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吴川“瓦窑陶鼓”艺术初探

2018-05-14赵少英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制作工艺艺术特色

【摘要】“瓦窑陶鼓”是流传于广东省湛江吴川市梅录街道瓦窑村的一种古老而原始的民间打击乐器,属于鼓类乐器中的腰鼓,是吴川民间傩舞“舞二真”“舞六将”的主要伴奏乐器。“瓦窑陶鼓”拥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制作工艺复杂,其葫芦形的鼓面两端可发出“叮”“碰”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其“一鼓双音”个性特色被誉为是“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的艺术品。当代艺人还由此编纂衍生出了“瓦窑陶鼓舞”,使这一民间艺术在新时期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瓦窑陶鼓;傩舞;制作工艺;艺术特色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一、“瓦窑陶鼓”艺术溯源

陶鼓,就是用陶土烧制成鼓框,再蒙上动物的皮革做成的一种鼓,最早见于《周礼》:“土鼓以瓦为框,以革为两面,可击也”的记载。陶鼓的制造,源于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将鼓作为一种打击乐器则始于周代,主要分为土鼓(陶鼓)和木鼓两大类。由于陶鼓有着良好的共鸣,声音雄壮且能传送很远,因此在古代,鼓不仅用于祭祀、乐舞,也用于驱除猛兽、震慑敌人,而且还是报时、报警的工具,被古人尊奉为通天之神器。

“瓦窑陶鼓”是流传于广东省吴川市梅录街道瓦窑村的一种民间打击乐器,属于鼓类乐器中的腰鼓,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悠久历史。据记载,唐代时佛山廖岭的部分居民迁徒至吴川,也带来了佛山石湾陶瓷精湛的制作工艺。由于梅录街道瓦窑村地处冲积平原,陶泥资源十分丰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瓦窑村民几乎人人都会制作陶瓷,村民基本以烧制陶缸、陶罐、陶煲、陶炉以及小型泥塑等为生,是名副其实的“千年陶村”。

对于“瓦窑陶瓷”的起源,瓦窑村民世代流传的说法是以前的祖辈们生活贫困,没有什么乐器及娱乐活动,瓦窑人就将鸭子的软管(食管)洗净后吹涨,再割开粘贴在泥瓶口上,等晾晒干后供孩子们敲打玩耍。这种最初的“鼓”发出的声音并不好听,却启发了能工巧匠的智慧。经过陶瓷艺人摸索研制,最后用陶泥烧制出了腰部细小,两头大小不同,呈葫芦形的陶器(鼓身),再在两头蒙上羊皮,分别用绳拉紧,因其鼓身较长,于是最初命名为“长鼓”。演奏时把鼓横挂在胸前,右手掌拍击小鼓面,可发出具有浑厚共鸣的“碰、碰”声,左边手执小竹棒敲打大鼓面,则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被当地人俗称为“叮碰”。此后每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瓦窑工匠便会进行制作陶鼓的比赛,工匠们不但要比拼制作的工艺水平,还要比赛演奏陶鼓的技巧。这些比赛进一步推动了陶鼓的工艺造型,提升了陶鼓的音质音色。由于这种长鼓主要是用梅录瓦窑村的陶泥烧制而成的,故称之为“瓦窑陶鼓”。

作为岭南红土风情和地域文化艺术的优秀创造,“瓦窑陶鼓”以其质朴、粗犷、豪迈的特质,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代代相传至今。

二、“瓦窑陶鼓”制作工艺及艺术特色

由于吴川市梅菉街道瓦窑村地处冲积平原,土质具有粘性,是生产陶瓷的好原料,烧制出的陶瓷素以质地细腻、坚固耐用而著称。“瓦窑陶鼓”的制作工艺非常复杂,其技艺主要以师徒相传或家族传承得以流传至今。制作“瓦窑陶鼓”,先要做好石膏模具,再选择陶泥。制作陶鼓要将高岭泥和低洼泥相结合,以陶泥、瓷泥和黄釉作为陶鼓原料,然后进行炼泥。炼泥就是用脚将勾兑好的泥巴进行反复的踩踏,直至将泥巴“踩透”“踩熟”为止,再将炼泥揉成熟泥,用手工制作成胚。等到陶鼓出模后,再将制作好的龙、凤、云彩等图案及文字粘贴至鼓身上去,上釉后放置院中晾晒若干天,待陶鼓整体变干变硬后,再放入窑火中烧制。窑火温度的控制非常关键,火温太高会令陶鼓变形乃至缩裂,火温太低则会使陶鼓颜色发白,硬度不足且易破碎。烧陶鼓的火温要保持在1000—1200摄氏度左右,外用带孔的陶缸罩住陶鼓来烧,目的是防止陶鼓产生因温差造成的膨胀,保持其原形。在经过三天两夜的窑烧工序后,一只陶鼓的鼓身才算烧制完成。

