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振兴背景下科技特派团助推县域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8-05-14薛琳陈建婷谢凤杰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科技服务农业产业

薛琳 陈建婷 谢凤杰

[摘 要]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科技是推动农业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发展进程的重要动力源泉。农村科技特派团是新农村建设需要,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本文主要以辽宁省阜蒙县科技特派团为例,选择阜蒙县花生和树莓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归纳分析科技特派团在阜蒙县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举措,分析其服务三农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发现科技特派团服务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科技服务经费不足;(2)农户科技意识弱;(3)保障机制不健全;(4)特派团成员综合能力弱;(5)基础设施薄弱。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科技特派团;农业产业;科技服务;阜蒙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把“三农”问题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要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普遍问题主要是农业科技含量低、劳动成果转化率低。农村农业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的提高,需要政策支持、技术支持,科技特派团就在这个阶段应运而生。实施的科技特派团行动为农业产业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全新模式,为农村改革寻找到新的突破,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新举措,通过科技支撑,项目带动,金融支持,市场运作的模式,可有效实现科技与生产的良好结合,必将极大地提高阜蒙县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和产业化水平,在促进阜蒙县农村经济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引领作用。农村科技特派团是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富裕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科技力量下沉、盘活科技人才资源、推动产学研合力发展的重要举措,还是加强农业技术创新与推广系统建设的根本需要。

阜蒙县科技特派团自2007年成立以来,科技人员立足阜蒙实际,围绕阜蒙经济转型,研发了一大批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推广了一大批增收致富的适用技术,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尤其是特派团重点推进的“花生和树莓产业化技术与示范”项目,在地方农业生产中起到显著的辐射效果。然而,阜蒙县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几方面的问题,严重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挥科技特派团的作用,本文以辽宁省阜蒙县科技特派团为例,分析研究科技特派团助推县域农业发展、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作用,并对科技特派团在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障碍提出对策建议。

2 阜蒙县科技特派团推动农业产业发展的举措

2.1 建设产业示范基地(区)

为了更好地促进阜蒙县花生产业的发展,提高花生产业的科技含量,加快花生品种的更新换代,增强花生的市场竞争力,推动阜蒙县花生产业地持续稳步地向前发展。

2016-2017年科技特派团指导阜蒙县建立花生产业核心区2700亩,示范新品种31个,示范新技术21项。示范技术主要是生物降解膜技术。与此同时科技特派团为阜蒙镇引进 “朝霞”、 “晚红玉”等树莓新品种3个,引进应用水肥一体化、整枝调控等新技术5项。建立示范区3处、面积550亩,示范产业基地4处,面积1200 亩;新品种新技术覆盖率达85%,辐射周边乡镇5000亩,受益农户500户,覆盖5个乡镇20余个村,这些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实施,为阜蒙县花生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和保障。通过科技特派团的带动,分别和海丰家庭科技农场、阜新阜花花生种植合作社、阜蒙县各乡镇种植大户合作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提高花生品质和产量。

2.2 科企共建推动农业产业链完善

通过科研院所的科技支撑与企业的先进生产设备相结合,有利于推动农产品的产业链的延伸,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产值。科技特派团与玛氏食品中国有限公司、阜新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等企业开展科企合作,进行产品深加工,增加产品的附加值和就业机会,实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式产业链条,推动阜蒙县农业产业绿色健康持续发展。

通过与海丰家庭科技农场、阜新阜花花生种植合作社、阜蒙县各乡镇种植大户合作进行新品种新技术示范展示,提高花生品质和产量;建立科研+企业+专业合作社的树莓产业经营模式,集成示范优质安全栽培技术,肥量少,产量高,用工用农药少,实现了节本增效。科技特派团指导树莓组培苗繁育企业1家、种植加工企业2家、种植专业合作社4家开展种苗繁育、生产管理、果品加工。建立工厂化高效育苗的快繁体系,研发树莓果汁、树莓酒等加工产品及树莓采摘机(jfc2560、辽工信鉴字2017第17020号)新产品3项。科企共建模式的实行,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进一步促进了阜蒙地区农业产业链的完善。

