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研究

2018-05-14王超李芳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营销模式农产品互联网

王超 李芳

摘 要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当前国民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速度越来越快的形势下,农村建设的步伐越迈越大,但农村经济要想与时代发展接轨,就必须改善农产品的营销模式,把握市场动态,运用互联网的优势来进行市场营销与推广。而且在网络化的社会背景也为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拓展与开发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创造了更佳的机遇。基于此,从当下农产品发展的现状出发,对我国农产品在互联网背景下的营销模式创新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互联网;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

中图分类号:F32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62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促进我国经济飞跃发展的动力,而且随着人们思想意识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互联网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运用互联网的力量来获得更加广阔的农产品销售市场,进而使农产品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1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营销创新的必然性

在我国农村的发展历程中,农产品销售始终以传统单一的模式被动地进行[1]。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农产品的营销必然要借助现代化的销售平台,而且通过互联网销售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影响力,而且还能够扩大销售渠道、拓展销售市场,让电子商务走进农户,成为农产品销售的最佳平台,能够推动农产品产业快速发展。

1.1 供需矛盾促进互联网销售模式发展

目前,我国农产品在销售渠道的制约下,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要想有效解决这一矛盾,只有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利用网络营销活动才能使农产品得到进一步推广[2]。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生产在稳步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这就使农产品销售出现滞销现象,不仅会影响农民的经济效益,还会束缚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而这些矛盾为互联网营销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只有扩大农产品营销渠道,把农产品信息传播出去,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客户,才能够有效缓解供需矛盾,促进农业发展。

1.2 良好的互联网环境促进农产品营销

当今是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也使大家的思维理念发生了根本性的改观,网络使用已经得到人们的认可和肯定[3]。我国的网民增长速度十分迅猛,这也是促进农产品营销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只有充分利用网络购物的便利性和快捷性,才能让农产品与现代化人群接轨,才能够解决农产品滞销的困境。也就是说,在互联网的推动下,可以使农产品的销售建立一个销售链,为广大用户提供新鲜的产品。

2 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我国的综合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是农业要发展就必须要为农产品找到一个更好的市场营销方式,这样才能在提高销售量的同时降低成本,推动农业快速发展。但从当前我国农产品发展的现状来看,传统的营销模式束缚着人们的思维,严重影响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

2.1 农产品种植人员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

从当前从事农产品种植的人群调查发现,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农村里的年轻人大都觉得只有走出农村才能有出路,于是选择了打工。留守在村里搞农产品种植的人员,大都是一些年龄较大、学历较低的人群,而这些人的思想比较保守,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直接影响着农产品的创新发展之路。

2.2 农产品销售难以形成规模

虽然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农村经济的进步,但从农村种植的现状来看,多数农产品的种植及销售模式仍旧以小型、分散化为主,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种植及营销大户。农产品的销售渠道还是以传统模式为主,依靠中介或收购商进行收购,这种营销模式非常单一,更不能促进农产品营销向着规模化的方向迈进,而这一问题也正是当前农村急需解决的一个问题。

2.3 农产品销售缺乏合理的定位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也有一部分农村也实现了现代化的营销模式,建立了网络化的销售平台,但由于他们的认知能力以及知识水平较低,对互联网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更不能进行有效利用。比如说,要想运用网络进行营销,就必须掌握最基本的电脑操作技术和网络知识,这样才能够通过网络去发布销售信息,但是这对于大多数的农民来说是一项难以完成的任务,同时也影响着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的发展。

2.4 农产品营销缺乏必要的配套设施

由于农产品的销售受季节及气候的影响,所以对于必要的营销设施选择是非常重要的,但受农村条件的限制,许多物流技术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潮流,更难以满足市场营销的需要。再加上在销售农产品时也缺乏针对性,销售人员不能把销售环境及市场需求巧妙地结合起来,进一步阻碍了农产品网络营销活动的开展。

3 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创新营销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在互联网背景下,电子商务已经成为营销的方式,而要想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就必须进行一系列的建设,如销售人员素质、网络销售平台、物流服务的便捷性等,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实现农业产业的统一化管理、标准化销售。

3.1 提高农业种植用户的基本素质

要想让互联网营销手段成为农产品营销的主要方式,首先要提高广大农民的基本素质,不仅要让他们从思想理念上认可互联网,而且还要为他们提供培训与学习的机会。尤其是作为农产品营销工作者,必须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与互联网平台的合理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为农产品找到更多的销售渠道。作为地方政府也要重视人才培养,正确对待和改善农村老龄化现象,带动大家共同进步。

3.2 建立规模化的生产和销售模式

农业生产和销售要向着规模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要注重绿色环保,而且还要形成一定的规模,树立自己的产品品牌,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各种宣传和推广,让大家认可产品,从而才更有利于开展一系列销售活动,达到新型营销模式的要求,不断提升销售业绩质。规模化的生产和营销还有利于抢占市场先机,能够提高市场占有率,再加上品牌效应,使人们更愿意去接受这些产品,从而使这些农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3.3 配置农产品销售的配套设施

针对农产品难保存的特点,除了要提高保护度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及时进行销售,让新鲜的农产品尽快流通起来,这就需要充分利用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捷性和便利性,让农户的农产品与超市、企业、学校等單位进行对接,实现产销一体化的模式,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方便,也能解决农产品难保管、易滞销的问题。而且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这一系列配套的销售设施,还能够让农产品的交易过程更简洁,减少内耗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益,实现了农产品营销的最大化。

3.4 加强物流配送环节建设

农业产业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创新了农产品的营销模式,各种农产品信息通过网络平台传播出去,农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而这时必然会出现物流配送的矛盾,因此在进行营销创新的同时,还要注重现代化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平稳而快速地运输出去,送到消费者的手中。首先,要保证农村道路畅通,这是农产品配送的关键环节,所以相关部门必须要做好公路、铁路的建设与维护工作,以促进农业市场的稳定发展。其次,加强物流中心建设,要有一支配送速度快、服务态度好的物流配送队伍,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农户利益的同时,为消费者提供方便。另外,还要提供多元化的营销渠道,不仅能够实现直营,减少中间物流的繁琐性,而且还要在互联网平台上进一步完善销售链,以达到农产品销售的最大化。

4 结语

农村经济是推动我国发展的源动力,农业发展离不开农产品营销创新,而农产品营销模式的创新必须要结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运用互联网的优势及电子商务的便捷性来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的无缝对接,促进农产品的营销效率进一步提升,让农产品的网络营销活动进入千家万户,实现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参考文献:

[1] 洪涛.农产品电商模式创新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5(8):65-67.

[2] 杜南岚.电子商务视域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策略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5(7):55.

[3] 盛凡.电商背景下的农产品网络营销的创新策略研究[J].电子商务,2015(7):27-28.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营销模式农产品互联网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新媒体环境下广播广告的新契机
“互联网+”环境下铁路货运物流营销模式创新研究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