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初探

2018-05-14杨军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杨军

[摘 要]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的文化语境分析,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话过程的文化背景入手,然后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方式。主要内容有:实现本土化、实现大众化、实现民族化。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主要有三个时期:宣传启蒙时期、探索运用时期、创新发展时期,这三个时期的进行过程都需要建立在中国文化背景下。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基础,结合中国的时代特点,再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过程中,需要吸收各个国家文化发展的先进成果,从而构成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想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变得更加本土化和大众化以及民族化,就需要在中国化的文化语境下发展。因此,本文针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语境进行深入分析。

1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过程的文化背景

1.1 宣传启蒙时期

想要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宣传,就一定会和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碰撞,在碰撞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进行选择与磨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最初传播的时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进程。当时新文化运动就是这个进程的文化背景,其主要是针对思想文化问题进行展开的,是当时中西文化的一次重要的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传播到中国来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真正地在中国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在十月革命以后,这个时期的中国第一次看到了社会主义由理论成为现实,为中国人带来了新的希望。李大钊是中国最先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其在18世纪初,发表了很多关于俄国革命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出现预示了中国社会主义革命时代即将来临。在五四运动以后,尤其是针对中国文化和外来文化的选择进行的三次文化争论,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深入地传播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2 探索运用时期

中国从共产党成立以后,就开始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探索和运用。在探索运用时期,主要表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革命实践的有效结合。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体真正的理解和把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大了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力度,从而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当时通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具体实践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中国化,形成了毛泽东思想,这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由于錯误的指导思想,使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中国文化发展遇到了困境,从而使中国社会与文化发展出现了倒退的现象。这个现象的出现主要的原因是否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使理论和现实出现了脱节,传统和现代发生了分离,从而导致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出现了教条式的错误。

1.3 创新发展时期

中国的改革开放为中国思想文化的解放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由于对中国文化进行反思,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入了创新发展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国新的实践进行有效结合,形成了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主要是以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作为指导思想,其主要是对中国文化的深入挖掘的成果,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运用的成果。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华文化在1992年被重新定位,在十五大召开以后重新定制了中国文化发展战略,在十六大召开以后,明确了中华文化在世界多元文化中的地位,在十七大召开以后,制定了实现中华文化发展战略和政策。在这个进程中,把中国实践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发展。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方向方式

2.1 实现本土化

想要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不可以否定中国传统的哲学,也不可以直接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融入到中国哲学中。而是需要以中国文化为背景,结合中国实践,把中国文化中的哲学智慧融入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在我国得到更好的发展,使马克思主义哲学更加符合中国的现实,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本土化。如隋唐朝的时候,把佛教融入到发展中,融合了几百年,一个外来的宗教可以在中国文化中扎根繁衍,主要是因为发现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佛教的契合点。通过不断融入各家之长,完善自身,只有这样才可以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思想之一。

想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理论得到更好的发展,一定要考虑到中国的实际与国情,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现本土化。中国传统文化属于思想资源,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也是中国的实际与国情的重要部分。因此,一定要注重中国传统文化,还需要注重中国的实际与国情,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2.2 实现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过程中,主要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从抽象化的理论变为生动具体的理论,从难以理解变为通俗易懂的过程,从而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践大众化。由于中国人民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可以正确地掌握,才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无论是什么思想,如果没有被人民群众正确掌握,就算是再好的东西,也不可能起到作用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需要实现大众化。目前,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邓小平理论等理论体系,和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及毛泽东思想,这些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进行思考和结合当代中国实际问题,从而创新出的理论,是大众化的成果。只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被中国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才可以变成强大的力量,从而在中国实践中发挥出自身巨大的作用。

2.3 实现民族化

想要构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不能只通过某一种哲学,也不能和中国的实践实际脱节,更不能和中国文化脱节。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文化是分不开的,只有在民族文化的前提之上,对文化进行传承和变革,如果在发展中脱离了传统,就会丧失根本和迷失自我。中华民族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历史中创造过无数的中华文明,形成了很多优良的文化传统。中华民族是凝聚精神的主要纽带,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想要在新的历史上,创造中华文化的辉煌,就需要通过历史,立足在现实之上,用一种自豪的态度面对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想要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就需要使其先实现民族化。文化的来源都是民族传统,把民族传统文化作为必要的前提。毛泽东曾说过:“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定要和我国的具体特征相结合,然后通过民族形式得以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外来的思想文化,想要真正实现中国化,就不能脱离中华民族文化,需要立足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吸收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实现民族化。

3 结语

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是非常重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属于思想理论体系,而且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进程也在不断地发展。因此,想要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得到更好地运用,就需要以世界的眼光,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作为基础,深入地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而且还需要加深对中国传统哲学内涵的挖掘,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容和中国文化进行有效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可以在文化语境中有一个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倩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语境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03).

[2] 范霞.浅析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文化路径——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儒家思想的融合视域[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7(02).

[3] 武二虎.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诉求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4] 包美荣.文化语境与实践语境的建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未来指向[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02).

[5] 陈树林.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文化哲学沉思[J].天津社会科学,2015(03).

猜你喜欢

文化语境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HIP –HOP AGANDA?
关于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深入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主体”问题
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专家笔谈
基于性别和观看模式的思考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众化的推进策略解析
情景教学在日语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当代文化语境下的曲艺传播与身份认同
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模式探索
五大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