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援孟加拉国杂交水稻品种生产试验初报

2018-05-14王骞杨勋毅凌佳虎陈香颖王楚桃刘吉忠简明德雷杨聂必焱刘君红

南方农业·上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孟加拉国

王骞 杨勋毅 凌佳虎 陈香颖 王楚桃 刘吉忠 简明德 雷杨 聂必焱 刘君红

摘 要 选择经前两季旱季新品种比较试验评审出的4个有生产潜力的中国杂交水稻品种,以当地主推品种作为对照,在孟加拉国Gazipur、Brisar、Mymensingh、Jessore等地开展生产试验,检验4个我国杂交水稻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性等,结果表明:1)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的分蘖能力与对照品种无显著差异,而有效穗和成穗率均高于对照品种;2)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的后发优势明显,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比对照品种的生育期长5~10 d;3)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穗大粒多,千粒质量大,并且整个生育期未发生重大病虫害,较当地对照品种增产35%以上,增产潜力大,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关键词 中国杂交水稻品种;生产试验;孟加拉国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9.009

孟加拉国国土面积14.757万平方千米,全境85%的地区为平原,东南部和东北部为丘陵地带,河道纵横密布,大部分为肥沃、平坦的冲积平原,海拔1~50 m,非常适合发展农业,但雨季极易泛滥,被称为“水泽之乡”“河塘之国”。据统计,孟加拉国人口有1.59亿(2014年),人口密度1 033.5人/km2(2012年),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孟加拉国为全球第四大稻米生产国,国民以大米为主食,水稻种植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水稻年种植面积1 100万公倾,约占总耕地面积的75%。试验示范和推广具有增产潜力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是稳定粮食生产、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地点

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在孟加拉国Gazipur、Brisar、Mymensingh、Jessore等地开展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的生产比较试验。

1.2 参试品种

参试品种(系)包括中国杂交水稻品种(系)Q28、Q优18、CQR166、Q优28和当地品种BRRI dhan28(CK)。

1.3 试验设计

品种按随机区组排列,区组间隔40 cm,三次重复,每个品种种植0.36 hm2,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33 cm,窄行20 cm,株距20 cm。

1.4 田间管理

1.4.1 育苗管理

2016年12月播种,2017年1月移栽。秧田作为育苗田,肥力中等,旋耕1次后静置半天,起埂平厢面,播种前厢面每667 m2施呋喃丹1 kg。按照当地习惯播种量120 g·m-2播种。

1.4.2 秧田管理

当秧苗长至2.5~3叶1心时,667 m2秧田施尿素6 kg、钾肥3 kg。出苗前要保持厢面湿润,厢沟灌满水;每次追肥时,厢面上灌1 cm深水,灑施尿素,水自然晾干,厢沟长期保持满水,下次施肥时,厢面再灌1 cm深水。禁止无水施肥,起苗前3~5 d移动秧盘并放水,使根系少外扎,容易起苗,便于机插。

1.4.3 大田管理

提前3~5 d耙田,沉实泥浆,插清水秧,田面水深1~3 cm。移栽前5~7 d,每667 m2酌情施尿素4.94~7.58 kg作“送嫁肥”,合理喷施农药。秧苗控制在5叶1心时开始移栽,2 d内结束移栽。移栽后田间保持浅水(水深2~3 cm),促进分蘖。当667 m2达到19万苗时,放水晒田。晒田程度和时间长短视苗情和土壤肥力而定,幼穗分化时灌水,结束晒田。孕穗至扬花期保持田中浅水,成熟期田间保持湿润。分蘖期集中防控病虫害1次,以后重点防治条纹叶斑病、纹枯病、白叶枯病和稻瘟病,预防螟虫、稻飞虱。

1.5 性状调查

移栽后第三天,定点定时(5~7 d)调查记载各品种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情况,调查有效穗、千粒质量、理论产量等性状,收获时测定实际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群体结构

从表1可以看出,在移栽规格、栽培管理都相同的情况下,4个试验点的中国杂交水稻品种的基本苗、最高苗与对照品种相近,而窝有效穗和成穗率均高于对照, 4个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的平均窝有效穗分别为12.74, 13.00, 12.88, 12.48穗,较对照品种的12.25穗分别高0.49, 0.75, 0.63, 0.23穗,窝有效穗的高低直接影响了667 m2有效穗和成穗率。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中国杂交水稻品种与孟加拉国当地水稻品种的分蘖能力无显著差异,而当地水稻品种的窝有效穗和成穗率均低于杂交水稻品种,这是杂交水稻品种产量高于当地水稻品种的原因之一。

2.2 生育进程

由表2可以看出,在播种期和移栽期相同的情况下,4个杂交水稻品种在所有试验点的出苗期、移栽秧龄、叶龄、分蘖数与对照品种基本一致,移栽后4个杂交水稻品种的返青期较对照品种均提前2~3 d,而始穗期、齐穗期和成熟期较对照品种延迟了5~10 d。结果表明,杂交水稻新品种的后发优势明显,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孟加拉国当地水稻品种分蘖期短,分蘖能力弱,且易早衰,整个生育期较杂交品种短5~10 d。

2.3 经济性状

从表3可以看出,在移栽规格相同的情况下,4个杂交水稻品种的667 m2有效穗与对照品种无明显差异,4个杂交水稻新品种的667 m2有效穗分别为16.26万、18.38万、16.21万和19.08万穗,较对照品种分别增加了0.45万、0.90万、2.08万和2.13万穗。不同区试点间相比较,Brisar和Jessore二个区试点的667 m2有效穗高于Gazipur和Mymensingh区试点。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与孟加拉国当地水稻品种的分蘖能力和667 m2有效穗无显著差异,同时由于土壤肥力、温光资源等方面不同,同一品种在不同区试点的667 m2有效穗存在较大差异。

从穗粒数、穗实粒数来看,4个区域试验点的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与对照品种存在显著差异,4个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的平均穗粒数较对照品种增加了41.75, 40.25, 40.75, 35.25粒,增长率分别为22.69%、26.66%、21.91%、23.19%;穗实粒数较对照增加了25.00, 42.00, 24.50, 17.50粒,增长率为18.25%、39.62%、17.88%、13.57%。

从实收产量来看,4个引进杂交水稻新品种与对照品种差异显著,平均实收产量较对照品种增长了41.15%、36.37%、45.61%和38.74%,增产效果明显。

3 小结

1)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引进中国杂交水稻品种与孟加拉国当地水稻品种的分蘖能力无显著差异,而当地水稻品种的有效穗和成穗率均低于引进杂交水稻品种。

2)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的后发优势明显,基本营养生长期较长,而当地水稻品种的分蘖期短、分蘖能力弱,且易早衰,整个生育期较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短5~10 d。

3)引进杂交水稻品种的穗粒数、穗实粒数与对照品种存在显著差异,有效穗和成穗率均高于对照品种,穗大粒多,千粒质量大,并且整个生育期未发生重大病虫害,较对照品种增产35%以上,增产潜力巨大,具有很高的应用推广价值。

(助理编辑:易 婧;责任编辑:丁志祥)

猜你喜欢

孟加拉国
架起跨越代沟的桥梁
Hungry horses amid pandemic in Bangladesh 孟加拉国疫情中受饥的马
莫迪访问孟加拉国
练瑜伽
第一桥
着急回家
中铁签孟加拉国31亿美元项目
采莲
孟加拉船只“罢工”
孟加拉国将建核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