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加强团日活动的意义

2018-05-14张溪辉宋振宇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

张溪辉 宋振宇

[摘 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农业高职院校团组织的主题团日活动是提高团员青年思想意识,增进互相交流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所以在团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面,我们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把握新形势;同时,也应根据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征和整体主流的变化,将团日活动与广大团员青年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团员参与团日活动的热情和思想政治水平。本文就目前农业高职院主题团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为进一步提高团日活动的作用,培养高素质的团干队伍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新时代;高校;团日活动

[中图分类号]D29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当代团员青年的个性特征鲜明,传统的团组织活动已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为此,主题团日活动开展必须符合新时代的发展和需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当代青年的需求特征,提升团日活动质量,才能让广大团员青年受到益处。

1 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团日活动的意义

高校共青团是学校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的主要部门,在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主题团日活动是团组织主办,团员青年共同参与的有主题、有意义、有组织的活动。

首先,“主题团日”活动在思政教育的开展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它具有明确的指导思想、活动意义和目的,能够很好地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内容融入有意义的活动中,以培养青年团员的政治修养、文化修养,提高他们的业务素质,使他们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同时,在现如今改革开放已经40周年之际,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复杂多样,主流与非主流的同时并存,先进与落后相互交织。社会思潮纷繁复杂。这种形式下,高校大学生越容易迷失方向,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把握团员青年的主流思潮,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坚守基本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努力开拓创新。

其次,“主题团日”活动是团学组织工作和活动的最重要抓手。创新且有意义的团日活动是团学组织活力的表现,也是展现当代团员青年和班级团支部活力的重要形式。丰富多彩的主题团日活动,在丰富校园文化的同时,也在引导校园文化向广度和深度发展,充分发掘校园文化的教育内涵。

因此,把握和运用好这些优势能更好地服务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更好地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 当前高职院校团日活动存在的问题

2.1 团组织建设不够健全

部分高校团组织人员的配置还不到位,具体专职参与指导团组织建设的教师较少,导致主题团日活动开展和指导的力度和范围有限,无法使每位团员青年得到进步和提高。

2.2 团支部的凝聚力呈弱化趋势

团支部是对在校团员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密切联系广大团员青年,肩负着团结教育青年学生,为国家培养建设人才的重任。但目前高校基层团组织多以班级为单位,而高校里班级的组织管理相对松散,致使团组织工作开展时缺乏执行力和效率。团组织活动目的不明确,以娱乐、照本宣科等为主的活动较多,活动层次不高。同时,团员青年在受社会各种因素影响及思想教育存在某种程度的滞后,出现了一种思想道德建设与专业学习脱离的趋向,集体主义淡薄,从而进一步弱化了团组织的凝聚力。

2.3 团日活动主题缺乏创新

主题团日活动的策划者和设计者,在制定主题团日活动的过程中,只注重理论层面的宣讲或参照网络等形式。缺乏实际调查,未能从青年团员的角度去设计符合青年团员特点的主题团日活动,导致主题过于死板老套,形式枯燥,团员青年参与的兴趣进一步降低。

2.4 缺乏思想教育性

为了提高团员青年参与团日活动的热情,团日活动在开展的形式和内容上呈现出过多的娱乐化取向,传统的主题团日活动没有考虑学生现有的道德认知水平,而是传授给他们新颖的思想来唤起他们的自我意识,虽然团员青年都能够参与其中,但是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失去应有的教育性和知识性,背离了团日活动开展的基本理念。

2.5 参与人员限制于团员,团外青年被忽略

主题团日活动的开展旨在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它的对象不应仅限于团员青年,应该扩展到团外青年,使得团日活动的参与面更广,让每个同学都能够融入到团组织的大家庭当中,这样才能够提高团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3 关于做好农业高职院校主题团日活动的几点建议

3.1 以主题团日活动为载体,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团员干部队伍

高校广大团员对高校共青团组织的归属感和向心力,关系到高校共青团组织的生命力和战斗力。通过广泛开展以先进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的主题团日活动,引导高校广大团员牢记自己是青年中的先进分子,增强他们作为共青团员的光荣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广大青年中积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3.2 创新团组织模式,与时俱进,更新观念

在抓好团支部建设的同时,部分高校对团支部建设的形式和范围也做了创新,形成处处都有团支部,处处都有团活动,试图更进一个层次的在各级学生组织中尝试建立团支部,从而进一步加强共青团对学生工作的指引和把握,提高团日活动的参与面。结合组织特色和团员学生特点,我们在对制定主题团日活动方面,要做到教学互动,形式活泼。

3.3 寓教于乐,采取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形式

为了使开展的团日活动能够赢得广大青年团员的广泛参与,我们在制定和组织团日活动的同时不仅要结合团组织的实际情况,也要结合学生的综合素质来制定和开展,开展的形式多样化、主题深入化,能够有利于学生接受和广泛参与,同时也能够让他们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3.4 找好切入点,让团日活动与素质拓展相结合

团日活动不应该只是在校园里,更多时间也应该走出去,比如:团日活动可以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与就业创业相结合、与专业实践学习相结合、与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等。通过不同的切入点,能够拓展团日活动的意义和影响,从而进一步提升团员青年的综合素质。

3.5 引入竞争评比机制,提高主题团日活动水平

通过竞争机制,可以着力提升团日活动的质量,形成激励手段,团组织可以通过立项申报的形式来组织开展,并对主题进行设计,最终由团组织主要负责人进行筛选决定。评比机制,可以通过上级团组织及各班团组织代表对每班的团日活动开展进行评比,在开展的过程中进行跟踪,通过对开展的主题形式、参与的力度、举办的氛围、取得的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评比,作为评比优秀团支部等先进的重要依据。

3.6 运用网络媒体,深化团日活动效果

充分运用网络新媒体引导和服务青年,是共青团工作的创新及有效的方法。首先,要在网络建设专栏,学生可以在团日主题板块上发表文章和想法进行谈论,组织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网络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同时,也可以将学习的视频等上传到网络,这样,可以方便学生主动的学习知识,辐射面更广,效果更佳。

4 结语

在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潮流下,办好一个团日活动,不但参与者受教育,组织者也会跟着不断成长和进步,更能够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到广大团员青年的思想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学生,让他们在思想上、行动上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基层的创造力无限,创新来自基层,实践依靠基层,认真探索和把握新的历史条件下团员教育管理的规律,努力建立健全适应新形势发展、适合团组织实际情况的长效机制,使团员意识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 胡丹,梁炳辉,王朵朵.高校和谐校园文化中团日活动创新与发展研究[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04).

[2] 包俊.关于新时期高校团支部建设的思考[J].云南高教研究,2000(71).

[3] 胡雪峰.关于高校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的思考[J].西华大学学报,2004(04).

猜你喜欢

新时代高校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