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制下中职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2018-05-14冯波赵忠良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1期
关键词:学分制学分专业技能

冯波 赵忠良

[摘 要] 学分制的核心是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时间、选择方式等。学分制的基础是必修课程和大量选修课程并存,思想道德素质、学科课程学分、专业技能实训、生产实习学分、技能证书学分、综合能力提升、文化社团活动、个性发展学分等互为补充。学分制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当前淄博市学分制下中职课程改革还在探索阶段,从所在学校的实践出发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为当前中职校的课程改革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学分制;课程改革;选择;灵活性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2-0044-02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和企业发展的多样化,社会对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往单纯注重课程教育的模式难以培养出适应生产方式变革的技术型、创新型、复合型“工匠”。因此,职业学校多样、灵活、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和学分制更有利于让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践课程成为最适合的一个载体,在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学分制课程改革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学分制是以学分为单位计算学习量的教育教学制度,是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余地的教学管理制度。学分制的核心是选择专业、选择课程、选择教师、选择时间、选择方式等。学分制的基础是必修课程和大量选修课程并存,思想道德素质、学科课程学分、专业技能实训、生产实习学分、技能证书学分、综合能力提升、文化社团活动、个性发展学分等互为补充。学分制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它既能满足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又能满足企业和学生的特殊需要。

现阶段学分制下的课程改革应包含哪些内容呢?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生在校三年取得的总学分由思想道德素质学分、学科课程(含实训)学分和个性发展学分等部分组成,具体规定如下:(1)思想道德素质学分。学生思想道德学分的考核,由学生处依据《学校学生全项管理千分制考核方案》,组织班主任按学生得分多少实行鼓励性评价。(2)学科课程学分。以课程在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周课时数为主要依据计算学分,周课时数为该学科的标准学分数,模块学分折合周课时计算,或18学时记1学分。学科课程学分由教务处组织任课教师按考核成绩高低实行鼓励性学分评定,90分以上记1.2标准学分;80~89分记1.1标准学分;60~79分记1标准学分。(3)生产实习学分。见习实习每周计1学分;顶岗实习计20学分,按学生实习出勤、工作表现、工作质量等情况,由实习企业和实习指导教师评定记分,以学期为单位结算。(4)考取技能证书学分。包括岗位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专业技能证书等,按级别计相应学分,证书可累计记分。(5)个性发展学分。包括奖励学分及参加其他社會实践活动学分。奖励学分是对学生学习的更高要求,可以通过参加各种竞赛获奖、考取规定以外的技能等级证书等途径取得。其他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学校开设的选修课程、社会实践、公益劳动、军训、入学教育、毕业教育、社会调查、社团活动等,每周(或18学时)计1学分。

如果学生某门必修课考试不合格,经补考也未达到合格标准,可以减半计学分,所欠学分可以用其他方面取得的学分来替代,如参加教育部门组织或认可的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技能大赛和文艺、体育等竞赛获得的奖励学分。这样一来,一方面,学生有了一个个阶段的学习目标,学习积极性容易激发起来;另一方面,学生不必过分拘泥于不感兴趣、学不懂的知识,而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深入探究,对自己擅长的技能深度练习、争先创优。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学习能力的不同,部分学生如果提前完成规定的学分,可以提前离校就业,而学习能力较差者如在规定时间内拿不到规定学分,可以延后毕业,实行弹性学制。

二、学分制课程改革满足了企业岗位需求

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开设什么。学分制下的课程改革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要想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企业岗位需要的学生,就要有相应的实用课程。目前,中职学校正在构建以“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门化方向技能课程+综合实践课程”为主的模块化中职教育课程体系。这一课程体系,以岗位工作任务为引领,以专业技能培养为课程改革主旨,以专业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模块化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突出“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课程体系构建,体现以工作过程为主线,课程设计实现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入学教育、校内集中实训、顶岗实习、社会实践活动、选修课等作为综合实践课程来建设、实施和管理,纳入专业教学计划。

具体操作我们可以这样来设计,按照每学年为52周来算,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周学时一般为28。顶岗实习一般按每周30小时(1小时折l学时)安排。三年总学时数约为3000~3300学时,折合170学分。

(一)公共基础课程

包括语文、数学、英语、德育、体育、音乐、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与就业等课程,都是国家和省教育厅规定的必修课程。这些课程着眼于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为后继专业课程教学服务,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每18学时记1学分。

(二)专业基础课程

包括专业基础理论和相关学科基础理论,为后续专业技能教学服务,属必修课程。每18学时记1学分。

(三)专门化方向技能课程

包括专业技术理论和专业技能课程。属于必修和限定选修范畴。突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原则上每个专业确定1~3个左右专业方向,每个专业方向设置3~5门专业技能课程。

(四)综合实践课程

包括专业技能选修课程、实习实训、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等,旨在使学生拓展与专业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发校本课程,实现专业结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一致,确保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胜任企业某一岗位或者相近岗位。同时,校企文化交融,设置相应的选修内容和模块供学生选择学习。由于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学生对自己选择的课程会更感兴趣,学习效果会更好。所以,学校和企业共同为学生打造的实用、实际、实践性强、岗位对接紧密、多样化的课程是学分制的关键。

三、学分制课程改革丰富了教学质量评价

学分制课程改革有利于实行多层次、多种类、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学分是计算学生学习质量的单位,决定学生能否按时毕业。构建和完善学分制条件下的课程教学考核体系有利于進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综合评价学生学习的效果,例如,改革考试内容,实行教考分离;改革单一的考试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也能检测教师的教学效果。

学分制课程改革更多地强化了学生的特长,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身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内容,从而接受适合自己和教育和训练。基础知识功底好的学生可以选修有高度、有深度、有难度、探索性的其他课程,从而获得更多学分并充分发挥自身善于学习、钻研的潜能,参与高职升学考试或者考取高级证书等;初中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通过技能训练提高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发挥专业技能特长参与社会实践等方法,补足规定学分。

学分制课程改革对应的教考分离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教务处、专业部实施书面知识考试,第三方技能水平测试等。由此得出的学生学习成绩和优秀率、合格率,既是可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又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客观公正。学分制条件下的教考分离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创造了新的思路和无限的可能。

四、学分制课程改革提升了教师的综合素质

学分制课程改革对学校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多样化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对教师提出了挑战,也增加了学校教学管理的难度。唯有抱定为学生发展着想、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和态度,细心、耐心、热心服务,精心、专心、用心去探索、实践,才能真正地落实和做好这些工作,确保学分制课程改革的效果。

学分制课程改革,对课程要求提高了,对教师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了。教师必须跟上新形势、适应新变化、研究新内容、改进新方法,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教师可以申请展示自己最拿手的活动课程,另一方面也要面对更大的压力和挑战,不断创新、不断挑战,大量吸收,精益求精,才能增强课程和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

学分制课程改革为职业教育增添了活力和魅力。学校改变了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选修课百花齐放,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效果提升。中高职、普通高中与职业教育学分互认、工学交替等为中职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关宇霞,王志洲.学分制下中等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2]俞冬伟,何丽波.选修课:盘活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这局“棋”:以宁波市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分制改革实施工作为例[J].中等职业教育,2011(6).

猜你喜欢

学分制学分专业技能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广东 开办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四个关键问题——基于国际比较的视角》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关于完全学分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