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美声唱法在中国歌曲演唱中的运用

2018-05-14李峥

北方音乐 2018年11期
关键词:演唱美声唱法运用

李峥

【摘要】美声唱法作为现代声乐中必不可少的科学的演唱方法,一直被演唱者及学习者运用和推崇。在平时练习或演唱时被使用的频率极高。因此当中国歌曲与美声唱法结合运用时,会在较大程度上提高演唱质量,并进一步推动中国歌曲的弘扬,声乐的发展。本文则就美声唱法在中国歌曲演唱中的运用做出相应的简要的阐述,以此为声乐学习者及相关行业人员提供一些可借鉴的方法。

【关键词】美声唱法;中国歌曲;演唱;运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一、了解美声唱法:特点

美声唱法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技巧性。技巧方面,美声唱法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与特殊时代背景相映衬,美声唱法不同于其他唱法,主要特点在于:有着深厚气息,宽广音域,收放自如,穿透力强而浑厚自然的发声。它巧妙运用胸与腹的肌肉群间的碰撞挤压的呼吸方法,创造出完美的音律,巧妙的字符线条,浑厚扎实的声音共鸣。科学方面,不仅可以协调变换真假声从而优化音色,还能减轻声带压力,延长声带寿命。

二、如何运用美声唱法,使其融入中國歌曲演唱中

(一)注意咬字吐字及发声

美声唱法是以意大利发音为基础的。大部分以元音字母及辅音H发音并训练,而这些字母有时不发音。这就不同于汉语的音规则,汉语由声母和韵母组成,注重字尾尾音。所有音几乎都要发出来,中国歌曲通常遵循押韵的方法,有自己的特色及风格,因此要合理利用美声唱法,改进或避开其与中国歌曲唱法的不同之处。

最重要的是应做到“字正”,即吐字清晰,发音自然连贯且准确。如果遇到速度缓慢的中国歌曲,发音应缓慢连贯而清晰,但同时不能影响旋律的连贯线条。如果遇到速度快的中国歌曲,发音则要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口腔内的动作也要迅速无误。汉语本身具有极强的声韵规律与文字魅力,因此歌词内容不应该残缺不缺,含糊不清。歌唱家在演唱时要做到“字正腔圆”,以此传播中华艺术之美,传承源远流长的中华美感。用清晰的吐字发音向外界传递信息与能量。在运用美声唱法的发音技巧同时不失中国歌曲的原汁原味。

(二)注意声音及气息的运用方法

发声的基础是气息,气息好坏决定了声音好坏。美声唱法要求将气息吸深以支撑声音发出,并为日后技巧加深加大做好铺垫。不同歌曲对声音有着不同要求。例如在演唱速度缓慢歌曲时,要求声音细腻含蓄,充分表达情感。在演唱深情且气势恢宏的歌曲时,根据情境决定声音的豪迈奔放,浑厚结实,连续而不失韵律。在演唱花腔歌曲时,气息均匀,声音灵活多变,富有弹性。在演唱极具民族气节与特色的中国歌曲时,如《江姐》,应适时加入哭腔,抖音和美声唱法的共鸣技术。突出人物特点,用声音描述江姐曲折坎坷的人生,渲染出对所歌唱人物的情感。将抑扬顿挫的腔调唱法,甚至是中国传统戏曲民歌的唱法与美声唱法结合,突出声音美感。在美声唱法教学时,通过对学生及演唱者个人的声音特点,应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歌曲进行演唱与系统练习,以此达到自身声域的最高点。

(三)把握中国歌曲的韵味特色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歌曲与外国歌曲也有极大区别。歌唱技巧固然重要,但失去韵味就等于失去了灵魂。因此,深度解析所唱歌曲,了解其背景环境,所述目的,人物特点等才能真正把握歌曲韵味。例如中国的南北差异会影响歌曲风格,那么把握这其中的不同可以让演唱者的歌声深入人心,充满韵味。北方的歌曲大气阳刚,南方的歌曲温婉悠然。演唱者若能尊重此差异,则传统文化,中国声乐都可以更进一步。

(四)注意共鸣的运用

共鸣是美声唱法的主要特点之一。分为头腔,口腔,胸腔三种共鸣腔体。各种腔体应同时运用,分出主次。但由于中国歌曲风格特点不同,共鸣的方法也因曲而变。例如在歌唱《满江红》这种气势雄伟宽广的歌曲时,应以胸腔为主,其他为辅进行共鸣,如此才能表现出其雄伟恢弘。

三、总结

我国大多数声音从业者都接受过美声唱法的训练,但真正能将其与中国歌曲融合运用者甚少,因此美声唱法与中国歌曲演唱中的运用仍是一大值得思考研讨的论题,应该在继承中华传统唱法,精髓的基础上,合理适当运用美声唱法中的声音气息,吐字发音,共鸣的技巧。发挥中国歌曲魅力,提高演唱家歌唱水平,推动中国声乐艺术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雪梅.如何运用美声唱法演唱中国歌曲[J].音乐时空,2014(01):91.

[2]余多.美声唱法在中国歌曲演唱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3(12):180.

猜你喜欢

演唱美声唱法运用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宋词演唱走入课堂之初体验
声乐教学略见
演唱者要善于发现美创造美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