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经济时代下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

2018-05-14时杨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

时杨

[摘 要]实验教学作为学科建设和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对经济管理实验室的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现状和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的五个阶段模式。此外,提出了几个处理施工期间遇到的问题的相关措施管理过程,促进建立实验室软件平台的软件选择,构建并提出了量化指标。

[关键词]经济管理实验室;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21世纪是以知识密集型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它需要具有高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经济管理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较强的人才,加强实验教学和搭建平台十分必要。作为经济管理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必要保证。建设经济管理实验室并使其在该领域发挥积极作用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实践,这也将是高校学科建设和教育改革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深入研究,对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进行了探讨。

1 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现状

经济与管理实验室于1980年开始在国外初步建立。在我国,经济与管理实验室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成立,这是实验教学形式首次引入经济管理学科。1994年第一个经济学实验室在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之后的几年中,中国大部分综合大学都相继成立了经济管理实验室。2000年高等教育部门召开实验教学专题研讨会,确立了举办全国高校首届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峰会,到目前已经成功举办了17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加强,尤其是信息化建设和实施素质教育,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突破了人们的传统观念,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不少高校获得了很多初步成果,致力于不同学校和地区的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管理。然而,目前中国大部分经济管理实验室仍处于建设阶段或优化阶段,只有少数实验室已进入综合阶段。从总体来看,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

2 经济管理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对实验教学的理解不足

目前大多数实验课程都属于理论课程,这导致我们今天使用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取决于课程管理。与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相比,经济管理实验室被认为是“只有输入,不输出”的实验室。所以大多数高校都喜欢投资于能够带来明显经济效益的科学与工程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室投入不足将导致实验室建设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2.2 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体系

现有的经济学与管理学实验教学管理模式是相似的,当每门课程的总体教学都有明确的定义时,就减少了多学科融合与创新实验设计的机会。这种无效的教学设计使得实验教学很难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个性和创新意识。此外,许多实验系统已经过时,大多数与理论课程重复,缺乏系统更新。因此,实验课程体系的某些部分重复率高,导致教学资源如人员和财产的浪费。

2.3 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激励机制

长期以来,高校的实验教学只是根据实验报告对学生进行评估,很少考虑学生在实验中学到的知识。这使得实验教学成绩过度依赖学生的实验报告,导致实验报告被严重拷贝而没有质量的现象,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4 缺乏有效的实验教学管理模式

目前大多数实验教学管理模式功能分散,导致教学效率低下,同时会带来重复实验内容和方法,浪费教学资源和时间。由于大部分实验课程坚持理论课程为主导,实验教学管理模式紧緊围绕理论课程管理,管理缺乏针对性,这种无效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要求。

3 建议

根据相关研究,实验室建设和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存在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一套有效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系,但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实验室团队建设,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教学计划动态调整,以及软硬件建设,尤其是软件平台建设。本文将从前三个方面提供了一些可行性高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3.1 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重视实验教学

为解决经济管理实验室建设中的关键问题,我们认为各级领导要认识到实验室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需要培养实验技术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职称评定,评估奖励,认真对待职业发展。推行岗位聘任制的方式来吸纳高新技术人才,建立实验教学专项管理和执行队伍。同时,应该打破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之间的界限,让主讲教师树立榜样主动参与实验教学。既要引导实践,又要理解教学情况。在专业教学团队建设过程中,除了鼓励专职教师参与实验教学,还需要激发具有适宜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特长的实验教师进行理论教学。这将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推动教学内容改革,也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工作积极性的优势。

3.2 改革管理体制,完善规章制度

目前,我国有三种经济管理实验室的管理体系。第一种类型,教学和教务办公室统一管理,主旨是为理论课程提供服务,实验教师是唯一的工作人员。我们测量实验教师的工作量作为整个实验室的工作量,这很容易管理。第二种类型,实验室归部门管理,有关部门教研室可以利用它。实验教学团队由教师和一些实验室工作人员组成,并由学校统一评估团队成员的教学工作。第三种类型,学校管理实验室。学校派出的一些部门进行管理,如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学校网络计算中心。学校独立配备和管理实验室的全体人员。要改革管理体制,就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完善规则和协调人员,确保实验室稳定有序地工作。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对于制度实施至关重要,因为人总是在工作中起决定性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应加强对实验室人员的考核,遵循实验室的有关规定并由学校制定量化评估指标。量化的评估指标的准确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撑,规范了严格的奖惩制度和激励措施。例如,如果某人无能,并且在一定时间内无法纠正,应该不加思索解雇他。因此,实验室应该合理设置人员职位,以防止实验室团队人员臃肿,这对建设高素质的实验室工作队伍非常必要。

3.3 改变或调整现有的教学计划

通过调查高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如北京工商大学管理实验中心,山东大学管理实验中心,华南理工大学社会科学示范中心,可以得出结论,调整教学计划直接指导实验室的整体规划建设和管理的改革方法是一种重要途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要以充分激发教师的积极性为抓手,改变或调整教学计划,适当增加课程实验学分。改变教学计划和调整培训计划都是至关重要的,所有现有的课程教学都应该进行修改调整,或者可以开设一些实验教学计划和培训计划的课程,鼓励教师在课程中增加实验教学的比例。同时,为了确保实验过程能够高效,不仅要对实验案例进行严格的筛选与合理安排,也要对实验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比例适当提高。其次,我们鼓励高职称教师积极开展实验教学,探索实验教学的新途径,切实提高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

4 结语

高校实验室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已成为高校建设的基础条件。要建设和管理经济管理实验室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改变这样一个概念,即不需要社会科学实验室是第一个要做的事情,即使它太过艰难。其次,要加强实验室队伍建设,让团队成员共享分享教学资源。除了实施现代远程教学体系外,经济管理实验室转而成为实验教学和专业实践的重要基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专业人才将会越来越多,而多样化的教学模式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也会应运而生。

[参考文献]

[1] 李刚.经济管理类实验室一体化和平台化的发展综述[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7(04).

[2] 曹中一,刘新星,潘清林.专业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01).

[3] 杨建新,孙宏斌,李双寿,等.美国高校创新教育实验室和社会创客空间考察[J].现代教育技术,2015(05).

[4] 肖小溪,代涛,李晓轩.美国国家实验室的改革动向及启示[J].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6 (03).

[5] 房红.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02).

猜你喜欢

实验室建设教学改革
保密专业实验室及实验指导体系建设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三坐标测量实验室建设
高职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