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永安市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调整与经营

2018-05-14林林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4期

林林

[摘 要]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生态环境建设高度重视,把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提到关系民族生存,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永安市充分认识树(森林)在生命共同体及生态区位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早期永安市进行了生态公益林及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的区划界定工作,近期永安市把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进行购买置换工作。破解重点区位商品林采伐利用与保护补偿矛盾难题。加强林业分类在生态林中进行多元化造林和天然更新,在商品林中进行集约经营,提高单位产量。本文从多角度对林业规划生态林和商品林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促进我国林业的发展。

[关键词]林业分类;重点区位;调整经营

[中图分类号]F326.27 [文献标识码]A

林业应进行分类经营重点区位的森林应区划为生态公益林。重点区位商品林是指位于重点生态区位范围内符合生态公益林区划条件,暂未按有关规定和程序界定为生态公益林的森林和林地。重点生态区位区划条件:(一)江河源头:1、闽江一级支流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10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10公里以内的林地。具体河流包括:沙溪、尤溪和九龙溪;2、闽江流域河长100公里以上的二级支流、长在100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自源头起向上以分水岭为界,向下延伸5公里、汇水区内江河两侧最大5里以内的林地。具体河流包括:沙溪—罗口溪、沙溪—文川溪。(二)江河两岸:1、闽江(含金溪)及其河长在300公里以上的一级支流两岸,干堤以外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具体河流包括:沙溪。2、闽江流域一级支流及河长100公里以上的二级支流,河岸或干堤以外1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1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具体河流包括:沙溪—罗口溪、沙溪—文川|溪、尤溪水系。(三)重要交通干线两侧:1、国铁、国道、高速公路两旁100米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100米,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2、永安市范围内的重要生态景观通道。(四)环城一重山:市建成区环城市及环镇区周边一重山的林地。(五)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体包括:天宝岩自然保护区。(六)重要水库周边一重山:库容6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周围2公里以内从林缘起,为平地的向外延伸2公里、为山地的向外延伸至第一重山脊的林地。包括:安沙水库。(七)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国家级森林公园具体包括:九龙竹海国家级森林公园。2、省级森林公园。具体包括:紫云洞、将军山省级森林公园。(八)水源保护区:省政府批准划定的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林地。(九)重要湿地: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布认定的重要湿地。(十)军事禁区:国防军事禁区内林地。(十一)保护小区:永安市人民政府批准划定的保护小区内林地。

1 存在问题

随着国家重点工程的不断建设,在建设后的区位中有相当一部分商品林应划为重点公益林和早期分类经营中未划为公益林的重点区位商品林。现阶段均按商品林进行林业经营。随着对重点生态区位的森林实行限制采伐保护政策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林农的收益。

2 重点生态区位林存在的问题:

(1)存在补偿未到位等历史遗留问题:目前已区划界定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或省级生态公益林中,有历史上属于用材林等商品林,但林农收益未得到实际补偿的林地,这一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

(2)缺失林地生态价值评估:由于林地生态价值评估体系也没有形成,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林地经济效益的体现。永安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迫切需要建立一个较完善的生态区位林管理新平台。

(3)林种结构、樹种结构不合理:全市林种结构为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长期以来,造林绿化树种单一,林相单一,缺乏亚热带针阔混交林的原生植被。天然阔叶林、复层林的比重较低。

(4)生态林分布极不平衡:现有生态林多集中在大型水库周围、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区域。经济条件相对欠发达的山区、大江大河周围及其源头、交通干线两侧等地,因以往以发展用材林为主,经多次采伐,林业生态和森林景观要求,有很大差距。

3 解决方法

(1)根据现有林业政策,可进行重点区位商品林调整经营,将重点区位商品林通过购买置换协商调换等方法将其调整为生态林。

(2)在有条件和财政资金充足的地区可将重点区位商品林,通过国有性质的经营单位将其林权通过评估测算,在不损坏林农的利益情况下,将其林权收回国有产权过户后界定为生态公益林。

(3)林地较多的生产单位和个人在同时拥有重点区位商品林和非重点区位生态林情况下,可采取等面积的置换。将重点区位商品林调整为生态公益林,同时将非重点区位的生态公益林调出作为商品林。

(4)如果没有同时拥有重点区位商品林和非重点区位生态林的林农可进行双方自愿相互协商、进行双方相互补偿,也可进行等面积山场调换。

4 经营

针对调整后的重点生态区位商品林进行多种森林经营措施,对于人工营造的以针叶林为主的中幼林进行较大强度的间伐,成过熟林的林分进行较大强度的主伐择伐。在间伐择伐后山场进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和人工补植乡土树种的阔叶树,提高林分结构培育成为以阔叶树占主导地位的生态公益林,提高整体生态功能、增强生态效益。

5 结语

进行重点区位商品林的调整和经营,实现森林生态的保护,林农利益得到维护转换林业经济效益,强化森林生态功能,凝聚社会各方力量推进森林生态建设,为建设生态强国,建设美丽中国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