烧制好的“瓦窑陶鼓”外形似长颈花瓶,整体内空,呈一头大、一头小,中间细的葫芦形状。普通陶鼓长约50至80公分不等,重约十來斤,两头为大不同的空间鼓口。小鼓口直径约17公分,大鼓口直径约30公分,是蒙置革面受击发声的重要部位。腔与小头部分,除了具有共振与扩音作用外,在佩挂演奏时还起着平衡作用。将鼓口两头蒙上羊皮后,辅以用铁圈或绳子把两头鼓面的羊皮绷紧,便成为了陶鼓。陶鼓的鼓口与鼓底之间用绳子拉紧,绳上系有小结,还具有调音的作用。演奏时将陶鼓用绸带背挂在胸前,右边用手掌拍击小鼓面,可发出雄浑而富有共鸣的“碰”“碰”声,声音偏低;左边手执小竹棒敲打大鼓面,发出清脆悦耳的“叮”“叮”音,声音偏高。鼓手的左右手交替拍击鼓面,就会发出“叮碰叮”“碰叮碰”“叮叮碰碰”“碰碰叮叮”等不同的声音,因此当地又将“瓦窑陶鼓”俗称为“叮碰”。“瓦窑陶鼓”虽然外表看起来简单古朴,实际上一个陶鼓完成,从制模、选泥、炼泥、雕花、上釉、晾晒、烧制、蒙皮、调音等,需要经过38道工序纯手工制作,还需送入瓦窑烧足三天两夜才能完成,且成功率一般只有三成左右。制出的陶鼓,也会因鼓身厚薄的不同导致其音色发生改变,其制作工艺可谓繁琐复杂。2013年11月,“吴川瓦窑陶鼓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誉为“独具中国岭南民间艺术风格”的艺术品。

作为一种原始的民间乐器,“瓦窑陶鼓”汇水土之秀、汲窑火之灵,陶瓷鼓身综合了鼓文化的精髓和陶瓷艺术的韵味,其形、声、意、风,都表现出极强的个性色彩,融合着天然的陶趣,传递着远古的信息。“瓦窑陶鼓”采取了两头鼓口大小不一的葫芦形状,造型古朴优美,创造性地使用了左手持小木棒敲击大鼓面,右手掌击小鼓面的表演方式,使陶鼓具有“叮、叮”及“碰、碰”两种截然不同的音色。“叮碰”之声唱合有致,刚柔相济,阴阳和谐,构成其独有的“一鼓双音”个性特色,极富艺术表现力;由于“瓦窑陶鼓”是用陶土烧制而成,烧成温度高,瓷质坚实而细密,因此,敲击陶鼓使之发出声音的同时,鼓面的振动还可以引发陶器本身的振动声,二者产生的共振强化了陶鼓的共鸣效果,使陶鼓的音质音色更具悠远凝重、清澈透明的特点;加之陶瓷本身具有不怕腐蚀,受力不易变形,耐高温、耐寒、耐磨、抗磁电绝缘等特性,可用于恶劣的环境及特殊工况。因此,在雷州半岛炎热、潮湿、多雷电暴雨的气候条件下,“瓦窑陶鼓”几乎不受环境与气候的影响,能很好地保持鼓声的张力,使其锵锵之声历经沧桑,得以顽强地延续下来。

三、“瓦窑陶鼓”是吴川民间傩舞的主要伴奏乐器

“瓦窑陶鼓”主要为吴川民间傩舞“舞二真”“舞六将”或祭神时的伴奏乐器。傩,即假面跳神,起源于上古时期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是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民间舞蹈,至今仍在我国广大农村流行。

(一)民间傩舞“舞二真”与“舞六将”

