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学徒制中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2018-05-14左怀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徒培育岗位

左怀霞

[摘 要] 人才培养是现代学徒制推广的重要原因,以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基础,结合近年来现代学徒制的应用特点,通过了解教育事业发展情况,明确现代学徒制中人才培育的方案和内容,以此为社会发展提供综合型人才。

[关 键 词]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98-01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表明,实施校企合作招生、合作培育的现代学徒制试点,提出相关完善政策,促使校企一体化育人系统得以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教育事业实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发展目标提供依据,这对新时代培育人才的工作而言具有重要影响。

一、明确人才培育的目标

学校在设计培育人才目标时,非常关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的“三位一体”发展的内容,由此在教学中落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的工作需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关注学生理论知识的培育;(2)关注学生操作技能的培育;(3)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

二、分析人才培育的形式

学校的学生学制通常情况下分为四年八个学期或者是三年六个学期,由此在推广现代学徒制、设计人才培育方案时,需要设计“2+2”或者是“1.5+1.5”的形式,也就是学生在入学后的六到八个学期里,在前阶段的教学工作中,企业要通过课程的设计参与人才培训工作,之后的教学工作需要以企业师傅培训为重点,学生通过部分实训课程的设计参与人才培训工作,以此确保企业融入学校教学中,学校教学进入企业工作中,这样培育人才的形式有助于为学生明确未来自己的岗位定位和工作责任。

三、设计岗位所需的课程体系

现代学徒制的重点是为了引导学徒将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引用到实践操作中,促使理论知识得以现实应用。由此,在设计人才培训方案时,需要明确企业岗位所需的要求,如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精神等,并落實到人才培训的工作中,促使学校课程系统和企业岗位标准得以全面发展。也就是结合人才培育方案明确培育方向和就业岗位所需的各项能力,构建“通识教育课程”+“职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等内容。[1]

四、构建专业能力过硬的“双师”教学团队

现代学徒制推广的“校企双元育人方案”也就是说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基础能力都通过学校教师的指导进行学习,学生的职业岗位实践操作和技能需要让企业教师进行教学。由此,在培育人才时,需要学校教师构建正确的教学观念,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企业也要提供高素养、技能硬的师傅进行工作经验的传递。当然,在教育学生之前,学校和企业需要对“双师”的各项能力和综合素养进行考察,并在未来的教学中进行管理。

五、选择合作意向强的企业

企业全身心参与是现代学徒制成功的基础。企业全面参与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企业参与的深度,也就是说企业在哪些方面、依据什么形式参与到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育工作中。如,企业是否融入现代学徒制的规定设计工作中、是否参与培育方案的设计以及学徒考察评估工作的设计等。在现代学徒制相关方案设计中,企业的建议是否可以得到全面展现等。另一方面是企业参与的广度。也就是说,多少企业或者是多大比重的企业设计了学徒岗位。这是评估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育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如,在国际上受到赞扬的德国,企业落实的学徒人才培训比例非常大,可以达到百分之二十五。由此,学校在推广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需要选择意向强的企业,并明确与企业合作发展的方向和内容。

六、考察和评估现代学徒制的落实情况

在设计现代学徒制规定的背景下,需要构建以目标考察和发展性评估为中心的学习评估系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对学生的评估,需要结合学校和企业的见解,全面落实到现代学徒制培育人才的各个实践学习活动中。在设计的考察系统中要包含考察实践、参与者以及考察的内容和步骤等。

考察实践也可以引用分阶段考察的方案,在每一次岗位实习结束之后进行考察工作。考察工作者可以选择专业的教师或者是能力强的企业技术人员参与,一起对学徒的学习情况进行考察评估,保障最终信息的有效性。考察内容包含三点:(1)学徒在每个岗位实习阶段的实习观念和实习能力等;(2)学徒在每个岗位中的理论知识掌控情况;(3)学徒在每个岗位实习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考察的步骤可以设计以下几点内容:(1)学徒自我评估;(2)学校教师结合实习大纲对学徒进行理论知识考察;(3)企业引导教师和师傅对学徒实施实践操作技能的考察;(4)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引导教师和师傅合作对学生实施综合性考察,并明确最终的岗位实习成绩。[2]

总而言之,现代学徒制是一种符合新时代发展所需的育人教学形式,有助于展现高校和企业的影响力,使其应用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更好地实施人才培育工作。现阶段,高校在推广现代学徒制时已经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政策依据,但在实践操作中还存在很多无法控制的情况,影响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但其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形式,在未来发展中占据的优势还是可以预计的。

参考文献:

[1]张雅美.现代学徒制导向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6.

[2]雷成良.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学徒培育岗位
今日菜色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如何处理好干与学的矛盾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