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错位发展视域下全域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

2018-05-14余剑平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24期
关键词:现实困境全域旅游出路

余剑平

[摘 要]本文从错位发展理念出发,阐述了错位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及重大作用。以其为视域,以HS县为实证,分析了其发展的现实困境与出路,有针对性提出了破解困境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错位发展;全域旅游;现实困境;出路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衡阳市也提出,大力实施全域旅游战略。这也为HS县发展全域旅游提供了政策契机。如何树立与培育错位发展理念,以其为重要思想基础和统领,加快全域旅游显得尤为必要和迫切。

1 错位发展理念的基本内涵

1.1 错位发展理念的基本阐释

错位发展是指竞争主体各寻其位,错落有致,顺利前行,摆正位置,找准优势,发挥优势,大力培育比较优势,认准业态和领域,做大做强相关产业,形成自己的特色,实现快速发展即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

1.2 错位发展理念具有实用效应

1.2.1 培育错位发展理念是避免“以逸待劳”的同质竞争,突出自身特色的基本要求。因为旅游业广受各方追捧,加之在通常观念影响下,依赖于一定的自然风光和遗存古迹就会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目的地,因而在开发建设时就不知不觉地陷入以逸待劳的迷局中,要么以现有自然风光资源为母本,然后以一国内外知名景点为参照,极尽效仿打造之能,靠一时的轰动效应吸引游客眼球,忽视游客内心需要;要么就是以一部名著+特有的自然風景,施以粗制滥造、简单显现,靠竭力的宣传效应迎合游客心理,忽视游客的真诚期待;要么依仗游客资源充足,肆意施展“小题大作、无中生有”之能,搞简单的旅游线路延伸,靠极端的营销手段裹挟游客的打赏,忽视品牌塑造和保护。上述种种,演变的最终结果是掠夺式开发、盲目性发展、同类项竞争,步入“其兴也勃、其亡亦勃”的后尘,留下满目凄凉的败香和无穷尽的后患,饱受各界诟病。

1.2.2 培育错位发展理念是避免短期行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大举措。思量“从单一景点(区)建设和管理到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转变”的要求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全域旅游就是破除行业体制壁垒,实行多规合一,实现产品营销与目的地推广有效结合,实现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从景点(区)到全区域。推行错位发展,既可精心绘制旅游发展蓝图,又可认真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促使经济社会齐头并进;既可充分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又可深度挖掘特有的文化底蕴,强力彰显区域旅游特色;既可重点打造旅游主业,又可积极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与经济的良性互动。

1.2.3 培育错位发展理念是避免盲目发展,力促业态革新的有效途径。以长沙宁乡为例,作为一般意义上的旅游目的地,其自然风光比不了名山大川,其文化底蕴比不了古城老街,甚至在发展初期构成旅游的基本要素也比不了独秀南岳。但因其成功培育了错位发展理念,全域旅游已成宁乡一张响亮的名片。景点建设打造上既有高大上的支撑平台,又有短平快填充项目;设施完善上既充分做到各类资源高效整合,又实现旅游与公共服务综合利用;产业培育上既坚守了旅游引领,又推动其他产业融合并进。游客置身其中,既可领略秀美田园风光,又可体验地域民俗风情;既可开展有氧运动,又可参与亲子休闲;既可进行康养健身,又可从事文娱创作。

2 HS县全域旅游发展的现实困境

尽管全域旅游是HS县破解转型发展难题,实现后发赶超而开出的一剂良方。但又因起步晚、基础差,诸多因素制约,甚至防碍了HS全域旅游的发展,存在一些现实困境。

2.1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由于思维上固化以及对发展全域旅游教条,实践工作中产生了对错位发展理念的片面解读。一方面认为是偏离主题。比如在HS县的一些地方,江东、贯塘、福田、永和等一些本就资源禀赋差、地理位置偏、市场影响弱的地方,完全都是以“拼投入、拼要素、拼营销”方式只会适得其反、徒劳无功,而采取依托南岳“AAAAA”旅游区,开发能满足旅客需要的产(商)品的这种延展和改变业态的做法则一度被诟病为离经叛道,另一方面认为是消极不为,不能对旅游业的性质和构成要素进行准确把握,片面以“大投入、新创意、热营销”为手段,一旦与这种思维理念不对口就被指责为消极应付,缺乏精心打磨、品牌树立、要素完善的韧劲,总想一蹴而就。

