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梁平区“小麦—榨菜”模式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2018-05-14刘伟刘丽易靖唐世江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品种比较榨菜小麦

刘伟 刘丽 易靖 唐世江

摘 要 小麦是梁平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小春作物。随着旱地耕制改革的推进,“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因经济效益好,在渝东北地区的应用面积日渐扩大。以当地常用品种作对照,开展“小麦—榨菜”模式下小麦品种比较试验,调查不同品种的群体结构、抗性和产量性状等。试验结果:渝麦13号的综合抗性良好,群体结构合理,产量最高,为294.05 kg,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是适宜“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的优良小麦品种。试验还发现产量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表明在“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下,提高小麦产量的首要措施是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关键词 “小麦—榨菜”模式;小麦;品种比较;产量;重庆市梁平区

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9.010

梁平区是重庆市小麦主产区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0.27万公顷,年产量约0.9万吨。小麦作为梁平区重要的粮食作物和小春作物,为区域粮食产销平衡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地小麦栽培以净作、带状复合种植、“麦/玉/苕”套作模式等为主。随着旱地耕制改革的推进,“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因既能提高经济收入,又可确保粮食产量,逐渐成为农户增收的重要手段,在渝东北地区的应用面积日渐扩大。

有研究表明:间套作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的群体生产能力有着很大差异[1],通过边行优势能显著提高产量[2],部分学者开展了套作模式下小麦品种筛选试验[3-4],但针对“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中小麦品种筛选研究鲜有报道。为提高“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的粮食产量和综合经济效益,试验通过比较不同小麦品种的群体结构、抗性和产量性状,筛选出适宜“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的优良小麦品种,为农户科学选种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梁平区紫照乡桂香村10组(E107°94′91″,N30°53′97″,海拔613 m),属遂宁组红棕紫泥中壤土,试验地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等、均匀,四周无荫蔽,前茬为红薯。

1.2 供试材料

参试品种(系)为渝麦7号、渝麦13号、渝麦14号、渝麦15号、渝麦104、渝麦1318、川麥42、II优725组合(品系,下同),以当地常用品种渝麦10号作为对照(CK)。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2次重复。小区面积为79.9 m2,2 m开厢,对等分带,一带种植小麦,一带种植榨菜。

1.4 试验实施

小麦播种前进行晒种、精选,并用三唑酮拌种。2016年11月5日进行试验处理,每小区按1 400窝均匀点播,每窝播10粒种子。667 m2施纯氮7 kg、五氧化二磷5 kg、氧化钾3 kg,其中氮肥的70%作底肥,30%作分蘖肥,磷钾肥随整地一次性施入作底肥。田间管理同一般大田。

1.5 数据调查统计

调查每个品种的生育进程、群体结构、产量构成、病虫害发生情况,并在收获时分小区实收计产。产量数据用DPS7.05进行方差分析和显著性检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育进程比较

不同小麦品种的生育进程存在差异(表1),所有品种从播种到出苗需要6~9 d,其中II优725组合出苗最迟,渝麦14号出苗最早。进入分蘖期需要67~77 d,分蘖期最迟的是II优725组合,最早为渝麦14号。进入拔节期需要93~99 d,最迟为II优725组合,最早为渝麦14号。进入齐穗期需要133~139 d,最迟为II优725组合,最早为渝麦14号和川麦42。所有品种的生育期为171~179 d,最长的是II优725组合,较对照渝麦10号长3 d,最短的是渝麦14号,较对照品种短5 d。

2.2 抗性比较

由表2可以看出,渝麦7号的熟期倒伏程度较重,渝麦14号中度倒伏,渝麦13号抗倒伏,其余品种轻微倒伏。川麦104、渝麦13号、川麦42、渝麦1318的田间整齐度良好,其他品种稍差。条锈病、白粉病、赤霉病、蚜虫在所有品种都轻微发生,其中II优725组合的条锈病病株率为1.1%,其余品种都小于1%;渝麦7号、渝麦13号的白粉病病株率小于1%,其余品种在1%~1.5%;渝麦7号、渝麦14号、川麦104、渝麦13号的赤霉病病株率小于1%,其余品种在1.1%~1.5%;II优725组合、川麦42、渝麦1318的有蚜株率>1%,其余品种都<1%,同时渝麦1318、II优725组合的百株蚜量略高。

