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物流企业管理问题及对策

2018-05-14罗俊彦张轶鹏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物流企业对策管理

罗俊彦 张轶鹏

[摘 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如今,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对于物流的需求也越来越多,从物流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整体管理关系到未来的发展,也是建立自身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但是部分企业对管理的认知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方式上,实际工作中面临很多管理问题,本文从现代物流企业管理的概念出发,并分析其面对的管理问题,提出相应优化方案,希望能够给予从业者们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物流企业;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3.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物流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纵观国内的物流企业,除了行业领头羊以外,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管理问题,因此笔者结合自身对物流管理的理解,研究分析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管理的现状,希望能够给相关管理者提供一些经验。

1 物流管理的概念

自有商品的那一天起就有了物流这一概念,从前的物流运输多是采用马车等方式进行运输,而如今运输工具的发达使物流成为了一种现代化的行业,物流管理是整个社会资源在生产物品的同时,采用合理科学的方式来对物品进行组织、计划、指挥、协调和控制,从而在提高物品流动效率的同时,降低物品的运输成本,现代环境下的物流管理更多是利用信息化技术与设备,实现物流服务的需求。

物流管理的流程分为商品的运输、配送、仓储、包装、搬运装卸、流通加工,以及相关的物流信息等环节,而具体细节化的服务内容主要有用户服务、需求监控、订单处理、配送、存货控制、运输、仓库管理、工厂和仓库的布局与选址、搬运装卸、采购、包装、情报信息等,从区域的角度则可以分成国际物流和国内物流,国际物流是指当生产和消费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独立进行的情况下,为了克服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而对物资(货物)所进行的物理性移动的一项国际经济贸易活动,而国内物流是相对对于国际物流而言,是只在一个国家或区域进行的物流活动。

物流分为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宏观是指从社会再生产总体的角度来认识和研究物流活动,而微观则是指消费者、生产者企业所从事的是实际的、具体的物流活动,本文所研究的对象就是微观下的物流管理,目前物流管理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分别是对货品的管理、运输以及仓储,这三个要素构成了整个物流运输的工作流程,物流管理作为二十一世纪以后兴起的管理概念,属于管理学科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制造技术与管理技术的逐渐完善,多数企业在生产方面的成本压缩已经到了极致,因此市场的焦点转向了物品的运输环节,往常并不被重视的流程如今反而成了企业注重的关键点,在此背景下,物流行业成为了近年来的热门行业。

2 物流企业管理现存问题

对于任何企业公司来说,获得经济利益永远是首位的,但是部分的物流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较小,发展壮大的机会也不大,因此逐渐变成了一位追求利润和忽略服务的运营模式,自己挤压自身的发展空间,对于物流管理也缺乏重视程度,粗浅地认为只要不耽误物流的时间就能够在市场中生存,这种传统的经营理念和落后的管理观念会让更多的客户转而选择专业化服务的物流企业,逐渐地流失客户,从而在市场竞争中难以为继,物流并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运输,这种错误观念以及追求利润带来的管理方式,无疑是物流企业管理的巨大弊端,不重视运输的方式、服务态度、运输费用等关键的经营细节,最终带给物流企业的只有被市场淘汰这一结果,并且现代物流行业快速发展,使物流企业的管理方式也一直在变化,相隔一两年的管理方式从效率的角度来看就已经相差很多,传统由内而化的管理逐渐跟不上社会发展的趋势,由内而外的管理忽略了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在一定意义上将企业的经营管理封闭了起来,从而让企业错过了发展机会,

同时,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是物流企业的重要发展资源,但物流管理观念的落后会导致企业在人才使用方面缺乏科学合理的制度建设,目前物流企业的职员和管理大多数通过社会渠道招聘,大量存在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够,从而在区域化的物流市场发掘中并不理想,对相关人才的职位安排也没有严谨的方式,造成个人能力与职位职责的不匹配,从而错失了企业发展的最佳机会。

