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然物外 物我两忘

2018-05-14李笑涛

山东画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大写意画家美的

李笑涛

中国书画以天趣称神妙,所谓鬼神使之,非功力者也。苏东坡曾言:“天真烂漫是我师。”此言也道出中国书画之精髓,道法自然,大道之行也。品读王超然的作品,让人感受到的是出乎自然,不为形拘,发之于心,笔简意足,清脱纯净的心画,有一种基于儒、染于禅、归于道的艺术感悟。王超然的作品中隐然有一种空而不虚,寂而不灭,淡而有味,高古脱尘的禅境风骨。

王超然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书画艺术,曾受教于张朋、宋新涛、王绍波等前辈名家,他是吴悦石先生的入室弟子,王超然从吴悦石老师身上学习到了自由率真的构图和用笔,明白了个性化艺术语言对艺术创作的重要性,学会了大写意绘画的艺术语言表现技巧;受教于吴悦石老师,王超然对世间万物具象的描绘有了全新的认识,艺术理论和美术技巧同步得到提升。

王超然是一个比较全面的画家,其人物画、花鸟画、山水画均有涉猎,尤为擅长指头画。纵观王超然的作品,其画面气韵悠长,构图严谨朴实,笔墨朴拙大气,意境清幽空旷,构成了一幕幕玄妙的禅思世界。在其笔下,松下参禅悟道的罗汉、荷塘环伺出击的翠鸟、春江水暖的鸭群、荔枝树下气宇轩昂的雄鸡……一幅幅的禅思画面间,无不显露出一种“志一不分”“气虚神朗”彻悟的佛性与禅机。若是你仔细品读,会发现王超然笔下的这些佛性、禅机与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坐忘”在精神上是一致的。而与王超然的作品对话久了,你甚至能品读出“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的种种滋味。

王超然又是一个善于写意的画家,中国的大写意绘画要求绘者必须一切着眼于“道”。所谓“道”,就是自然界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世间的道德规范,它是一切美的本质和灵魂。美是有共性的,而“道”则是美的底线。王超然经常说:“艺术一定是表达美的,而真善美才是艺术的正确呈现方式,作为一个画家,必须要做到心游物外,与物同契,以空灵的节奏,表现出客观物象的生命力,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有张力,这也是大写意的思想精髓。”

品读好的美术作品,如同欣赏美妙的诗歌。在王超然笔下的万物具象,我们不难从中发现诗歌韵律,王超然也曾说:“大千世界之美,都是心灵感应的产物。要以空灵淡泊的心绪,融万趣于神思,表现超以象外的审美感受。”走进王超然笔下的艺术空间,我们在品读这些画面时,也能从中品读到一个画家“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洒脱;能感悟出一个画家“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寂;能品尝出一个画家“秋至山寒水冷,春来柳绿花红”的豁达;能体味到一个画家“日照寒光淡,山摇翠色新”的禅思……

中国写意画向来是追求“以心传心,迁想妙得”。品读王超然的作品,你会发现他在追求艺术创作及心灵探索的同时,又加上了一些他对生活独特的感悟。这种艺术表达方式逐渐形成了属于他自己“明心见性,豁然顿悟”的审美趣味。细细品读,你會发现这种艺术趣味向观赏者传递的是:禅是动中的极静,也是静中的极动,寂而常照,动静不二……画家的美学思想与绘画中的人文精神相结合,我们仿佛看到王超然正在用手中的笔墨探索生命的本源,而这里面佛家“静、澹、远、闲”的超然心境更是一览无余。

指画,又名指头画,在当下山东潍坊的美术界,指画艺术更是百花齐放,精彩绝伦,而王超然更是潍坊指画艺术佼佼者。他在指墨艺术上追清代高其佩及近现代的潘天寿,潍坊的指墨画家李冰奇对其影响较大,后经吴悦石亲授指导,王超然历经多年参研,他的指墨艺术习古出新,渐成自家风貌。他的指墨作品往往会让阅读者产生心灵深度的感动,这种感动来自其画面间的孤寒冷寂与世俗喧嚣热闹的反差,这种反差有一种咄咄逼人的独特魅力。十指连心,王超然的指画作品就是这样的“深入心灵”。

黑格尔曾说:“真正的创造就是艺术想象的活动。”王超然正是用他超然物外的艺术想象力,用自己的笔墨艺术语言,写出了属于他自己的人文精神。他的作品直入人心,带给观赏者心旷神怡、物我两忘的精神感受。路漫漫其修远,艺术永远是一条曲折的生命探索之旅,王超然作为一个执拗的画者,孤独地走在这寂寞的旅途中。我们祝福这个执着的山东汉子,愿他未来收获更多属于自己的成就。

(编辑/吴洁)

猜你喜欢

大写意画家美的
打破平衡
酷炫小画家
美的校 美的人
徐渭大写意花鸟画风及美学主张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一拳打破古来今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