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两型农业”发展现状与评价

2018-05-14龚榆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8年15期
关键词:湖南省

龚榆

[摘要]“两型农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从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政策制度四个方面构建“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湖南省“两型农业”的发展现状及效用进行评价。研究发现:综合评议,湖南省“两型农业”整体发展较好,处于高水平阶段,但是存在着各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和各发展方向效用差异的问题,对此提出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以缩小各区域间效用的差距等对策建议,为湖南省“两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湖南省;两型农业;效用评价

[中图分类号]F062.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两型农业”是资源节约型农业与环境友好型农业的简称,是由“两型社会”建设派生出来的一个概念。《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两型农业是两型社会建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湖南省作为中部地区农业大省,2016年农业总产值为3255.11亿元,农作物播种面积879.33万hm2,并拥有国家级“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本文参照匡远配,罗荷花提出的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湖南省“两型农业”的发展现状并对其综合效用进行评价,以期为湖南省“两型农业”发展规划提供重要依据。

2 湖南省“两型农业”发展现状

2.1 经济发展分析

本文选取农民人均农业GDP、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3个指标构成经济发展评价体系,3个指标均为正指标。由表1可知,邵阳市、张家界市、怀化市、娄底市和湘西州的农民人均农业GDP和农民可支配收入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长沙市的各经济效益指标远高于全国水平。

2.2 资源利用效率分析

本文以有效灌溉率、农业土地复种系数、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用电耗能指数4个指标与匡远配等研究提出的理想值进行比较分析。除农业用电耗能系数指标属性为负,其余四个指标属性均为正。其中土地复种指数表明该地区农业气候和土地生产潜能,数值越大,即两型农业发展潜能越高;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指标值则反映该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

如表2所示,有效灌溉率的理想值为90%,2016年湖南省仅有湘潭市和常德市的有效灌溉率超过理想值,分别为93.04%和92.80%,其中张家界市有效灌溉率最低,仅有46.43%。湖南省14个市(州)农业土地复种系数为184.61~259.34,其中有11个市(州)超过理想值,而怀化市和湘西州的指标完成度低于92.5%。从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来看,数值越高表示“两型农业”生产中用机械操作代替手工操作的广泛程度越高。2016年湖南省未达到理想值的有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郴州市、永州市、怀化市和湘西州。湖南省农业用电耗能指数为0.02~0.06度/元,理想值为0.05度/元,2016年湖南省只有长沙市的农业用电耗能指数为0.06度/元,其他皆达标。

2.3 生态环境保护效果分析

对于生态环境而言,森林覆盖率是衡量保护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能够体现该地区对于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2016年湖南省森林覆盖率为59.64%,位居全国前五。此外,化肥农药等也是影响农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因素。化肥施用强度即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指标属性为负。由表3可知,与2016年全国平均化肥施用强度(0.36)相比较,湖南省的14个市(州)的化肥施用量都少于该全国平均值,其中湘潭市和郴州市化肥施用强度最高,为0.32。

2.4 政策制度支持分析

农林水事务的财政支出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可以反应当地的农业政策支持力度,该指标为正指标。2016年湖南省14个市(州)的政策支持力度为0.88%~2.98%,全国的平均值为2.54%,则除了常德市、益阳市、娄底市、郴州市外,各个市(州)的政策支持力度均较低。

3 湖南省“两型农业”的效用评价

参照匡远配构建的“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體系,对该文中各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如下:设置4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经济发展指标、资源利用指标、环境保护指标和制度支持指标,权重比例为2:3:3:2。设置10个三级指标,将各指标的完成率赋予权重为农民人均农业GDP(W1)33%、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W2)44%、产业结构调整幅度指数(W3) 23% 、有效灌溉率(W4)25%、农业土地复种系数( W5 ) 25%、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W6) 25%、农业用电耗能指数 (W7) 25%、化肥施用强度(W8) 100%,农业政策支持力度(W9) 100%。则一级指标综合评价值 F=20%×(33%×W1+ 44%×W2+ 23%×W3)+ 30%×(25%×W4+ 25%×W5+25%×W6+ 28%×W7)+ 30%×W8+ 20%×W9。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两型农业”在湖南省的发展效用,结果如表4所示。综合一二三级指标的分析,对湖南省“两型农业”的发展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总体发展良好。由表4可知全国的综合评价值F为2348.45,湖南省高于这一数值的有永州市、郴州市、常德市、岳阳市、益阳市、衡阳市、湘潭市、株洲市、长沙市,所占比重为64.29%,其余各个市(州)综合评价值F介于1476.27~2246.06之间。

第二,发展不平衡,地区效用差异大。从一级指标来看,湖南省“两型农业”的综合评价总指数最高的是长沙市,综合指数为4426.32,而湘西州的最低,综合指数为1476.27。从二级指标中的经济效益指标来看,经济效益最高的是值为18713.08的长沙市,最低的是值仅为5418.59的娄底市,相差71%,同时也是所有二级指标中各市发展效用差异最大的一项。从三级指标来看,各市同样存在着较大差异。

4 政策建议

根据以上的研究可以看出,湖南省“两型农业”整体发展较好,处于高水平阶段,但是依旧存在着发展不平衡,某些指标完成率低等不足之处。为湖南省“两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以下建议。

4.1 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缩小各区域间效用的差距

通过上述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湖南省“两型农业”的发展存在着各区域效用的不平衡和各发展方向效用的不平衡,因此在制定各种关于湖南省“两型农业”发展政策时,应该有针对性,要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政策,以便缩小各区域间效用的差距。

4.2 积极引进农业技术,进行农业技术创新

湖南省“两型农业”的发展普遍存在着有效灌溉率较低和单位耕种面积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较少,指标完成率较低的现状,为了更好地节水和节劳,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进一步促进农业的机械化,这就要求积极引进农业技术,进行农业技术创新。

4.3 加强财政支持力度

就农林水利事务财政支出来反映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对比于全国平均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湖南省的农业政策支持力度反而较弱。农业财政支持力度对于“两型农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特别像怀化市、湘西州这样经济效益较低的区域,靠涉农主体的资金来发展“两型农业”是不够的,需要加强农业财政支持力度,促进“两型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文胜.“两型”农业:中国农业发展转型的战略方向[J].求索,2014(09):30-34.

[2] 高鸣.农业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4,34(03):66-68.

[3] 文长存,吴敬学.农户“两型农业”技术采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辽宁省玉米水稻种植户的调查数据[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6,21(09):179-187.

[4] 匡远配,罗荷花.“两型农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证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10(07):69-77.

[5] 霍瑜,张俊飚,陈祺琪,等.土地规模与农业技术利用意愿研究——以湖北省两型农业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07):19-28.

猜你喜欢

湖南省
2022年湖南省美术写生采风 创作培训班作品选
2022年湖南省艺术摄影采风 创作培训班作品选
爱上写信的大树
李自行
党的100年
湖南省电化教育馆(站)长会议 在长沙召开
湖南省2021年教师资格认定时间确定
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首次突破2000家
就“题”取材 读写相连
“潇湘春韵——湖南省画院作品展”在长沙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