2.3 群体结构及产量构成因素比较

由表3可以看出,在基本苗相当的情况下,各品种667 m2最高苗有所差异,其中最高的是对照品种渝麦10号,为30.40万苗,平均分蘖1.6个/株;最低的是渝麦1318,为20.49万苗,平均分蘖0.8个/株,分蘖较少。667 m2有效穗最高的是渝麦13号,为25.29万穗;最低的是渝麦1318,为14.15万穗。穗粒数最高的是渝麦15号,为54.3粒;最低的是渝麦1318,为34.9粒。千粒质量最高的是渝麦15号,为59.21 g;最低的是渝麦13号,为43.48 g。

2.4 实收产量比较

实收测产结果(见表4)表明,渝麦13号、川麦104、渝麦7号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实收产量分别为294.05, 286.55, 285.65 kg,较对照品种分别增产了41.5, 34.0, 33.1 kg,增产率为16.43%、13.46%、13.11%。渝麦13号的实收产量还显著高于川麦104、渝麦7号。与对照品种渝麦10号相比,减产的品种有3个,分别为渝麦14号、II优725组合和渝麦1318,其中渝麦1318的产量最低,为190.75 kg,较对照减产61.8 kg,减产率为24.47%。

2.5 相关性分析

对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表明(见表5):产量与有效穗、穗粒数、千粒质量均呈正相关,其中产量与有效穗呈极显著正相关;有效穗与穗粒数呈正相关;千粒质量与有效穗、穗粒数呈负相关。试验结果说明,在“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下,提高小麦产量的首要措施是提高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

3 小结与讨论

本试验中各小麦品种的田间整齐度、生育进程、抗逆性、产量存在差异,其中渝麦13号的综合抗性良好,群体结构合理,产量最高,其余品种的产量都低于渝麦13号,原因在于品种的群体结构小、分蘖成穗率低、结实率低等一个或多个因素。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的产量与有效穗数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郑建敏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7],说明增加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对“小麦—榨菜”模式下小麦产量的提高贡献巨大,但并未发现产量、穗粒数、千粒质量三者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其原因尚待研究。试验发现渝麦15号前期有效穗数偏低,植株进入成熟期后仍有較多绿色叶面积,考虑该品种有较强的抗衰老和耐高温抗旱特性,从而在榨菜收获后高光效得以发挥,提高了小麦结实率和灌浆强度,促进穗粒数和千粒质量增加,促进增产。

在梁平地区推广“小麦—榨菜”复合种植模式,建议选用小麦品种渝麦13号,其次为川麦104和渝麦7号,但后者成熟期须注意抗倒伏。

参考文献:

[1] 逢焕成,王慎强,蒋其螯,等.麦玉多重复合种植下适宜间套的小麦品种选择[J].耕作与栽培,1998(5):16-17.

[2] 王树林,祁虹,王燕,等.不同小麦品种在麦棉套作模式中的边行优势及产量分析[J].山东农业科学,2015,47(4): 34-36.

[3] 高家旭,蓝天琼,刘成家,等.重庆市开县生态环境下套作小麦品种筛选试验[J].科技致富向导,2015(5):23.

[4] 赵洪玲,焦玉峰,肖杰.稻套麦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比较试验[J].小麦研究,2007(3):10-13.

[5] 郑建敏,李浦,廖晓虹,等.四川冬小麦产量构成因子初步分析[J]. 作物杂志, 2012(1):105-108.

[6] 叶新嫒,毛振荣.淮北地区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 2008(23):204.

[7] 周芳菊, 陈桥生, 张道荣,等.小麦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 :5287-5289.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品种比较榨菜小麦
惊!茶叶蛋之后,我又“吃不起榨菜”了……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涪陵榨菜与二锅头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我娘的榨菜田
宁南山区不同甜荞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比较研究
乌江榨菜靠“正宗”,不靠“三榨”
我的英国朋友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