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2018-05-14吕晓芳佟亚辉周传胜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创新创业高校

吕晓芳 佟亚辉 周传胜

[摘 要]我国高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解决当代教育与经济对人才需求矛盾的必要途径,是适应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缓解全社会就业压力向“以创业促就业”发展的迫切需求。文章从把握理念、全面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五个认识”入手,以牡丹江师范学院为例,通过实践探索,提出落实“五个注重”,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关键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时代趋势,是国家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富国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高校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是缓解全社会就业压力向“以创业促就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1 把握理念,创新思路,全面提高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四个认识”

1.1 把握契机,深化改革是国家教育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加强就业创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服务”。2010年5月《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在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积极鼓励高校学生自主创业,是教育系统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创新性国家建设的重大举措;是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是落实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重要措施。2014年12月,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各高校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工作。2017年,教育部提出,创新创业教育重点解决“创新创业与立德树人”“创业与创新”“课堂教学和实践创新”三对关系。

1.2 转变观念,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

人才是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核心要素。育人是大学的首要任务,要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大学必须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创新模式、科学布局,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从为国家战略发展目标提供人才支撑的角度认识、审视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融入专业培养目标和方案。

1.3 理清思路,将创新作为创新创业的根本

从教育的规律来看,创新创业的根本在于创新,一个是知识的创新,一个是技术的发展和创新。从创业的角度来看,创业在走向社会的时候,商业模式和产业模式也是从创新角度,在不同领域、不同层面的创新,回归到教育本质来讲,更是一个创新。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要瞄准知识前沿、科学进步、社会需求和产业变革,强化与地方和企业的交流融合,搭建协同创新体系和协同育人平台,以创新推动创业,这既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大学教育的内在要求。

1.4 创新模式,探索推动创新创业新路径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势,对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从模式创新开始,创业在一定程度上除了技术本身,还要把它当成一种模式创新。要整合大学科技资源,探索以创新成果开展创业实践的路径,建设大学科技园和创业园,建立责权利清晰的激励保障政策,完善科学规范的运行机制,以此来促进整体的创新走向创业,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2 落實“五个注重”,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引向深入

牡丹江师范学院深化创新创业教学改革,全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工作,从组织协调、政策落实、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实践训练、指导服务、基地建设、经费保障等多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

2.1 注重保障建设,统筹协调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

建立了创新创业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专家委员会,成立创业教育学院,统筹谋划创新创业工作。创业教育学院坚持“面向全体在校大学生、依专业设计创新创业课程、按学生意愿分类开设实验班、校企联合强化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原则,努力践行人才培养方案原则性意见中关于“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实践教育与行业协同相融合”的要求,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核心,努力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训——创新创业孵化”的一体化教育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与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对接,创新创业学分纳入人才培养总学分,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相结合,创新创业实践与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相结合,确保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于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服务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2 注重课程体系建设,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一是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关于科学构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教师教育、创新实践和素质拓展”五位一体的课程设置要求,实现创新创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四个融入”。

二是进一步探索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途径。 以优势交叉学科资源为基础,以课程改革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重点,以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为引导,以培养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及创业、经营管理的人才为目标,将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融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三是打造创新创业“六项活动”和“七个平台”。通过六项活动、七个平台建设做到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讲座,学期有推进,学年有总结。

2.3 注重创业实践,全面打造学生创新创业的空间和基地

为了提升学生灵活就业、岗位立业、开创事业、自主创业的能力,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各学校积极推进创业实践平台和基地建设。牡丹江师范学院在此方面也不断做出努力:

一是学校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投入力度。在原有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东、西区基础上,完成对十号公寓楼15个商铺进行统一改造,建立“壹街区”大学生创业园区和大学生科技创新基地。

二是学校加强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训实践平台建设。学校建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中心1393平米,开展大学生创意产生、市场分析、商业运营、创新创业模式实训实践,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建成创新创业学院,并投入资金采购创新创业课程实训管理系统、创业模拟沙盘系统等为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实训平台。

三是学校注重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与支持地方建设、服务区域发展相融合。依托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战略联盟、市工会孵化基地、地方创客空间,推荐校内适合社会孵化项目进驻。

2.4 注重校企合作,全面推进校企协同创新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校人(名人)合作、产教融合工作,是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的有效路径。学校与企业共建了创新创业学院,并共建了“创新创业实验班”。

学校先后与多家知名企业合作组建“企巢创新创业实验班”“生物技术创新班”“卓越农林人才班”“动画专业卓越人才班”“舞台表演班”;与知名作家韩乃寅合作组建“乃寅写作班”。教学过程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培养转变,由注重理论讲解向注重探索过程训练改变,由单一学科教育向跨学科综合培养转变。通过逐渐积累经验不断完善推广,使实验班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示范和先导。

2016年、2017年学校成功获批了六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学校将以项目建设为契机,继续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进一步加强师资培训,完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校企合作、多措并举,倾力培育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

2.5 注重辐射带动,大学生创新创业社会影响积极

学校分阶段召开创新创业工作推进大会、举办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将创新创业成果纳入科研成果奖励范围;积极推介我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参加各级各类创业大赛。通过系列举措,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得到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 吴爱华,侯永峰,郝杰,占艺.以“互联网+”双创大赛为载体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17(01).

[2] 黄幼川.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和建设的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03).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创新创业高校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