2.2 参与主体急功近利

政府和企业是发展全域旅游的两大主体,它们是互为依赖、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但在HS县两者同时存有的急功近利心态。从政府层面讲,在本就捉襟见肘的财力下,既希图财政“蛋糕”更多用于民生,又希图投资效应明显,过多地纠结在旅游业“直接投资周期长、效益显现间接、后期管理运行难”的情结中,因而规划定位时视野不够长远、仓促上马,开发建设时亦是能省则省、能简则简,无法达到精致和精品的目的。从企业主体来看,这种急功近利的心态更表现得淋漓尽致,因过于考虑周期长、风险大,故实践中“张起虎皮作大旗”的有之、“搭个台子就唱戏”的有之、稍许作为的就运营的有之,旅游业的现状与旅游大县的称谓极不相称。

2.3 顶层设计先天不足

一是制度设计不尽合理。目前,考核指标上多是注重开发建设了多少景点(区)、时空范围内吸引接待了多少游客、产生了多少经济效益的浅层面上,而忽视了深层次上工作的考究和认可,从而助长了政府和企业的急功近利行为。第二为发展规划不尽科学,国土、林业、交通、环保等专业规划与旅游规划不对口,旅游项目往往容易受制于土地、水利、环保和城镇建设等各专业规划,如引进的“岭坡紫盖峰”“东湖的HS县竹海”等几个旅游项目就因爱“自保区”的约束处于停滞状态,给本就难以进行的风险管控增添隐患。第三为业态规划不尽协调,受行政区划的影响,各地旅业态只考虑本地的地域风情、人文资源,但还没有完全跳出“圈子”,就旅游抓旅游的做法还没有完全改变,以致发展规划雷同相似、业态培育大同小异,难以形成特色和品牌,不仅造就“同质竞争”,还为要素“瓶颈”化解增加难度。

2.4 风险挑战全面剧增

经济发展新常态既为全域旅游带来契机,但也带来诸多挑战,特别是在社会法制意识不断提升、治理体系日趋严谨的情形下,全域旅游既受土地、资金的制约,又受环保、人文环境的制约;既有来自市场经营风险,又有企业内部安全管理风险,稍许不慎就碰触政策和法律红线,或者侵犯民众利益,而这些又不能完全依仗顶层设计的变更和简单的行政助推,唯有内涵挖潜和灵活变通,应对各领域的风险和挑战已成为HS县各级和企业主的重大课题,大量挤占耗费心思,使全域旅游发展举步维艰。

2.5 产业培育缓劲乏力

旅游业集“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行业,不仅本身的经济效益可观,还以带动和衍生出新的产业。而当前,不仅在依托旅游培育新产业上留有“空白”,而且一些具有地方特色可以服务于旅游的传统产业也处衰退边沿。在农产品生产领域因市场主体引进培育不力导致规模不大、特色不明。在流通服务领域,因市场壁垒过多,加之忽视人文环境的净化,无法满足游客消费需求。在工艺品生产领域,因不太注重技术和创意创新引导,不精、不优、不全,无法激活游客购买欲望。

3 错位发展视域下HS县全域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培育错位发展理念,消除制度引领上的缺失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接轨周边发达地区,树立起“层次错位”的理念,善于乘他人之船出海,借外力发展。同时,要立足自身,分析比较利弊,发挥优势,构筑平台,建好载体,接受辐射,接纳转移,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要彻底破除影响全域旅游发展的思想樊篱,消除“就旅游抓旅游”的定式思维,激发各类主体内在动力,使错位发展成为一致共识。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判考核机制,坚持“跳出旅游抓旅游”“寓旅游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激发工作热情,消除一蹴而就和急功近利心态,形成党政齐抓、大众共建的浓厚氛围。

