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出发 以小见大

2018-05-14沈霞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2期
关键词:高三作文教学

沈霞

[摘 要] 高三作文教学是语文备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这一环不仅是对学生十余年语言学习的系统性整理和巩固,更是学生高考前的“临门一脚”,内容多、难度大、时间紧、任务重。从小处落笔,以小见大,以点带面,逐步完善高三的作文教学。

[关 键 词] 高三;作文教学;“微元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05-0046-02

一、研究缘起

(一)师之彷徨

工作十余载,每每谈及作文教学,我都深感彷徨。彷徨之一:作文教材没有。每次问问前辈,他们摇摇头,耸耸肩,你愿意怎么教,就可以怎么教。没有一套系统的作文教材指导,顿感前头一片昏暗;彷徨之二:作文考题内容不定。从最初的话题作文,到后面的寓言故事,再到后面的小说阅读谈感受,最后又回到材料作文上。没有规范的作文考题,每次学生考完,都是一脸茫然;彷徨之三:学生的学情令人担忧。他们写出的作文经常文體杂合,内容散乱,不知所云。

(二)生之盲目

职业高中的学生,刚刚进校时,就觉得读了职高,学习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于是,他们认为语文课不用写作文。一旦布置作文,现场哀声一片。不想写、不会写、不要写等负面情绪一大堆,所以他们对作文是深度惧怕,不愿深究的。我曾经做过一次写作情况的问卷调查,其中一项就是“目前写作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数据显示,缺少合适的写作资料,没东西好写,是大家面临的最大问题;材料都不懂,不能准确地审题,是大家存在的第二大问题;部分学生认为,他们的作文写不出新意,文章平淡无奇,索然无味;少数学生认为,他们有提笔忘字,不知如何写开头、结尾等问题。

二、研究初探

以小见大——寻找作文教学中的“微元素”。正所谓“水滴石穿”,一步一步地积累,从小处落实,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高三教学是围绕高职考的知识点,一个一个突破,一轮一轮地复习。那么,我们的作文教学怎么办?难道就是大型考试时,学生临阵磨枪吗?我觉得高三的作文教学可以从小处出发,以小见大:寻找作文教学中的“微元素”。

“微元素”的内容很多,重在发现,重在挖掘。“微元素”的特点是小而散,需要积累,非一时一地可以完成。

(一)生活中的“微写作”

写作源于生活,一个人如果要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就需要细细地品味生活。生活中的细微事件,可以触动写作的灵感。除了考试类的写作,学习生活中还存在着大量的实用写作活动:作业中的简答题要写、读书中的评点批注要写、平时的日记周记要写、QQ里面的“说说”要发布等,都可以作为微元素写作素材。

(二)实践中的“微教学”

为了落实学生生活化写作的理念,进一步指导学生写作,我专门在一个特定的时间,进行特定的作文教学,教学的内容细微化。知识点大概是6~10分钟。内容来源三个渠道:一是教师根据经验制定小课件,二是教师用视频录制微课,三是用录音录制音频节目。

(三)视频中的“微素材”

开展“微视频”微赏评选活动。老师精心选择微视频,分类、分阶段呈现,学生就视频信息,或选用有价值的镜头用描写再现,或重新整合相关细节夹叙夹议,或对视频的主题继续深化,或对视频艺术手法进行鉴赏等。

(四)书本中的“微经典”

利用业余时间,落实课外阅读、课外练笔。选择好书籍,让学生有选择性地摘抄、评论、模仿。我主要安排在两个时段:(1)每周一晚自修,用第一节课来摘抄经典、评论经典。第二节课让学生将摘抄本互换,并在上面添加评论。让一个微阅读去影响第二个人,甚至第三个人。一周一次,一个学期可以积累18篇自己的小摘抄。(2)周末微阅读。周末放假时间,安排学生去阅读书籍,观看电视。然后在原创本上写下阅读感受。

(五)批改中的“微指导”

每一次的考试作文、每一次的训练作文,老师都需要集体讲评和单个指导。集体讲评,步骤如下:(1)宣布本次作文得分情况。(2)正确阅读材料,划关键词,找主题。(3)学生在黑板上列出可以写的主题。(4)老师引导关注重点,互动明确材料主题。(5)给出得分的标准。(6)小组互相传阅,再次找出得分及失分处。(7)派代表读好文、品好文,读差文、析差文。单个指导,步骤如下:(1)指出问题,抛出问题。(2)给出思路,重新写过。(3)老师再次修改,互相交流。(4)学生最后定稿。

(六)比赛中的“微尝试”

这些年,我一直借助全国文明风采大赛来指导学生作文,在比赛中,他们可以赛出自己的风格,写出自己的文章。我将学生的作品打印出来,做成一个文集,然后请后面的学弟学妹们修改学习并加以模仿创作。

三、效果展现

(一)教师的备课及写作能力增强

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以往,提起作文教学,就是满脸茫然,不知从何教起。现在通过调查和研究,以及实际操作,我的作文教学慢慢地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路。看似山穷水尽,但是只要肯花心思,愿意研究学情,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那就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微写作”拓宽了写作的外延,增添了作文的生活情趣;“微教学”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将作文教学系统化、多元化;“微视频”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界,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输出能力;同台竞技,更是对自己功力的挑战,比赛指导可以逐步积累作文教学经验。

(二)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

正所谓“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本次积极探索,收益最多的还是学生。在写作“微指导”中,有一个叫李××的女孩子,通过我的作文指导,她写了三遍考试作文。明确了写作思路,学会了添加材料,增强了写作信心。学生也不再惧怕作文,而是开始探索作文。以前的作文成品,我以班级为单位形成作品集,学生人手一册。这样的原生态作品,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又可以在上面继续创造价值。学生不仅仅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他们通过生活化的“微写作”和书本中的“微积累”,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文化素养,写作能力在逐步提高。

叶圣陶先生曾说:“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我发现,在作文教学中,逐步将这些“微元素”落到实处,我就能渐入佳境;如果,学生能够将之形成学习习惯,那么他们就正如叶老所说: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属于自己的正确知识和熟练能力!

参考文献:

张中行.作文杂谈[M].中华书局,2007.

猜你喜欢

高三作文教学
高三·共鸣篇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我把高三写成诗
高三未了,你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