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湘南地区杂交早稻施肥技术指标体系研究

2018-05-14管建新

南方农业·中旬 2018年5期
关键词:速效关系式早稻

管建新

摘 要 选择自然环境条件基本相同的区域,建立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是测土配方施肥的重要研究课题。基于此,全面分析了“3414”试验中的基础地力产量、目标产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及磷钾丰缺指标等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参数,并利用推荐施肥模型求得最佳产量与最佳施肥量,按照目标产量定氮、丰缺指标定磷钾的基本思路,建立不同肥力等级、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氮肥推荐用量检索表和不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丰缺级别下的磷、钾肥推荐用量检索表,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湘南地区早稻施肥指标体系,并为农民、规模种植主体及基层农技推广者提供了技术支撑。

关键词 测土配方;“3414”试验;杂交早稻;施肥技术

中图分类号:S511.06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8.14.036

湘南地区是指位于湖南省南部的永州市、衡阳市和郴州市3个地市,含40个县市区,自然地理与气候条件大致一致,是湖南省双季稻产区之一。自2005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启动以来,已完成杂交早稻“3414”肥料效应试验230个。基于此,汇总分析了这些试验,建立了该地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标体系,促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为配方设计及科学施肥提供了技术支撑。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方法

湘南地区肥料效应试验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程》的要求,均采用“3414”或“3415”完全试验设计方案[1],“3414”试验即氮、磷、钾3因素4水平14个处理的田间试验方案,其中4个水平,分别是:0水平指不施肥,2水平指当地最佳施肥量,1水平=2水平×0.5,3水平=2水平×1.5。试验不设重复。供试品种为湖南省大面积种植的主要杂交早稻品种,各地试验除了施肥量不同以外,其他操作均同等對待。

1.2 土样测试方法

在试验前分别取试验田20 cm耕作层混合样进行检测,统一的土壤养分测试方法是:碱解氮采用1 mol·L-1 NaOH碱解扩散法,土壤有效磷采用碳酸氢钠浸提,钼锑抗比色法测定,土壤速效钾采用1 mol·L-1的中性醋酸铵(NH4OAc)浸提,火焰光度计法测定。

1.3 数据来源及初审

数据来自于湖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提供的2005—2016年230个湘南地区杂交早稻“3414”试验。初步审核试验原始数据,主要审核数据格式,不修改任何原始数据、不添加任何缺失数据项,只删除有明显错误的数据,不因一个或几个数据错误而删除整个试验。

1.4 施肥参数的数据统计与取值方法

1)用Excel函数与图表计算出每个试验指标,不能计算的设为空值。2)设定各参数的取值范围.3)对各个指标作直方图与正态分布检测,对不符合正态分布的重新调整取值空间。4)选择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作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土壤肥力水平与目标产量的关系

2.1.1 基础地力产量分级与基础地力贡献率

基础地力产量指无肥区(N0P0K0)的产量,直接反映土壤肥力等级,用基础地力产量水平划分土壤肥力等级是比较可靠的方法,农业农村部把耕地地力等级按地力产出能力分为10级,金耀青等人认为,由于早稻生长受多因素影响,年度间产量变化幅度足以掩盖被划分得过细的肥力级差,肥力等级划分为3级或4级就够了[2],这种分级法易被基层农技推广者及农民接受。结合湘南地区生产实践,将湘南区每667 m2的早稻基础地力产量按<200 kg、200~300 kg、>300 kg标准分为低、中、高3级,统计地力产量与基础地力贡献率结果见表1,湘南地区低、中、高肥力水平的每667 m2的基础地力平均产量分别为:169.9 kg、257.0 kg、338.4 kg;全肥区(N2P2K2)每667 m2的平均产量分别为:354.7 kg、447.1 kg、507.2kg;平均基础地力贡献率分别为:48%、57.7%、67%。高肥力贡献率高,基础地力贡献率与肥力水平正相关。

2.1.2 依基础地力产量估算目标产量

20世纪80年代国内平均施肥研究提出“以地定产”,就是根据基础地力产量水平确定目标产量,因此建立基础地力产量与全肥区产量的数学关系式,可为早稻测土配方施肥确定目标产量提供一个较为精确的计算公式,从而把经验估算提高到精确计算水平。对219个试验进行分析,基础地力产量与全肥区产量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式如下。

y=0.749x+253.18(R?=0.526 2 F=241.04** n=219)(1)

