是听着过瘾,其实并不是“逢高必大,逢高必亮”,作品的内涵才是处理强弱的依据。关于声音的控制,应建立在声音通道的基础上,要具备扎实的气息功底,强弱的变化要靠气息控制。高音演唱时要把气息放到最深处,越是高音越要“吸”着唱,就像“把弓射箭”,弓拉的紧,箭就射的远。声音越贴紧咽壁,穿透力就会越强。唱高音时,多采用琶音练习,这样高音可以带动,得到缓冲,可以解决一些“恐高”学生上高音难的问题。这样不仅声音能得到控制,还能使声音流动、放松、有弹性。唱低声区时要找到高音时的位置,控制好声音,做到高位前行,这样声音就不容易“塌”,这样有利于高低声区发声位置的统一,更有利于声音的控制与流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聲乐的学习是离不开声音训练的,声音训练是基础,就像盖房子打地基,地基打好房子才能盖好。所以,声乐的基础就是声音训练,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声音基础,才能使声音有质感,表现有内涵,才能演绎出动人的歌声。

参考文献

[1]甄立夫.科学练声--提高嗓音的表现力感染力[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2]王跃萍.声乐教学中练声曲的重要性[J].音乐创作,2010(05):160-161.

[3]谢俊平.声乐课中练声曲的选择[J].中国校外教育, 2009(12):159.

作者简介:胡晓瑞(1981—),女,山西长治,硕士研究生,讲师,长治学院,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合唱声音训练教学。

猜你喜欢

声乐方法教学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用对方法才能瘦
教育教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