“舞二真”作为吴川的特色民间舞蹈,据记载是从明代洪武八年(1375年)留传至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主要在黄坡大岸、振文、吴阳等地流传。“舞二真”表现的是历史人物故事:相传北宋时期,辽国进犯中原,三军主帅康保裔率领手下两名猛将,即传说中的红脸车元帅和黑脸麦元帅,挥戈抗击入侵之敌。后于宋真宗咸平三年(公元1000年),康保裔与车、麦二位将军不幸战死沙场。他们殉身为国的精神,不仅为老百姓所称颂,而且还感动了上天。玉皇大帝即封康保裔为“主帅道果无漏真君烈天福德真衣康皇仁恩大帝”,车真君为“地祗承天车元帅”,麦真君为“地祗副司麦元帅”,民间百姓尊称车、麦二将为“二真君”。此后每逢农历正月初八至十五元宵节期间,在大岸村等地都要举行隆重的“舞二真”傩祭活动。

“舞二真”是双人舞,由两名男性舞者分别扮演二真君。“车真君”头戴红色黑须面具,身穿红色绣图元帅服,手执刀;“麦真君”头戴黑色黑须面具,身着黑色绣图元帅服,手执钺。二真君佩戴的面具是以整块樟木雕刻而成,有着中原傩巨目、僚牙、巨鼻的明显特点,造型粗犷狞厉,色彩鲜明和谐。在祭祀表演中,“车将军”和“麦将军”跟随在康皇神像后面护驾,每到一个“摆盅”祭祀处,便伴随着《洛神调》音乐,按祖传的七十二句口诀和动作套路,挥动着手里的大刀与钺,依序起舞。二人的动作和道具执法完全相同,面对面犹如对镜起舞般做出相对称的动作。演员们马步平稳,身形一致,傩舞风格古朴庄重,气势威武,表现出正直刚毅、除邪护正、引福归堂的英雄气概和良好祝愿,酬神娱人,是当地傩祭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舞六将”是吴川市保留较为完整的古老傩舞,流传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盛行于吴川市的博铺镇,是当地乡民为辟邪驱灾、娱神娱人的重要活动。“舞六将”中的“六将”指的是北帝菩萨麾下的赵公明、马华光、关云长、张节、辛环、邓忠六位将军。每逢农历三月初一至三月初三,为博铺镇的“北帝诞”,当地民众沐浴斋戒三天,俗称“三月三”年例。此间到处锣鼓喧天、龙腾狮舞,乡民们用神轿抬着北帝菩萨神像,在头戴面具的六位神将与土地公的簇拥下,进行游神活动。游神队伍每到一处祭祀台,都必须表演“舞六将”。扮演六位大将的村民,分别佩戴六将之面具,身穿盔服、手执兵器,在土地公带领下,巡演舞动。“舞六将”的动作特点,除了共同的基步“踏三戈”外,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性格、动作和套路。土地公手持拐杖,右手摇扇而出,表现老迈龙钟之态;赵公明出场做“举锏亮相”“伏虎”和“斗虎”动作;马华光手持戟上做“倒戟”“刺戟跪斗”;关云长手持大刀上场做“横刀捋须”“拖刀山膀”;张节做“跪斗扫枪”“弓步斜刺枪”;辛环左手捧簿,右手提笔上场做“观簿步”“转身观簿步”;邓忠执斧凿上场做“举斧击凿”“半边月”等。表演时要求动作一气呵成,刀枪刺准,粗犷有力,生动逼真。[1]

“舞二真”和“舞六将”是独具特色的民间传统傩舞艺术,集武术、舞蹈、音乐、美学、雕刻于一体,具有浓郁的原始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是雷州半岛红土地上优秀的文化遗产,于1994年被编入《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广东卷》一书中。[2]

(二)“瓦窑陶鼓”在“舞二真”和“舞六将”中的音乐表现形式

“瓦窑陶鼓”作为吴川独具特色的打击乐器,其古朴、粗犷的音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深受当地百姓的喜爱,成为吴川民间傩舞“舞二真”“舞六将”以及当地祭神时不可或缺的伴奏乐器。

“舞二真”和“舞六将”都是典型的以吹奏乐器和打擊乐器相结合的鼓吹乐伴奏形式。以“舞二真”为例:乐队一般以五人为一个演奏单位,由两支唢呐担任主奏乐器,一支领奏,另一支为之伴奏。“舞二真”开始时首先由唢呐吹奏出响亮、高亢的敬神主旋律,乐曲以密集的十六分音符居多,速度相对较快。两支唢呐或单奏、或合奏,加入打击乐器“瓦窑陶鼓”、小圆鼓和锣之后又成为吹打合奏、吹打轮奏等不同的演奏形式。舞至中段,音乐基本上保持着2∕4拍和4∕4拍的平稳节奏,以配合舞者程式化的叙事表演。以“瓦窑陶鼓”为主的小圆鼓、锣等打击乐器,其节奏简单工整,以齐击节奏型为主,衬托出唢呐清脆悠扬的主旋律,具有铮铮金属之声,富于穿透力。在傩舞的结束部,音乐又重复开始时快速激越的十六分音符,预示着敬神仪式的完美收官。

