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丽乡村在生态环境绿化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018-05-14周美秀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

周美秀

[摘 要]最近几年我国提出了建设生态和谐美丽农村的理念,很多地方加大了绿化投入,尤其是乡村更是不遗余力地在发展绿化,旨在为农村人民提供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环境。除了在发展经济之外,加快建设美丽农村的工作进程,打造更加富有魅力的新农村,更重要的是为了农民建设一个和谐、美好、健康的生活环境,实现经济增收的目的。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新农村建设已经有了新的成效,新农村建设也越来越好。所以本文从各个角度针对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以供乡村建设参考,为美丽乡村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

[关键词]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1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中常见问题

1.1 盲目选择绿化树种,无法突出特色

经过实地调查,我发现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有很多美丽乡村没有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树木品种,而是一味地抄袭城市绿化带的情况,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而且,美丽乡村选择的绿化树种档次不高,不能有效地装点乡村环境。还有的美丽乡村一味地进行模仿,大城市种植的树种,他们也开始种植,树种成本高昂,保养成本高昂。另外一方面,美丽乡村的建设缺乏科学的办法来指导美丽乡村的建设,绿化设计不合理,没有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效果,这是不容小觑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美丽乡村的树木种植变成了只是简单的种花种树。这失去了建设美丽乡村的初衷。

还有一些美丽乡村建设只关注绿化种植树木的情况,忽略了生态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比如有的地方垃圾不及时清理,地面无人打扫,树木上随处漂浮着塑料袋和一次性纸盒,不能及时降解。很多乡村企业随意向河里排放污水,不进行过滤,这样也不能完成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有的美丽乡村缺乏资金对绿化种植实行有效的保养和维护,一味地发展经济。盲目地追求建设美丽新鄉村,不考虑自身的环境和实际。

1.2 过分重视绿化景观作用,忽略生态效益

所有的美丽新乡村建设的绿化方面都以树木种植为主要原则,但是在规划美丽新乡村的时候,大部分农村都把方案的实施和完成放在第一位,而不在意后期的维护和保养,也不在意树种的生长情况和树木的生长周期。这样就导致了绿化资源的极度浪费。很多乡村建设过程中,使用奇花异草和不常见的昂贵的树种,过分追求美观,以求快速达到新乡村建设的目的。不在乎实际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成本,这提高了生态环境建设的绿化成本,降低了种植树木的生态效益,造成了美丽乡村的财务负担。而且这些奇花异草都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财力去维持,农村又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对这些植物进行管理和修护,缺乏专业种植技术,将很多修剪下来的落叶和碎草随意丢弃,而不是当作树木肥料来施肥,再次利用,造成了浪费。这些都间接地加大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绿化成本,造成了养护资金的浪费,造成了极大的财务负担。因此这些问题必须要及早解决,才能真正地既建设了美丽乡村,又提高了生态效益。

1.3 农民的绿化意识薄弱,影响绿化效果

由于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主要是生态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不能在短时间内看到经济收益,现在又是市场经济,所以很多农民认为将时间和精力放在发展绿化上,得不到实际的效果,没什么用,他们经常说:“种花种草没有温饱,种果、种树不能致富是农民的想法。”他们的绿化意识淡薄,不积极主动地进行绿化活动。对于美丽乡村建设的绿化种植模式他们的热情不高,不愿意参与到其中,他们认为种植树木只是好看,方便乘凉,还认为这是公家的事情,应该公家进行解决,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很多农民没有认识到绿化是为了农民的身体健康,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很多农民在一开始种植树木,后来就不再尽心尽力进行维护和保养了,长期下来,树木死亡率很高,无法有效巩固绿化效果,很难达到建设美丽新乡村的目的。

1.4 绿化种植缺乏资金,管护意识薄弱

实际上美丽乡村建设的绿化种植费用来自乡村政府财政经费。而为了发展经济,乡村政府不重视绿化种植,没有对绿化种植提供充足的资金。而树木种植后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需要政府资金的支持。由于资金有限,树木无法获得有效的维护和保养,或者美丽乡村只种植价格低廉的树木,这使得美丽乡村的绿化水平不高。而且没有资金,造成了乡村里没有专业的绿化管理人员,无法对美丽乡村的绿化进行统一地合理的规划,统一验收、统一管理。基本到后期,这些绿化植物都被放任自流了。只是要靠村民来自觉地进行树木保养,对自家附近的花草树木进行除草、杀虫和施肥等活动。这更是造成了资金的浪费,导致树木的死亡率居高不下,树木的数量锐减,动物踩踏,杂草丛生,树木长势差,几年之后,没有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也浪费了资金。不过还有一部分农民维护和保养得特别好。

