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职能有弹性 互相配合效率高

2018-05-14龚天羽

新班主任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讲话家校班主任

龚天羽

家校合作的边界问题是教育界议论的热点。有人提出,学校主要侧重于教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而家庭则是对孩子的人格和品质进行塑造。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一线的班主任,我并不赞成此观点。我认为,家校合作的边界是弹性的,这才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在无缝对接的同时,能够满足孩子的个性化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5月2日在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他也在多次讲话中强调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学校设立了德育处,为学生的道德发展进行顶层设计;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规范学生的言行,借助晨会课、班会课、社会实践活动等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而父母的谈吐舉止都会成为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由此可见,家、校在品德教育中对孩子施加影响的方式是截然不同的。学校是从课程层面给予学生一定的切身体验,而家长是更为直接的言传身教。对于行为习惯形成处于关键期的青少年而言,他们更容易接受的是身边行为的熏陶和感染,因此,在学生道德培养方面,往往是学校总领,班级和家庭共同参与。

那么,家校如何合作效率高?

首先,家校教育在时空上要有延续性。这不是要求家庭变成学校生活的后续,也不是让家长成为助教,而是指家庭生活和学校教育对学生道德习惯的要求应该保持一致性。前段时间,班上有几个男生喜欢在吃饭时大声讲话,我特意设计了一节班会课,让学生讨论吃饭大声说话的弊端,还制订了班规,但这一现象并没有明显改变。和家长交流沟通后,才发现有两名学生的父母都喜欢在吃饭时大声讲话,因此孩子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另外三个男生又受到了同学的影响。

经过说服教育,家长表示愿意配合班主任的工作,保证在家里吃饭时不交谈,并与孩子互相督促和提醒。刚开始,这几名学生还要人提醒,半个多学期过去了,他们在吃饭时慢慢变安静了,随后我发现吃饭时讲话的同学越来越少。这就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要求一致后产生的积极效果。

其次,家校教育在方式上要互补。作为一名班主任兼科任教师,我明确要求家长尽量不给孩子布置额外作业,也不准提前给孩子讲授新知识。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在学习上可以袖手旁观,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很容易分心,因此,家长要有意识给孩子进行一些注意力的训练。另外,孩子的作业习惯也非常重要。一个班几十名学生,老师在巡视中主要以整班提醒为主,对孩子的握笔、坐姿等细节难免会有疏漏,而以个性化指导见长的家庭教育可以弥补这个疏漏。因此,在学生的习惯养成中,学校应该牵头制订培养目标,家长积极配合,双管齐下,共同促进孩子的成长。

最后,家校要经常沟通,互相配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问题在家里发现,只能在学校解决,有的问题在学校发现,但最好在家里解决。例如,有个家长发现孩子无缘无故多了很多钱,反复询问后得知原来他在学校里卖零食赚钱,家长马上将问题反映给班主任,班主任立刻制止了这种行为,并在班里进行了思想教育。学生在学校做一些违反校规校纪的事情时,往往非常警惕,且有一定的隐蔽性,在家里反而更容易被发现。家长及时将问题反映给班主任,可以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总之,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就像人的左右手,学校教育是“惯用手”,家庭教育是“辅助手”。学校教育在学生的成长中起主导作用,而家庭教育则是最重要的补充,两者之间既有重叠又有补充,合作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星洋学校)

猜你喜欢

讲话家校班主任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我的班主任①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讲话慢
变脸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