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其培养

2018-05-14励君玉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心理因素钢琴演奏培养

【摘要】钢琴演奏的技术性比较强,演奏过程中要求演奏人员能够对艺术情感进行表达。演奏人员除了具备娴熟的技能之外,还要有一个良好的状态。如果在演奏过程中缺乏健康和平和与放松的心境,就算已經具备了熟练的、娴熟地技术,同样不会取得成功。鉴于此,本文将对影响演奏人员的心里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演奏效果和心里因素的关系进行研究,培养并调节演奏人员自身的演奏心态。

【关键词】钢琴演奏;心理因素;培养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钢琴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心理因素出现的原因分析

(一)钢琴演奏人员本身的心理素质影响

钢琴演奏人员自身所具备的生理条件和心理条件都是不同的,在演奏过程中所表现的钢琴演奏水平和心理调控的能力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部分演奏人员公开演奏时太过于追求完美,自身又缺乏一定的自信,导致心理紧张问题出现,不能充分地对演奏水平进行发挥;但是部分演奏人员在对待观众的过程中,内心却非常平和,可以超常发挥。出现演奏中断现象,很多都是因为演奏者过于紧张,因此,钢琴演奏人员对于心理素质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自身的演奏效果和音乐的表现力。

(二)钢琴演奏人员演奏技艺的影响

当钢琴演奏人员自身的基本功不扎实,不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无论心理素质有多么强大,也只是滥竽充数而已。在练习过程中的准确度和技术准备与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以及把握,是演奏者降低心理压力,对紧张情绪进行消除的重要基础。演奏过程中,钢琴演奏人员要对复杂多变问题进行把握,根据乐曲进程,及时转移并分配自身的注意点,并对各个部位的动作进行调整。可以说,只有演奏者的基础工作有了充分准备,钢琴的演奏者才可以在演奏过程中胸有成竹。

二、钢琴演奏者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加强对紧张心理的克服

对于钢琴演奏过程中紧张心理进行克服的核心问题是指对注意力进行合理地分配,当钢琴演奏人员在注意力上极度失调,会对手指运动与音乐的表达造成影响,进而对钢琴演奏中的连贯性与准确性造成影响。一名成熟的钢琴人员在演奏过程中会集中全部注意力,自始至终保持较好的情感投入,这是钢琴演奏中比较好的心理状态。所以,演奏者要注重对于演奏期间的心理保养,防止生活中的不如意之事刺激大脑,演奏者需要依靠自身的意志与毅力摒弃不良情绪,运用自制力摒弃紧张心理,并及时有效地调整自身的情绪和心态,可以让大脑对不同心理因素展开有效调节并控制,进而实现钢琴演奏的最好状态。

(二)加强训练

演奏人员在舞台演奏的过程中,会展现出自身对于作品的理解,需要非常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演奏者在演奏瞬间一般会发生不可预测的现象对演奏进度造成影响,比如突然某一个琴键不起来,或者是在演奏过程中不小心漏掉了一两个音等多种问题,都是非常多见的。此时,对于演奏者来说是一个考验,要具备坚强的毅力,继续演奏,以免扰乱思路。

(三)在演出之前进行充分准备,对心理负担进行缓解

“艺高人胆大”,演奏者具备娴熟的技能技巧与比较自由的演奏,是其在演奏过程中的基本要求,还是降低心理压力的重要保障。演奏者在准备过程中,演奏人员必需一丝不苟,严肃地对每一个音符和每一组动作与每一种技巧熟练掌握,确保在演奏过程中准确无误。所以,一旦演奏人员步入舞台,就要具备自信和冷静,为成功的演奏做好基础保障。

(四)加强对乐谱的熟记

钢琴演奏前演奏人员就要从开谱和练琴一直到最后的理解和作品感情的升华整个过程,加强练习,尤其是在最后背谱的阶段不能马虎。牢记乐谱可以帮助演奏人员在演奏过程中更加自信。

背谱过程中要认真地对谱子逻辑结构以及和声织体进行了解和分析,通过对多个感官的运用背记谱子。背谱时仅靠手指本身的机械性记忆是不能获得较大的效果的,会导致演奏人员出现紧张情绪,并发生“断片”现象。

三、结束语

优秀的钢琴演奏表演不只能够对演奏人员自身的演奏能力以及艺术修养进行反映,还彰显了音乐的综合素质,相关人员要用顽强的和坚韧的心态不断努力,并用一种勇敢地和自信地心态演奏每一次演出,要用平和和洒脱的心态对待演奏结果,将胜不骄和败不馁落实到实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有助于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沈锐.浅析钢琴演奏的心理因素及其培养[J].黄河之声,2018.

作者简介:励君玉(1983—),男,无锡,硕士研究生,讲师,南京晓庄学院音乐学院,研究方向:钢琴与伴奏。

猜你喜欢

心理因素钢琴演奏培养
视唱练耳在钢琴演奏中的实践应用探讨
网络技术对钢琴演奏的影响
钢琴演奏中心理控制的作用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因素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及措施
创新教学模式 培养学习兴趣
鞍山市高中学生足球运动技术学习影响因素分析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