2 解决美丽乡村绿化的措施

2.1 节约土地,合理用地

现在随着新乡村的建设,美丽乡村的土地规模越来越少,土地资源不够用,因此我们在进行绿化种植的时候,要节约用地,合理利用土地,避免浪费。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增加绿化树木的生态效益。在一些空地多种植植物,增加绿化面积。坚持实地实物的原则,减少对土地的破坏,不要浪费资源,种植适合乡村生态环境的树木,减少绿化成本的浪费。现在我国很多乡村开始进行节约型园林的建设,这是指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的循环利用地结果,要求我们在规划、设计和维护的时候,就最大限度的节约绿化资源,减少浪费。建造一个高质量和高品质的绿化生态环境,在乡村里建设高标准的环境管理制度,派人进行严格的监管,防止资源的浪费,严厉惩罚浪费的现象和部门。对于一些不讲实效,只是单纯地满足政绩的地方进行严厉的处罚。提高新乡村的生态效益。

2.2 环保绿化,重视节能

现在国内外很多绿化专家都已经开始重视绿化方式的环保和材料的研究了,旨在更多地为环境考虑,打造一个适合新乡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农村。农村近几年环境污染严重,缺乏有效的治理和保护,破坏了生态环境,消耗了能源,由于温室效应,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都应该为环保和节能减排尽一份力,比如国外一些绿化公司已经开始在种植区域使用无砂凝土的技术,消耗成本低,环保、透气和防滑。我国很多地方也开始研究节能环保的材料,应用于绿化种植上,很多园林单位采用环保材料,保护了生态环境,减低了成本。在园林的照明中,采用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用电,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减少了资金的浪费。

2.3 提高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意识

建设美丽乡村的最大受益者和直接受益者是农民,建设美丽乡村,进行农村绿化种植,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因此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乡村应该大力推进美丽乡村的建设,立足于本土实际,利用经济奖励手段和行政强制手段,或者文化宣传手段,强制农民种植树木,负责其所种植的后期维护和保养工作,对于完成的好的农民实施物质奖励,在全村进行表彰。邀请著名的绿化种植专家和绿化种植人员在村子里进行演讲,宣传绿化种植的好处,对农民带来的实际收益。让农民积极主动地参与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建设中,乡村政府还可以举办知识讲座、有奖竞猜等活动,提高农民进行绿化建设的积极性,让农民了解到新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切实感受到美丽乡村绿化建设的好处。这是对子孙后代都有益的活动。让整个乡村都养成绿化种植的良好习惯。

2.4 建立有效制度,保证树木养护

美丽乡村绿化环境建设的原则是“三分种,七分管”。绿化环境建设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后期如果不重视树木的保护工作,就会造成 “年年种树不见绿”的现象。如果生态环境缺乏有效的管理和养护,就会将之前的投入白白浪费掉,乡村政府对绿化环境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都变成了损失。绿化环境是为了整体乡村的风貌,也是为了美丽乡村村民的生活质量。美丽乡村政府如果要达到目标,应该一边养树,一边治理,建立长效机制,管理树木,建立长期的树木管理制度,降低树木的死亡率,提高树木存活率。因此美丽乡村不能再只是种树而不管理树木的现象。政府要建立长效机制和计划,派遣专业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作人员对树木进行监管。从根本上提高树木的存活率,改善新乡村的整体风貌,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单玉丽.借鉴台湾经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06).

[2] 李红梅,任丽华.台湾富丽新农村和新农业运动探析[J].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9(06).

[3] 郑伟.浅谈我国乡村绿化树种的选择与应用[J].农业与技术,2014(04).

猜你喜欢

美丽乡村生态环境绿化
美丽乡村要靠富民产业支撑
我爱绿化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评价体系研究
对媒体融合生态环境中出版教育的思考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如何强化我国生态环境监察工作
美丽乡村建设中“三农”媒体的使命与担当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