信息技术的出现,逐渐改变了物流行业的传统格局,以往的物流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物流已经从简单的物流功能组合变成了一个网状的组合化流程,加强连通物流结点的效率,加强系统的管理效率已成为整个物流产业面临的关键问题,实施物流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在尽可能最低的总成本条件下实现既定客户服务水平,即寻求服务优势和成本优势的一种动态平衡,并由此创造企业在竞争中的战略优势,根据这个目标,物流管理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就是把合适的产品以合适的数量和合适的价格在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地点提供给客户,因此物流企业的效率提升往往伴随着机械化与信息化的发展,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足够成熟,大型的物流企业也在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例如智能分拣中心等,但仍然有很多物流企业还在使用非常简陋的信息后台,这无论是对配送人员还是客户而言,都极大地降低了效率,部分物流企业在管理中出于节省资金的考虑,从而精(下转页)

(上接頁)简了需要本应适用的设备,虽然从短期看能够降低运营成本,但是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无疑是“丢了西瓜,捡了芝麻”。

3 物流企业管理优化策略

针对上述物流企业面对的管理困境,笔者提出以下策略,首先对于物流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明确管理的观念,从企业的管理到一线员工都要有专业化的服务意识,将客户的实际需求放在第一位,改变传统一味追求利润的观念,而是以战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物流管理,将物流企业的运营变得更加全面,中小物流企业向行业标杆企业学习,而行业标杆的物流企业则要积极探索创新管理模式,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继续发展,同时针对日常物流工作,需要加强环节之间衔接的管理,中转站与中转站之间,配送员与客户之间都需要注意细节化的服务,由于物流工作的地理位置相隔比较远,因此建立以流程为导向的组织结构更加适合物流企业的日常管理。

管理模式永远是理論指导实践,因此对于物流企业来说,管理方式也要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进行动态改进,只有先进的管理观念才能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现代化管理更加注重效率,因此物流企业也该提升对工作效率方面的管理,并且将以往重视生产销售,轻视管理的经营模式摒弃,严格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管理企业,对管理理念的贯彻要遵从,系统化、流程化的特点,自下而上来形成供应链。

当然物流行业也要注重同行之间的合作,通常区域跨度较大的经营对产业链上下游的要求很高,因此不同区域之间的物流企业形成联盟形式的联动,健全新型物流管理策略,并且进行一定程度的企业联动,从组织结构方面入手来提高整体的物流企业管理效率,尤其是在如今一带一路的贸易政策下,对物流企业的协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企业提高系统化的运营效率,实现信息集成化管理,才能适应在多变的外部环境下更好地运转。

此外也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对于校园和社会渠道的人员招聘,需要建立严谨的招聘流程,筛选相关专业优秀学生进行培养,而对于企业内的员工则要定期地安排专业技能培训,并组织专业知识的相关评比,将评比纳入日常的工作考核中去,日常的工作融入竞争淘汰制,保证工作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

在企业承受范围内加大对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的成本投入,摒弃以往的大量人工信息处理,用信息后台的方式来提高信息处理的效率和准确率,根据物流企业自身的现实情况来进行信息平台的开发,并普及到所有的工作当中去,目前大型的物流企业都使用了二维码扫码的方式来寄收件,这样方便了客户与企业自身,并且对物品都有二十四小时的信息跟踪,虽然小型的物流企业由于资金和规模的问题难以达到这种程度,但是也要根据自身的规模来使用计算机技术,这样能够减少人工成本的投入,并且信息的流通加快与服务的提升,也能够帮助物流企业提高市场份额。

4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和社会需求的增加,现代物流企业发展机会很多,但是目前我国的物流企业在管理中还是存在很多问题,只有从最基本的管理理念出发,建立科学完善的管理体系,并且加强同行业之间的联动,将上下游供应链的建立得更加合理,同时注重对物流企业人才的培养和管理,根据企业自身的规模来发展机械化与信息化的运营模式,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物流企业,走上可持续化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陈汉明.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文存阅刊,2018(10).

[2] 郑了.跨境电子商务视角下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下旬刊),2018(09).

[3] 李泉明.浅谈钢铁企业物流成本管理控制措施[J].经贸实践,2018(09).

猜你喜欢

物流企业对策管理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基于供应链的物流企业营销管理与创新
营销管理
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