2.3 科技扶贫促进农户脱贫致富

2016年核心区阜新镇100亩增效5.4万元。招束沟镇1000亩增效21.1万元;2016年合计增加经济效益26.5万元。2017年阜新镇核心区100亩增效10.1万元。扎兰营子镇1000亩增效27.5万元;2017年合计增加经济效益37.6万元。2016-2017两年合计2200亩,平均增产300kg以上,直接经济效益64.1万元。同时,科技特派团成员在平安地莫古土村开展了精准科技扶贫工作,一是通过5次下乡赶大集送科技活动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二是通过发放良种和化肥进行精准扶贫,发放花生良种6000kg,化肥8吨;两年来帮扶7户示范户、5户贫困户,起到了良好的带头致富示范效果。为了充分发挥树莓产业带动效应,推行科技特派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技术帮扶阜新镇2个树莓特色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5户,种植树莓65畝,年平均亩纯收入1830元,每户增收7930元,实现了农民增产增收。拓宽贫困人口增收致富渠道,实现稳定的脱贫致富。

2.4 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要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阜蒙县科技特派团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高效开展工作。2016-2017年间举办树莓产业技术培训班11期、培训1010人次,现场指导325人次,培养农民技术员4人,编写发放技术手册6000份,召开现场观摩会6次、培训480人次。举办花生产业技术培训班6次,召开播种现场会6次,拉链会8次,田间技术指导76次,培养技术骨干4人,培训农民4000余人,发放技术资料1.3万余册,现场解决农业生产技术难题400余个。通过两年的项目实施,培养了一批基层农技员,不仅全面提高了农民的农业技能,提升了项目区安全高效栽培技术水平,扩大了优质花生和树莓生产规模和效益,自身收获了明显的效益,还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民共同脱贫致富,乃至为辽宁省地区相关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借鉴。

3 科技特派团助推阜蒙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障碍

3.1 服务经费不足

目前,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不够、经费不足以及资金发放不及时的现象,导致特派团的很多惠农项目因缺乏资金支持而无法继续实施或被迫暂停。阜蒙县科技特派团成员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当地的经济条件有限,对于科技特派员资金支持上就会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特派员的工作时效,经费不足影响科技特派员的补助和日常需求,大大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农业新技术与成果的推广速度缓慢。

3.2 农户科技意识弱

农户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比较低,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识不足,他们在花生生产上的选择仍然比较盲目,作物的田间管理措施不到位、播种与收获时间不及时等问题凸显。阜蒙县部分农户思想保守、新技术推广缓慢,农户的科技意识薄弱,推广期间农户对新品种、新技术的产出效益会有不同程度的怀疑,对新品种、新技术的认同度较低,因此,这些因素对新技术及新品种的推广示范有很大的影响,

3.3 生活保障措施不足

特派团指导面积大、工作量大,交通不便,在阜蒙县派出的科技特派员中,有近一半的科技特派员反映他们下乡工作的交通很不便利,没有统一的食宿报销安排,在科技特派服务的过程中,对食宿和交通等其他的方面的保障力度不到位。这样很难及时从时间上保证对所服务的农民进行及时指导或是从事相关的服务工作,影响了工作的开展。

3.4 科技特派团成员结构不满足地方需求

从目前对农民调查得知,阜蒙县科技特派员之间的能力参差不齐,综合能力不够全面,科技服务的功能相对比较单一,解决技科问题和农产品市场的信息搜集不协调,科技问题能够合理有效地处理,而农民最为关心的农产品市场销路问题却无法解决;其他的科技特派员能解决市场销路问题的,农业产业的技术方面的知识却很缺乏。

3.5 地方农业产业基础设施薄弱

阜蒙县农业产业基础薄弱,果品的贮藏及深加工技术有待于提高。阜蒙县的树莓和花生都只是进行了最原始的初加工,另一方面受经济条件及基础设施的局限,先进的产品储藏和深加工的机械设备缺乏,产业链短,附加值低。受国内外市场价格变化影响,2017年树莓平均收购价为每公斤5.0元,为历年的最低值。阜蒙县树莓加工企业只有2家,年加工能力500吨左右,75%的树莓冻果只能靠市场销售,产供销矛盾日益凸显。

