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唢呐的表演艺术分析

2018-05-14郭秀民

北方音乐 2018年15期
关键词:唢呐表演艺术

郭秀民

【摘要】唢呐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族乐器,唢呐的表演激越、动人,在我国传统民族乐器演奏中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唢呐表演不仅对唢呐演奏者的音准有明确的要求,对表演者的表演形象也有一定的要求,尽量避免刻板的演奏动作和形象,达到流畅的表演效果。在唢呐表演艺术中,需要结合内在演奏与外在表演艺术,以此增强唢呐表演的感染力。本文重点对唢呐的表演艺术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唢呐表演提供借鉴。

【关键词】唢呐;表演艺术;表演特点

【中图分类号】J632 【文献标识码】A

唢呐是我国民间传统乐器的一种,在我国民间演奏较多,在乐队演奏中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唢呐演奏具有非常高的灵活性,在喜庆场合、悲伤场合均能够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唢呐本身音域宽广,对演奏者自身音准的掌握能力要求也相对较高,因此,虽然唢呐的演奏感染力强,但好的唢呐演奏者却“凤毛麟角”。在唢呐演奏过程中,除掌握良好的演奏音准外,还需要演奏者自身拥有较好的演奏能力,提高唢呐在乐队演奏中的烘托能力。[1]需要演奏者在表演过程中注意表演艺术的表达效果。

一、演奏音准的表演艺术

唢呐的音准演奏与掌握是演奏者掌握唢呐演奏技巧的一大难点,是唢呐演奏的基础。演奏期间,演奏者的音准受到气息的控制和限制,正确的呼吸方式是保证气息平稳的关键内容,音准的表演艺术属于演奏者的“内在表演”,观众仅能通过评价“是否动听”判断演奏者的音准水平。因此,唢呐的音准表演需要演奏者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应保证初学者、演奏者掌握正确的呼吸吹奏方法,确保上颚、胸腔充分打开,辅助气流顺利通过,保证演奏过程中正确的呼吸,除内部环境外,演奏者的口唇形态也会影响气流的通过效果,与唢呐簧片振动效果存在直接联系,音准的掌握是演奏唢呐的基础和前提,也是保证唢呐演奏专业性的基础与素养,在唢呐演奏者的培养与表演艺术中尤为关键。

二、形体动作的表演分析

形体动作在乐器表演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形体动作是乐器演奏中的互动内容,能够弥补乐器演奏与观众互动性差的问题,形体动作还能够增加观众对音乐的感知效果,增强乐曲的感染力与吸引力。唢呐的演奏形体相对缺乏,演奏者多数站立在舞台上,相较于其他艺术形式,唢呐演奏的形体动作贫乏,主要通过腿部、躯体动作表达演奏情感,部分演奏者在对自身音准信心不足的情况下,无法兼顾或放弃了肢体动作的表达和表演,这对唢呐演奏的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观众在台下的视觉体验较差,无法通过演奏者的肢体动作带入到乐章当中,对唢呐演奏造成影响。为保证唢呐演奏的效果,形体动作的表演艺术不可缺少,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通过肢体动作随音乐变化、行进,使观众在听觉享受的同时,提高观众的视觉体验,多渠道表达音乐富含的情感,在肢体表现中,唢呐演奏者不可过分程式化地摆动肢体,而是在演奏过程中加入自身对演奏内容的理解,与乐队合作的时机等,不但将唢呐表演艺术活化,还需要增加对演奏整体的配合效果,达到视听一体、和谐的效果。[2]

三、增加自身对乐曲结构的理解掌握能力

唢呐演奏的表现形式相对缺乏,对唢呐演奏者的表现能力要求较高,除外在的形体表演艺术外,真正打动观众的好表演还依赖唢呐演奏者对乐曲的理解,演奏者对表演内容越熟练、对乐曲感情的共情能力越强,演奏者的表演效果就越好,表演能力也随之提高,观众对乐曲美的感受也就更加直观。因此,在表演前,唢呐演奏者除熟悉乐曲外,还需要对乐曲的情感内容进行理解,并将对乐曲情感内容的理解效果作为唢呐表演的一项内容,提升自身对乐曲的感知能力,将唢呐演奏看作是音乐的表演,避免演奏者将唢呐表演看作是机械性、程式化的“操作”,提高演奏的艺术性与表现力,提高感染性与感染效果,观众能够通過演奏者的共情与感情表现,提高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与感知层次,增加观众更深层的视听体验。

四、建立自身的演奏风格

在保证音准,拥有丰富的表演能力外,还需要建立自身的表演风格,唢呐演奏具有形式多样、表演风格突出的特点,在演奏过程中,演奏者应避免千篇一律的表演风格,将演奏表演融入自身的风格与特点,保证演奏准确性的同时,增加演奏者自身对乐曲演奏的理解。保证情感的充沛,增加演奏能力与水准,多数唢呐初学者选择“模仿”视频、教师的演奏风格,但随着演奏逐步成熟,演奏者应对自身的演奏风格进行思考和学习,逐步形成自身的演奏风格。演奏风格能够与演奏艺术共同重新诠释乐曲,为观众带来新鲜的视听体验,并增加演奏者的个人特点,避免由于模仿、没有特点导致观众失去对唢呐演奏的认识点与记忆点,增加唢呐表演艺术的渲染能力。

综上所述,本文对上述表演艺术进行了简要分析,认为在表演基础上,表演能力、理解能力与个人风格是提高表演者表演艺术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李树鹏.探究唢呐演奏在二度创作中技术的把握[J].艺术评鉴,2018(10):51-52.

[2]袁茵.砀山唢呐与沛县唢呐艺术特征及发展历程比较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3):21-24.

猜你喜欢

唢呐表演艺术
民族器乐唢呐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
第30届 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第30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颁奖活动
唢呐
唢呐放光芒
第29届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名单
汪星人的《戏精的诞生》,敬请观看
浅析表演艺术的真实性与生活的真实性的异同
唢呐(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