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宁夏的京剧艺人

2018-05-14吉喆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秦腔艺人京剧

【摘要】京剧自从民国时期就传入了宁夏,与当地的历史人文进行有效结合,并逐渐发展,并以其独特的艺术文化感染力危及到了已经形成了流行于银川等地的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等相关班社,影响颇为深远。并且诸多艺人开始改学京剧,逐渐形成了京剧与梆子“两下锅”并存的演出模式。在20世纪初期,随着京津等地的名角来到宁夏,发展至此,京秦合演的局面逐渐形成。相比较而言,京剧的表演模式与名角的相互配合,就其演绎程度上来说,大益于秦腔的剧目发展和相关技艺的精进,流寓宁夏的京剧艺人,对京剧在宁夏的传播以及秦腔的进步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宁夏;京剧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一、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纷纷改演京剧

在20世纪初,京剧最为流行,那时候以谭鑫培老先生为支柱的老生代表颇负盛名。又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旦角兴起正酣,各京剧名角都纷纷编演新题材的喜剧,逐渐形成了基于北京为中心的京派和以上海为代表的海派,在当时,京剧的数量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望其项背的地步。但是,相对于地处偏僻的宁夏地区,确实没有受到京剧影响力的巨大感召,在当地,最受群众喜爱的依旧是山西梆子。可是,随着当地名角十二红的因病去世,山西梆子也渐渐处于没落状态,于是造成了很多艺人连自身温饱问题都难以为继,他们为了生存,于是就加入了河北梆子社团,一直到了民国时期,因为京剧的兴起和市场的需求,这些艺人又纷纷向京剧开始靠拢。于是,在这一大环境的背景下,京剧逐渐开始走入了宁夏当地人的视线之中。一直到了民国十年,这种“两下锅”存在的但是比较有声望的艺人就达到了四十多位,其中,以主演京剧为主的几大宗师级人物,他们都是在民国初期前后来到了宁夏,从而为宁夏戏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初期阶段,虽然京剧进入了宁夏,但并没有掀起多大的风浪,那是因为当时缺少这类的相关演员,所进行演出的地区也仅仅只局限于银川等地,相比较京剧在京城、天津等地发展的势头,宁夏这边也仅仅只是初期起步阶段而已。但是,由于演员主要是山西梆子和河北梆子的原班人马,他们大多是当地观众所熟悉的,因此吸引观众的主要是京剧与梆子的唱腔不同而已,这也就在侧面反映出京剧唱腔已经在当时形成了燎原之势。即使是在宁夏这样偏远的地方,京剧还是能够凭借其独特之处站稳脚跟,获得一席之地。由此可以看出,京剧在宁夏等地还是以秦腔为主要演出形式的。[1]

二、京剧艺人盖连仲对宁夏戏曲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在这一段时间之内,虽然说流寓宁夏的戏曲艺人有很多,但是要论到其中是以唱京剧出身的,然后又前往宁夏,对当地的戏曲做出最大贡献的那就只有一人,也就是针对盖连仲来说的,她自身形象良好,高大威武,而且他曾经多次来到宁夏进行慰问演出,并在以后的日子里安居于此处。在短短的几年中,不仅在新华舞台为观众献艺,在极大程度上扩大到了京剧在宁夏多个地区的传播影响力。虽然在当时,戏班仍以河北梆子和评剧为主,但京剧已经可以在当地有一定的立足之处。盖连仲出身于梨园世家,也是寧夏京剧艺人当中只唱京剧的唯一一人。并且他所表演的关羽、孔武有力、巍峨高大、神形兼备,能够和陕西的刘金元、甘肃的郭荣并称为西北地区的“活关羽”,并且盖连仲为此三人之中的榜首,可想而知他的演艺精湛,一定是有其过人独特之处的。他在舞台表演中往往会向观众们展现他的拿手绝技,一是脚下徐徐如风,在台上疾驰的时候干净稳重,丝毫不拖泥带水,在表演的过程中能够给台下的观众带来一种视觉般的极强震撼,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鸣。根据相关记载,他在当时表演京剧《白马坡》的时候,尽管所穿的靴子沉重,但是他在勒马三加鞭后的一个箭步飞跳上桥,整个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张弛有度,身法自然简直就是令人大开眼界,观看者往往在观看的过程中拍案叫绝,惊叹不已。二是他所扮演的关公形象,在扮演关公的时候所使用的兵刃,无论是从重量还是体积上都远超过同行所使用的同种武器,而且在使用的过程中挥刀自如,刀法准确而迅猛,由此可以看出他功力之深厚。每一次看他的表演的观众都多次赞叹盖连仲演技的精湛和震撼,也从无形中为京剧艺术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

