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科技下海洋文化体验平台推广与应用研究

2018-05-14胡译匀金云亮邵凤孙靓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虚拟空间全息虚拟现实

胡译匀 金云亮 邵凤 孙靓

[摘要]联合国指出,21世纪是海洋世纪,原因在于海洋经济发展的多方面性和持续性。海洋一词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眼前,而作为基础的海洋文化受到的关注度也愈发高涨。现如今,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并结合现代消费理念,始终紧跟消费发展趋势的文化体验、消费场所的海洋文化体验馆会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而这样与传统文化体验馆类似,集地域文化特色与新兴技术为一体的海洋文化体验馆有着宣扬传统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海洋文化;体验馆;3D全息技术;AR/VR技术;

[中图分类号]G114 [文献标识码]A

自历史记载以来,中国一直是一个海洋大国,拥有延绵的海岸线和岛屿线以及300万km2的海平面。在数千年的不断开拓发展过程中,中国孕育出了璀璨的中华文化,而海洋文化则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十二五规划将海洋经济提高到了国家战略高度,说明海洋对于中国的重要性。

进入21世纪,新媒体科技发展愈发迅速,利用新型科技结合传统文化应运而生的实体海洋文化体验馆对于海洋文化的宣传和保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针对一些容易失真以及流失的海洋民间文化遗产,更加集中、具体的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探讨以虚拟平台为媒介,带来更便捷的视听感受成为我们现在应该重视的一个重要创新点。

1 海洋文化体验馆发展现状

随着对海洋愈加重视的“海洋强国”的一系列讲话的提出,海洋文化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块拼图。经过调查,一个以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重要内容、以新媒体技术为依托、结合现代消费理念并始终紧跟消费发展趋势的文化体验、消费场所的数字化文化馆—海洋文化体验馆正在全国各地兴建。例如舟山锣鼓、观音传说、谢洋节这些以海洋为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得到更完整更全面的保存和展示。

不过,海洋文化体验馆也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区域特色,不同区域的海洋形式和内容也不尽相同。想要更多元化的去了解更多的海洋文化就得去更多地方,而对于大部分工薪阶级而言,实现难度较大,使得宣传效果大打折扣。再如线下实体的海洋文化体验馆,占地面积非常巨大,以近期快完工的长青国家级海洋文化体验中心为例,光是主题部分的科技馆就有10000m2,加上两个垂钓体验中心分别是500m2,还有零零总总的各式体验馆。在现如今用地面积日益紧张的时代,应该说是不太可取的一种措施。最后,关于售票排队问题。虽然现在诸多博物馆和公园正在进行免费开放,可是对于拥有体验类的海洋文化馆来说,盈利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问题。

2 各类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与实体海洋文化体验馆

的结合猜想

2.1 关于3D全息技术

3D全息投影技术(3D Holography Technology),技术上利用了光的干涉和衍射,通过新技术将光线路径全部记录,类似于海市蜃楼投影到另外一个空间,无需其他的辅助工具,将真实的物体进行“转移”,将之以三维立体的形式再现在其他空间。对于海洋文化而言,它有几个优势:(1)再造出来的三维影像有利于保存珍贵的文化资料,尤其是一些即将流失的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2)拍摄的过程中,记录下的每一个部分都会记录在全息片上,所以即使照片上有损坏,但是对于资料而言,依旧可以复制;(3)全息照片上的物品栩栩如生,拥有极强的立体感,如果在展览馆上进行展出,会得到很好的反响。给人带来无与伦比的视听感受,能让人近距离的感受到海洋文化。

在现实中,因为人眼不是360度环绕式,所以总有视觉盲区,而全息投影可以帮助人看到平时被忽略的或者无法看到的画面,实现真正的360度无死角。其中,全息互动展示技术其实是运用了散射背投显影技术将影像传输到纳米感应触摸膜上,相比较传统的投影,这种展示方式更为高端。人们可以在配套的全息展示玻璃上,通过接触、语言进行互动,给人以魔术般的幻真幻假的感受。与传统的展示方式区分开,提高了交互的现实感和靈敏度。全息投影技术的出现,让人们越过了虚拟和现实的鸿沟,可以体验到更为直观、刺激、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

2.2 关于AR技术

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其实是进行数据的实时记录与计算,通过记录下的影像位置及角度变化,再配上相应的3D模拟、视频等技术,最后将只能在荧幕中呈现的虚拟空间,套用在现实世界中,从而进行更为真实的互动和观察。

AR技术其实就是将真实世界的信息与虚拟空间进行实时交互的新技术。把原来在现实世界中,可能在一段时间空间的限制下不太容易被体会到的一些实体信息,包括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等,通过新技术,进行模拟仿真,将之与原来的现实进行重复叠加,最后把虚拟的信息在投放到现实空间来,再被人们感知到,从而给人一种更为强烈,甚至超越现实的感受。例如现在火爆的Pokémon GO,把虚拟的事物和我们现实的环境放在一起,出现在同一个平面或者空间中。它不仅仅展现了真实世界的信息,而且把之前只能存在于屏幕,虚拟空间的物品也同时展示出来。让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进行补充交汇。那么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视觉和听觉都得到了质的飞跃,用户可以利用辅助工具,产生真实世界围绕虚拟空间的奇幻感受。