表演中“瓦窑陶鼓”自始至终控制着整个乐队的节奏,在唢呐和锣、鼓之间起着联系作用,其“碰叮”之声雄浑有力、特色鲜明。吹奏乐器唢呐和打击乐器“瓦窑陶鼓”、锣和小鼓密切配合,互为照应,但又各有空间。乐手们根据舞者的情绪和场上的气氛变化紧密协作,使“瓦窑陶鼓”在渲染气氛、树威助兴,塑造人物形象和精神传达等方面,都充分发挥了其极富个性的音乐特色,成为湛江傩舞“舞二真”和“舞六将”表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由“瓦窑陶鼓”衍生出的“瓦窑陶鼓舞”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瓦窑陶鼓”艺术,经民间艺人、吴川市文化馆退休老干部欧景钦的整理和编纂,发挥“瓦窑陶鼓”作为腰鼓乐器可以边打边舞的优势,在演奏时增加了舞蹈动作,将“瓦窑陶鼓”由传统的傩舞伴奏乐器衍生成为“瓦窑陶鼓舞”,无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都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使此项民间音乐得以更好地保存下来。

经过创编后的“瓦窑陶鼓舞”采用陶鼓配唢呐的形式,表演者全部以男性的集体表演为主,一般由二、三十人组成,其中三名唢呐手担任主旋律的演奏。“瓦窑陶鼓舞”的表演首先由三名身穿绿衣,头戴绿巾,腰扎红绸带的唢呐手,立于场中央,吹奏出高亢悠扬的引子:

随着唢呐手引子部最后一个尾音的结束,几十位身穿黄衣,头扎红布,身挂陶鼓的鼓手一拥而上,伴随着全体鼓手整齐而响亮“咳——”的喊声,表演开始。“瓦窑陶鼓舞”以唢呐为主奏乐器,辅以陶鼓齐奏,其音乐形式属于典型的鼓吹乐。在唢呐嘹亮婉转的旋律声中,鼓手们右手掌拍击小鼓面,左手执小竹棒交替击打大鼓面,一时间鼓乐齐鸣,清脆悦耳的“叮、叮”声和浑厚低沉的“碰、碰”之声此起彼伏、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片欢乐喜庆的节日气氛。

注:为右手掌击小鼓面为左手小木棒敲击大鼓面

“瓦窑陶鼓舞”全体鼓手身挎腰鼓,边奏边舞,时而散开,时而围拢,在表演上强调整体效果,要求动作整齐统一和队形变化多端,极富美感。唢呐声和陶鼓声时而齐头并进,交相呼应,时而一问一答,错落有致。这种舞蹈性的器乐演奏,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舞至高潮之时,鼓手还不时发出“咳、咳、咳”的叫喊声,声音粗犷而激昂,节奏紧促而有力,人人汗流浃背,尽兴方休。

综上所述,“瓦窑陶鼓”是原始陶瓷工艺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们无穷智慧共同创造的结晶,是我国远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岭南地域文化特色。作为一项优秀的民间艺术,“瓦窑陶鼓”独特而古老的制作工艺与艺术特色,对于研究我国民间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湛江非物质文化遗产[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 (16).

[2]南海新闻网. 感受传统,欢腾新春[EB/OL]. [2016-05-28]http://www.nanhaitoday.com/html/2014/xinxi_0717/47689.html.

作者简介:赵少英,女,广东海洋大学中歌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主要从事音乐教学与研究工作。

基金项目: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校团合作”办学视域下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开发研究”(项目编号:2015KJCXXM14)。

猜你喜欢

制作工艺艺术特色
蜂蜜橙皮果脯的研制
永德县乌木龙彝族传统服饰文化的形态特征
对传统紫砂壶制作工艺的研究
过山瑶“鸡公鞋”文化初探
基于女性主义批评视域看《啼笑姻缘》的艺术特色
江西安义糕点印模的艺术特色
浅谈《舌尖上的中国》系列纪录片
《琅琊榜》浅评
田名瑜写景诗的艺术特色
勐准傣族面具的制作工艺及其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