3.2 制定错位发展规划,消除顶层设计上的障碍

就HS县而言,首先是要制定与南岳相适应的城市规划、交通规划、信息资源共享规划、区域环境和生态建设保护规划、基地规划以及人才、技术、资金规划等,推进与南岳的深度合作与交流。其次是要以南岳为中心,发挥全县比较优势,坚持“一盘棋”的思路,进行旅游产业链条、旅游基础设施、综合服务管理及安全保障等统一规划和设计。最后是要充分发掘地方特色,科学制定好各地的详细发展规划,从而形成特色明显、覆盖全县、辐射周边、影响全面的大旅游格局。

3.3 构筑错位发展项目,消除业态革新上的疲软

项目不仅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还是全域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相对于周边兄弟县市,属于欠发达地区,但在发展全域旅游上也存有巨大潜力,这就意味的旅游业态各有千秋,不尽相同。因此,必须按照因地制宜原则推进旅游业态革新。要从丰富旅游产品出发,对遗存古迹较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开云、白果、新桥、东湖等地要大力培育发展朔源探究游;在自然风光奇特、环境保护优良的东湖、岭坡、福田等地则要大力培育发展康养健身游;在区位交通优越、商贸物流发达的长江、开云、店门等地要大力培育休闲购物游;在人文环境好、景点设施齐的萱洲、永和、白果等地方则要大力培育发展亲子体验游。与此同时,要按照全景化原则,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努力培育发展更多可与旅游产业就近就地对接的产业,如笛箫、二胡等音乐制品,竹制笔筒、草编扇等工艺品,黑提、猪血桃、九龙李、萝卜干等农产品,形成生动活泼、竞相迸发的局面。

3.4 培育错位发展主体,消除推进动力上的短腿

企业是参与市场竞争的主体,如果没有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作为支撑,那么所有关于发展的思路都是苍白的。从目前情况来看,HS县旅游还存在规模小、效益低、影响力弱的通病。因此,要在现有基础上重点培育扶持万合、天娥湖、仙逸人间等规模大、竞争力强的旅游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快产业布局规划的基地建设,对东湖、白果、岭坡、萱洲具有发展前途的区域给予扶植,坚持重点区域优先,继续加快招商选资和在建、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突出抓好具有结构调整全局意义的重大项目的实施,促进它们做大做强,努力培育经济增长点,从而切实增强旅游经济的综合竞争力。

3.5 搭建错位发展平台,消除要素投入上的瓶颈

着重构筑好资源、交通、信息和政策四大平台。一是要强化旅游资源保护,做好保护性的开发利用文章,以筑巢引凤,成为投资兴业的平台;二是要从构筑大交通入手,根据城乡一体化的要求,集中力量建好交通平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的承载能力,为旅游招商做好基础性工作;三是要把握趋势,加快信息化建设,建设“数字HS县”,构筑好信息平台;四是要按照发展有利、变通无罪的原则,从“人無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要求出发,完善各种政策,努力构筑良好的政策平台,营造宽松的经济环境,让各类景点(区)真正成为资源聚集的洼地、游客向往汇聚的圣地、产业快速发展的热地。

[参考文献]

[1] 宋福范.错位发展:后发地区科学发展的路径选择[J].开放导报,2014(02).

[2] 罗春燕.区域旅游协作中的错位发展研究——以渝东南民族地区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17(01).

猜你喜欢

现实困境全域旅游出路
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现实困境和对策分析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的现实困境及优化对策
以外国文学教学为例谈如何提高师范学校课堂教学质量
大学生参与法治社区建设探微
基层民事检察监督工作的困境与出路
全域旅游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范式
关于刑法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出路分析
基于全域旅游产业集群背景下的旅游专业群建设思考
自然保护区社区参与现实困境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