三、梨花大鼓艺人王子君对宁夏京剧的贡献

根据相关权威性文献记载,民国中后期的时候,宁夏京剧曾经一度出现中兴的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既包括京剧在宁夏发展的历史缘故,同时也是因为流寓宁夏的梨花大鼓艺人王子君的不断努力。王子君本是天津梨花大鼓的艺人,20世纪初期来到宁夏,在当时,梨花大鼓还没有走进宁夏观众的视野中,而在当时京剧和河北子是最为观众喜爱的两个主体。在经过一系列尝试和分析后,王子君毅然决然地在当时选择从曲坛转向戏坛发展。并且在当时,她和人结合组成资深戏班,着重培养京剧艺人,促使宁夏京剧在20世纪3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京秦合演的繁荣局面,同时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京剧在宁夏地区的传播和发展。她对宁夏戏曲的主要贡献体现在以下方面。

花巨资办立京梆专业学校,以培养京剧伶人为主要目的。为此专心致志,几十年风雨始终如一,并且在日后教出了许多颇负盛名的弟子,成立月华社,其中就以王月楼为主要代表。王月楼是宁夏当地人,她肯吃苦,为学京剧肯下功夫,最终凭借不断努力崭露头脚。要知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王月楼还被邀请进行专门登台演出。也正是因为王子君在宁夏戏曲界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并在以后成为宁夏京剧的中流砥柱,在这前后二十多年的时间内,也正是宁夏京剧中兴的关键时期。通过她对相关人才的培养,使得京秦两地的戏曲无论是京剧还是秦腔都得到了极大程度的发展,并在发展中逐渐优势互补,对宁夏京、秦两个剧目的发展做出突出了贡献,而这些京剧演员能够出现在宁夏戏曲的舞台上,其中王子君起到了关键性作用。[3]

四、京秦合强与盖宝义

在1938年,宁夏出现了历史中的京秦合作,戏码主要是还由京秦演员相互配合,这一演出模式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当地观众的热烈反响,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京秦艺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在此之后,因为一些历史原因,当地的戏曲界经过不断的重组整合发展,出现了以京秦戏曲的核心人物,其中最为有名的当属盖宝义、王德胜等组成的一个京剧共和班,后改名为义顺合。演出的地点仍旧是以新华舞台为主,并且接纳了王子君、张久安、王月凤、宋占元等一批优秀老艺人,使得京剧和秦腔在很大程度上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繁荣荣局面,得到了更好的发展。[4]

总之,通过对民国时期流寓宁夏的京剧艺人们的演出成就来看,京剧在宁夏发生,并在传播过程中得到中兴,也主要是这些流寓宁夏京剧艺人的功劳。然而当这些艺人在之后的时间内,又因为其他一些原因远离舞台后,宁夏的京剧发展又渐渐趋于平淡。之所以会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宁夏京剧从始至终没有能培养出一群专门有针对性的观看观众,也没有对京剧演员在培养方面作出具体的规划。但是,不能就此否认这些流寓宁夏的名角,不单单是将京剧的传播从塞上江南传播进了宁夏,而且在宁夏名角的相关传授和引导下,对宁夏秦腔的各种剧种中的唱腔和剧目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对后来秦腔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文娟.对宁夏秦腔艺术保护与传承的若干思考[J].艺术科技,2017,30(12):165.

[2].秦腔又添两朵梅花[J].当代戏剧,2017(04):82.

[3]武宇林.宁夏地方文献中的秦腔记载[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04):107-109.

[4]周仕华.宁夏秦腔与陕西、甘肃秦腔的亲缘关系[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31(04):168-171.

作者简介:吉喆(1988—),女,民族汉族,云南省昆明市,宁夏大学音乐学院,助教,硕士,研究方向:大提琴演奏与教学、中国近现代音乐史。

猜你喜欢

秦腔艺人京剧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京剧人设》
我的秦腔半生缘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朝三暮四
艺人指数Top10
花灯艺人
群众自发组织演唱秦腔悼念陈忠实先生
猴子杀鸡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