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信诈骗,不断升级的“坑老”陷阱

2018-05-14吴洁

山东画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马某诈骗民警

吴洁

随着老年人人口比重上升,山东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老年人口最多的省份。近几年,随着电信网络的发展,庞大的老年群体成了诈骗分子的重要侵害目标。诈骗分子利用老年人与外界的沟通交流渠道少,对于新兴事物的认知不够,从而对老年人实施诈骗,使老年人蒙受巨大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为强化全社会依法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意识,山东省老龄办联合山东省高院、山东省公安厅等部门不定期向社会发布山东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典型案例。济南市公安局市中分局就有这样的出警记录: 80岁老人尹某在家中接到一名自称“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的人打来的电话,称其涉嫌非法买卖身份证,已被立案调查,并要求尹某立即将手中的钱款转到“安全账户”。尹某乍一听到此消息,顿时惊慌失措。在此期间,市中分局获取了诈骗分子正对尹某实施诈骗的情报,刑警大队联合辖区派出所启动反电信网络诈骗紧急响应机制,利用多种途径找到尹某。而此时,老人正准备将6万元汇给犯罪嫌疑人。民警发现后立即对老人进行了劝阻和安抚,告知其刚才接到的是诈骗电话。经过半个多小时劝说,老人听从了民警的意见,将钱带回家中交给子女,避免了损失。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持续高发,诈骗手法不断翻新升级。在各类电信网络诈骗案情中,冒充熟人,利用老人的同情心进行诈骗;冒充公检法,利用老人的胆小怕事进行诈骗;兜售假保健品,利用老人追求健康长寿的心理进行诈骗……诈骗分子摸准了老年人的脉搏,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让老年人防不胜防。一些老年人看病钱、养老钱被诈骗分子一卷而空,不但遭受了财产损失,精神上也受到了极大打击。

电信诈骗花样百出,对老年人洗脑是惯用的伎俩。烟台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工作人员就曾接到芝罘区居民马某(男,81岁)正在被冒充公检法实施诈骗的预警情报。接警后,市反诈中心工作人员多次拨打马某电话,但始终处于通话状态无法与其取得联系。当日15时许,市反诈中心启动相关机制,获悉马某入住芝罘区南大街锦江之星8601房间。为避免被害人马某被骗,民警再次核实后,果断通过酒店打开该房间。此时马某正在边与嫌疑人通话边操作电脑转款,民警立即对马某进行劝阻,但是马某已完全被电话中的“假警察”洗脑,对真警察的劝阻不予理会,执意汇钱。但是民警并没有因为当事人的不理解而置之不理,继续阻止马某操作电脑转账汇钱,经过民警长达半个小时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马某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据进一步了解,两位老人平时与外界沟通交流少,对于外界(尤其是公检法机关)的认知不够,接到诈骗电话恐吓后精神紧张,因此极易被骗。

山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局长、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主任李民说:“在这些冒充公检法机关电信诈骗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通常冒充公检法人员,编造被害人各类证件被异常使用或‘莫须有的违法犯罪行为,打着帮助受害人洗脱罪名的幌子,令其将钱款存入指定的‘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审核 ‘冻结。若此時被害人未相信犯罪嫌疑人的恐吓,犯罪嫌疑人会向被害人发送虚假的‘刑事逮捕令‘冻结管指令‘拘捕令‘通缉令(或发送虚假链接让其核实相关信息)等虚假文书,继续实施诈骗。”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老年人识骗、防骗能力,从源头上防控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山东省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提醒老年人,要注意个人信息的自我保护,牢固树立自己的心理防线,不轻易向外透露个人信息;不要轻信来路不明的电话或短信,遇到来路不明的电话或手机短信,及时挂掉电话,不要回复手机短信,不给诈骗分子进一步设置圈套的机会;购买保健品要慎重,不要被“奇人” “奇效”忽悠。如果身体确有疾病,应当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品,不可将治疗的希望寄托在保健品上,不给不法分子行骗的机会。同时,子女们要经常把身边发生的案例,把掌握的防骗识骗技能,经常讲给家中的老人听,反复提醒,增强防骗意识。最为关键的是一定要多陪伴和交流,多一份孝心,多一分关心,让诈骗分子无从下手,无法得手。

(编辑/陈先云)

猜你喜欢

马某诈骗民警
适龄儿童难以入学 行政处罚强制执行
春节前夕小心“实名诈骗”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民警轩哥说案
诈骗
警惕电信诈骗
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恋爱期间与幼女发生性行为是否构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