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贵州省辣椒产业发展探讨

2018-05-14毛东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毛东

摘 要 为推进贵州省辣椒产业裂变发展,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精神。从产业发展现状、发展优势、发展前景分析,找出产业的痛点和难点,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走出一条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现代化之路。

关键词 乡村振兴;辣椒产业;裂变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68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辣椒产业是贵州省的特色产业,是农业结构调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要抓手,把辣椒产业作为绿色产业、富民产业、朝阳产业进行重点打造,走出一条集生产、加工、销售、品牌为一体的产业现代化发展路子。

1 产业现状

贵州辣椒种植遍布“黔贵大地”。品种资源丰富,各县(市)均有种植,其中规模基地主要分布全省50个县,并形成了以大娄山南部(黔北辣椒产业带)为核心,北部杭瑞和中南部兰海—沪昆两大辣椒产业带为引领的“一核两带”格局。全省常年种植面积33.3万hm2,产量515万t,辣椒综合产值260多亿,生产规模占全国22%。

贵州辣椒质量品牌“顶天立地”。贵州独特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铸就了辣椒的品质,全省辣椒绿色认证面积0.1万hm2,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74个、面积8.8万hm2,遵义朝天椒、虾子辣椒、花溪辣椒、大方皱椒和牛场辣椒等一批地方特色辣椒,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虾子辣椒获得2017年中国百强农产品品牌,形成了“老干妈”“贵三红”“苗姑娘”“乡下妹”等一大批辣椒知名品牌。“老干妈”产品成为国家制定首个《油辣椒国家标准》的蓝本,“老干妈”品牌更被亲切称之为“国民女神”。

贵州辣椒生产加工“集聚一地”,培育形成了以“老干妈”为代表的200多家大中型加工企业,生产加工出油辣椒、泡椒、豆瓣酱、剁椒、糟辣椒、辣椒酱、糊辣椒、干辣椒和休闲辣椒等8大系列共200余个品种,加工量200万t,加工产值100多亿。其中油辣椒加工产品占国内市场70%,原材料自给率85%以上。

贵州辣椒市场销售“铺天盖地”。以“老干妈”为代表的贵州辣椒产品闻名全国、享誉世界、深得人心,年销售额40多亿元。同时,以农业部定点虾子辣椒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辣椒销售网络体系已趋完善,规模占地66.7 hm2,市场年交易额达60余亿元,是国内最大的辣椒专业批发市场,使贵州成為全国辣椒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2 发展优势与前景

2.1 发展优势

贵州省气候温和,雨热、日照、温差适中,适宜于高品质辣椒的栽培;境内山地、丘陵、河谷和盆地交错分布,生态环境条件优越,天然隔离条件好,是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辣椒产品的天然场所。2017年,遵义市成功申报成为中国特色农产品(辣椒)优势区。

独特的生态、气候条件和环境优势,经长期自然和人工选择形成了种类丰富、品质优良、适应性广的加工型辣椒品种资源,培育了黔辣系列、遵椒系列、遵辣系列等地方特色的名优辣椒品种。以遵义朝天椒为代表的贵州辣椒以品味温醇、香辣协调著称,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有机酸。据国内多个部门检测,遵义辣椒的维生素C、干物质、脂肪等含量名列前茅,辣椒红素、辣椒碱含量适中。

辣椒是贵州省传统优质蔬菜和重要调味品,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集群化发展的格局已然成型。以油辣椒制品为代表的加工业已具有一定规模,在国内外于领先水平,其中“老干妈”成为全国辣椒制品加工行业的领头羊。

2.2 发展前景

总体来看,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外人际交流、贸易往来的增加和保健意识的增强,以及辣椒新功能的发现和用途的拓宽,辣椒需求的绝对量也将会进一步增加。加上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辣椒生产的稳定性也受到影响。我国辣椒产业虽然已有一定规模,但主要是量的相对满足,人们对辣椒产品质量安全和品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我国和世界辣椒产业正处在被重新认识和调整发展的重要时期。由于贵州的历史文化、自然气候、产业基础和区位条件等因素,贵州省的辣椒产业优势突出,已具有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发展潜力巨大。1)原产品多样化开发的潜力很大,2)选育种和新技术应用潜力很大,3)产业带和标准化基地建设潜力很大,4)多元化的加工制品研发和加工业发展潜力大,5)市场开拓的潜力大,6)品牌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发展的潜力大。只要抓住机遇,加强引导和扶持,进一步转变发展方式,加大投入,系统建设,加快发展,贵州省有条件成为世界辣椒的生产、加工和贸易中心。

3 存在的问题

3.1 规模化基地及配套建设不足

由于地形地貌和耕地分布原因,贵州省辣椒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坡耕地,单片基地规模较小,也不利于基地配套建设,加上投入少,配套建设不足,高产稳产难度大,效益不易提高。

3.2 品种研发和技术水平相对滞后

由于科研起步晚、投入少,缺乏以当地特色品种为材料配制的优良杂交组合,主要沿用地方品种,单产不高,农民自留种、盲目引进品种的现象较多,品种比较混乱、退化也较严重。新技术研发和推广经费少,单产、一次性采收瓶颈难以突破,生产效益不高。

3.3 加工企业生产经营能力不强

多数加工企业小而弱,融资能力差,资金投入少,新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能力不足。除油辣椒外的其他加工产品较少,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很多大宗产品和精加工产品以及特色辣椒食品的开发亟待加强。

3.4 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

批发市场少,功能也较少,产地市场不足,布局也不合理,市场信息网络较差,经营服务能力急需大幅度提高。

3.5 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较低

由于合作社、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组织化生产程度低,难以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和经营。同时,省内各品牌相互争夺市场,生产、加工暴起暴落,不易稳定。

4 发展对策

坚持“高品质、低成本、生态化”技术路线,以标准园创建和规模化示范基地建设、生态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推进优质、高效、绿色、生态的规模化辣椒主产区建设。贵州省要把辣椒产业作为全省农业的支柱产业,力争到2020年的辣椒种植面积达到46.7万hm2,规模化基地达到13.3万hm2。

持续高质量打造“虾子定价、集散全球”的辣椒市场,逐步将虾子辣椒市场建设成为全国辣椒产业信息发布中心、辣椒价格形成中心、物流集散中心、科技研发中心和会展贸易中心,力争2018年成功申报成为省部共建国家级辣椒专业批发市场。

以培育新型主体、创建产销联合体、加工企业集聚、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为抓手,以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劳动就业,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为目标,构建集辣椒生产、加工、物流运输、市场销售为一体的黔北辣椒产业示范带,把贵州省打造成在品种、品质、品牌、科技、规模和市场方面引领全国的辣椒产业中心。

借助会展经济宣传和推动全省辣椒产业发展。积极办好一年一届的“中国(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把遵义市新蒲新区建设成为全国辣椒新优品种展示基地。同时,贵州省要力争把“中国(遵义)国际辣椒博览会”升格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和农业部共同主办的博览会。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