AR技术还包含了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交互、情景模拟叠加、多传感器融合、画面实时转播、及时控制传递等新技术与新手段。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人们体验到之前有可能因为条件限制的情况而无法察觉体验到的各种感受或信息。若能运用AR技术,将真实的海洋环境通过电脑技术,仿真后叠加,一定能增强人们现实感知感受,从而提高感官体验,满足多样化需求。

2.3 关于VR技术

VR的缩写是Virtual Reality,意思就是虚拟现实。现在的虚拟现实技术包含了仿真技术、三维建模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视频技术、图形编辑技术、实时控制技术、交互感应技术等多种科学技术,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建造一个更为新颖的虚拟空间,让体验的用户有更加直观,近距离的真实感,让人沉浸其中无法自拔。它还包含了与真实世界环境的更为形象的交互功能,有助于人们进行想象和构思。所以可以这么说沉浸—交互—构想是VR技术的三大特点,虚拟现实技术的三维建模与立体仿真就是核心内涵。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多元化发展,应用面已经扩展到各类新型科技产品设计开发中。其中虚拟协同工作是未来研发应用的热点方向,它不仅仅开拓了市场,而且引入了更为先进的技术难题,包括大数据库,网络平台以及人的因素。例如现在正在构想的,若有多个参与者在类似于局域网的同一个共享空间之中应该如何应用技术去实现便捷的交互,以及在多维信息空间的虚拟空间中产生的虚拟对象如何能够在多个参与者协调作用下做到满足各方条件的行为等。那么在这样一个VR环境中进行协同作用,多名参与者可以在同步或者不同步的情况下在虚拟空间中进行制造或者指挥同一个虚拟对象的活动,并对虚拟对象进行测试、商讨或者重新制作等操作。概念中所提到的分布式虚拟环境最大的用途在于不同地点的人可以协同操作相同对象。例如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工作人员针对同一个虚拟被设计对象,集合各家所长,通过共享空间协同地去使用音频、视频或者建模工具,这样就可以避免大部分的设计缺陷,在极短的时间内使产品成型,减少上市时间,最为重要的是提高产品的质量。

除此之外,VR已经成为创建虚拟样机,支持虚拟样机技术的一个重要途径。这样全能的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工程师在三维空间甚至显示空间实时地对虚拟样机进行检测,评估与交互。

2.4 虚拟现实技术与海洋文化结合猜想

如果科技能有更大的突破,可以将各地海洋文化体验馆通过数据编纂,制成数据库,通过虚拟平台,实现线下实体互融式海洋文化体验馆。能够打破地域性,让消费者足不出户也可以体验到海洋文化的魅力,想知道更多也不用去往各个地方,只需要在手机或者电子产品上输入字符,就可以进行位置随时随地的转换,身临其境的同时,观看效果更佳。

至于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运用到海洋文化体验馆上,可以先通过大数据制造出海洋非遗的虚拟空间,然后再将原本的真实的海洋空间以逼真立体的形式更好的再现,再配以各种光线、声音的作用,使体验者拥有更真实的观看效果和更为强烈的听觉效果以及各种触感。无需出门即可身入其境的在海洋环境中体会大海的魅力,使文化传播更具感染力。形象逼真的虚拟现实空间,能把人带回到真实的海洋生产生活场景、海洋自然场景当中。它可以成为一个接近于现实的平台,去体验文化,接受文化。

3 结语

在互联网大背景下发展成长的新媒体技术,除了技术优势,最主要的就是信息服务功能。而且,在如今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相伴之下,它是成为传媒和网络经济之间的最重要的桥梁;使文化宣传在如今的社会现状中不再显得颇为举步维艰。所以将这两者结合可能会诞生出意想不到的变化,尤其是走在新媒体技术前端的3D全息技术以及AR/VR技术。将新生代的宠儿运用在永远年轻的个体身上,我们可以想象,一个无限传承的时候正在向我们走来。

[参考文献]

[1] 吴超.“上海三民荟萃工程”线上虚拟体验馆的设计与研究[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3(5):122-125.

[2] 张开城.海洋文化产业现状与展望[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6(11):27-31.

[3] 毕研娜.非物质文化遗产虚拟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D].青岛:青岛大学,2012.

[4] 魏静.基于VR的虚拟矿山系统研究 [D].武汉:武汉科技大学,2008.

[5] 王婧.论免费开放背景下文化馆发展研究 [D].广西:广西艺术学院,2013.

[6] 卢新亮.数字媒体艺术的文化塑造与价值实现[D].阜师:曲阜师范大學,2010.

猜你喜欢

虚拟空间全息虚拟现实
国外元宇宙领域研究现状、热点及启示
全息“魔镜”在身边
一汽奔腾T77
手机看三维全息影像有望成现实
虚拟现实,让学习更“沉浸”
上海自然博物馆展示空间与虚拟空间研究
View Master虚拟现实显示器
网络经济对企业的影响分析
全息,何以为全息
奇闻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