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提问小议

2018-05-14赵喻龙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语言思维课堂教学

赵喻龙

[摘 要] 课堂提问即教师有目的地设疑,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老师提问要充满信任感,提问时要向学生投以亲切的目光。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信任、鼓励和一片爱心。提问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学生回答错的问题,要循循诱导,耐心纠正,尽量消除学生紧张、自卑的心理,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搞好课堂提问对提高师生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 课堂提问;课堂教学;方式;技巧;思考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159-01

课堂提问以下简称“提问”,即教师有目的的设疑,引起学生积极、定向的思考。它是教师的常规武器,是一种运用频率高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大量地运用这种方法,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性。

一、提问要有明确的目的

复习旧知识,进行前提目标检测是目的;引发思维,导入新领域是目的;强化重点,引起注意是目的;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是目的。凡此种种,教者提问前就要明确,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提什么问题,设计此问题要达到什么效果,学生对该提问能否接受,是否能激发他们解疑的兴趣。这些都要做到胸中有丘壑。

二、提问要注重要求

艺术性、科学性的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犹如画龙点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这就向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1)要简明扼要。教师的提问不能含混不清,模棱两可,不要范围过大,过于抽象化。(2)要有针对性,围绕设计的教学目标,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为顺利实施课堂教学作好铺垫、创设情景,教者提问要有的放矢,要针对问题的难易程度选择不同类型的学生回答。(3)要有层次性。学生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等方面是不一样的,教师要善于把一个问题由浅入深地分成几个层次,采用递进的方法从简到繁,由低到高,要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循序渐进地启发学生解惑析疑,让处在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所得。(4)要有诱发性。教师应善于设疑,巧于设疑。利用相关、相联、相承的知识、能力及其事物,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触类旁通地学习知识,形成能力。使学生产生联想和想象,激发他们的积极思维。(5)要有深刻性。提问太简单,过于表面化,显而易见,不能促使学生动脑,甚至会使一些学生产生盲目的从众行为,随声附和,这种提问是没有多大价值的。它消耗了许多时间和精力。教师所提问题,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维空间,要一石激起千层浪,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

三、提问要讲究方式

先提出问题,然后留点时间学生思考,再让学生回答或先点名后提问,这两种方式效果大不一样。仅就思维面来说,前者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进入积极的思考状态,而后者,哪怕是被点名的学生,也处于一种被动状态,同时造成心理紧张,至于余下的学生,大多数则处于思维停止或观望等待状态,静候他人回答。

四、提问要讲究语言的技巧

教师要研究如何把问题提得简洁、明了、生动甚至诙谐,语言要有科学性、启发性,不要含糊,不能产生歧义,尽量避免枯燥、诲涩、生硬的提问,要努力激发学生解答问题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有些教师满堂的“是不是”“对不对”“行不行”等,这实际上不叫提问,是教师的语言疾病。也有些教师所有提问中都含有“思考”一词,是不是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思考”呢?如,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我们国家的首都在哪里,从哪里着手思考,思维过程是怎样的?所以,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具体、要能使答者对所要回答的问题清清楚楚,能从提问的语言或语气语、调中寻觅答问的蛛丝马迹。

五、提问要给学生提供回答问题的信息源

现实教学中,许多教师凭空发问,弄得学生摸不着头脑。最普遍的现象是教学新课时,学生还没阅读教材,教师也不范读或作提示,就提问涉及教材内容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这样,反应能力强的学生,忙于应付,边看教材,边随口答问,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心烦意乱的紧张状态中,长期如此,一种莫名其妙的厌学情绪和不尊敬老师的心理随之而萌发。回答问题是一种信息输出和信息处理过程,如没有足够的信息储存,输出的信息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给学生一定的知识信息和思维信息的积累和储存,是我们顺利进行课堂提问的基础。

六、提问要有宽松的答题环境,老师提问要充满信任感,提问时要向学生投以亲切的目光

和蔼的态度,温和的语言,使学生感到老师对他的信任、鼓励和一片爱心。提问要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对学生回答错的问题,要循循诱导,耐心纠正,尽量消除学生的紧张、自卑心理,切忌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挫伤他们的积极性。提问过程中,板着面孔、逼问的气势、发难的姿态都不利于学生思考。

总之,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搞好课堂提问对提高師生素质都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很多学问值得我们去研究,有很多艺术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挖掘。

参考文献:

[1]王亚娟,吴洪梅.浅析教师在同辈学习法实施中的作用[J].教师,2015(20).

[2]蔡晓霞.启发式教学法在职业院校专科学教学中的运用[J].生物技术世界,2015(6).

猜你喜欢

语言思维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