4 科技特派团助推阜蒙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4.1 加大资金扶持

充足资金支持才能为农村科技特派团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保障。目前,辽宁省阜蒙县特派团的经费严重不足,农业示范推广、风险补偿、基础设施的建设对资金经费需求都很大,现有的经费无法满足项目的正常实施。政府应为特派团提供专项资金保障,满足科技特派团成员的日常工作、生活补助以及奖金奖励等,提高科技特派团成员的工作积极性。除此之外,阜蒙县政府应该协助科技特派团拓宽资金供给的渠道,联合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为科技特派团的项目研发,先进科技推广实施等方面提供有力的资金保障。阜蒙县政府应加强对科技特派团资金的管理,防止资金的滥用和浪费,提高专项资金利用效率。

4.2 提高农户的科技思想意识

科技特派團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科技人员的优势,建立镇—村—户三级科技培训网络,充分利用当地的有利条件对农民进行集中、系统性的科技服务培训;结合实际,选择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培训,利用当地的电视媒体,网络以及发放技术指导手册等方式对农民进行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示范前的宣传和培训。

充分发挥基地的科技示范作用,帮助农民在实践中学知识、用科技, 提高科技素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在作物生长季节的不同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为广大农民指导关键技术,讲解疑难问题,并亲自操作示范。

4.3 建立健全保障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工作台账、加强典型宣传、项目优先支持申报、制定考核奖惩等方式,为科技特派员工作的积极有序开展提供保证。支持特派团成员以资金、技术、租赁经营等形式入股,与农民以及农业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共同担风险,共享利益,实现双赢;对科技特派团成员评奖、评优、提干等方面优先考虑,另外对工作表现优异的科技特派员进行表彰,提高特派团成员的归属感和积极性,稳定人才。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加强联系与交流,推动科技特派团成员学习先进的农业实用技术;强化对科技特派团成员的引导和培训,不断提高科技特派员技术水平,加强科技特派团队伍建设。

4.4 完善科技特派团成员结构

加强科技特派团团内及地方青年技术人才的培养,通过科技特派团的实践培养锻炼出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技术骨干队伍。科技特派团成员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丰富的经验,加强与农业产业的紧密结合,了解农业产业最为迫切解决的问题,在传授技术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年轻的科技特派团成员逐渐成长为全能型专家。鼓励更多的科技人员主动融入到县乡主导产业团队中去,不断发挥科技特派团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中的积极作用;科技特派团项目确定后,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求,选派出适合当地农业产业发展的团队。派出的科技人员大多具有副高级和硕士以上学历,具有较高政治素养和专业水平,多数要具有多年科研和推广经验,能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组织协调能力强,学科专业知识过硬。

4.5 加强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阜蒙县树莓和花生加工业一直发展缓慢,对果品的利用主要是低水平的初加工。应加强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提高树莓和花生的深加工的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进行树莓加工制造果酒、饮料、浓缩汁、果酱、罐头及速冻品食,降低加工成本;延长产业链条,生产出高品质的产品出口,打造本地的特色品牌。

[参考文献]

[1] 韩长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N].人民日报,2017.

[2] 潘小曼.辽宁农业科技特派行动运行状况分析——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为例[J].农业经济,2016(11).

[3] 郑文杰,吴东立.辽宁省农村科技特派行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村,2015(05).

[4] 寇勇.江西科技特派团助推农林产业技术升级[N].科技日报,2015(03).

[5] 孙大为,李国威.辽宁省科技特派团推动农业发展实践[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09).

[6]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阜蒙县科技特派团[J].辽宁农业科学,2011(02).

[7]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凌源科技特派团[J].辽宁农业科学,2011(01).

[8]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盘山科技特派团[J].辽宁农业科学,2010(05).

[9]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辽宁省北镇科技特派团[J].辽宁农业科学,2010(03).

猜你喜欢

科技服务农业产业
农业产业基金推动农村经济转型升级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唐山高新区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农业产业发展的电子商务契合度分析
农业产业投资基金运作与管理研究
试论“创新”理念指导下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
重大基础建设对美国土木工程高等教育的推动作用
新兴服务模式在科技服务业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十二五”初期天津农业科技取得的成就与展望
基于Android的棉花信息与科技服务系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