利用关系式(1)可计算出不同肥力水平条件下,目标产量的临界值,从而大致估算目标产量的区间(表2),中等肥力水平,每667 m2的目标产量应为403~478 kg,实际应用中可取整数,修正为400~480 kg。

地力差减法是根据作物目标产量与基础地力产量之差,求得实现目标产量所需肥料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计算简单,难点是基础地力产量难预计,关系式(1)可根据目标产量反向计算出基础地力产量,有效解决了地力差减法推荐施肥的难题。基础地力产量与全肥区产量的关系如图1所示。

2.2 相对产量与磷、钾丰缺指标

土壤速效养分丰缺指标法是测土配方施肥的经典方法,由于土壤碱解氮和产量之间的相关性较差,本文分析磷、钾丰缺指标[1]。

2.2.1 相对产量

相对产量是指缺素区产量占全肥区产量的百分比,如:缺磷区相对产量(%)=处理4产量/处理6产量×100%。

按相对产量大于0、小于100取值,得氮、磷、钾相对产量样本数分别为:203个、186个、188个,统计分析结果见表3,氮、磷、钾相对产量平均值分别为74.19%、79.50%、79.00%,标准差都在10左右,氮的相对产量相对较低,说明氮肥对产量影响较磷钾大,磷钾的相对产量平均值接近80%。

2.2.2 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与相对产量的关系

以土壤有效养分含量为横坐标,缺素区相对产量为纵坐标作散点图,添加趋势线,拟合关系式,见图2、图3。试验表明:缺磷区相对产量与有效磷含量、缺钾区相对产量与速效钾均呈对数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达到0.730 2、0.656 1,F检测均达到极显著水平。缺磷区相对产量与有效磷含量的关系式如下。

y=22.889lnx+18.683(R?=0.730 2 F=427.27** n=186)(2)

缺钾区相对产量与速效钾关系式为:

y=30.104lnx(R?=0.625 7 F=276.64** n=188) (3)

2.2.3 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养分丰缺指标

依照《測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确定分级标准,将土壤有效养分划分为极低、低、较低、中、较高和高6个等级,即缺素区相对产量低于50%土壤养分的土壤养分测定值为极低,50%~60%为低,60%~70%为较低,70%~80%的为中,80%~90%为较高,90%以上为高[3]。将Y=50、60、70、80、90分别代入关系式(2)、关系式(3),即可求得相土壤养分的临界值,建立有效磷、速效钾丰缺指标,见表4。

相对产量低于60%为关系式推算值,且湘南地区衡阳市、永州市、郴州市有效磷平均值分别达16.2 mg·kg-1、18.0 mg·kg-1、16.3 mg·kg-1;速效钾平均值分别达97.1 mg·kg-1、82.9 mg·kg-1、95.9 mg·kg-1[4],因此,极低、较低级别的耕地很少,对指导生产没有实际意义,中、较高、高等3个级别符合现在土壤养分状况与生产实际,可指导生产应用。同时,与二次土壤普查相比,磷、钾丰缺指标值均有较大提幅,这与化肥的大量使用、秸秆还田的大面积推广造成土壤养分含量提高吻合。

2.3 测土配方施肥的几个主要施肥参数

2.3.1 百公斤养分吸收量及吸收比

由于在2010年以前的试验,没有秸秆和植株样养分含量检测数据,数据齐全的试验共计173个(下同),按N、P2O5、K2O百公斤养分吸收量大于0、小于10的取值空间取值,得全肥区、缺肥区百公斤养分吸收量数据分别为140、120个,统计结果见表5。全肥区百公斤产量吸收N、P2O5、K2O量平均值分别为2.15 kg、0.93 kg、2.64 kg,吸收比例为1.00∶0.43∶1.23;缺肥区百公斤产量吸收N、P2O5、K2O量平均值分别为1.98 kg、0.92 kg、2.28 kg,吸收比例为1.00∶0.46∶1.15。

2.3.2 肥料当季利用率

肥料当季利用率因水稻品种、肥料种类、土壤肥力、气候条件及农艺措施的不同,而变化较大,按大于0、小于100的取值空间取值,得N、P2O5、K2O利用率数据分别为162、114、101个,统计结果见表6。N、P2O5、K2O平均利用率分别为36.77%、21.04%、49.47%,按95%的置信空间,N:34.14%~39.4%、P2O5:18.9%~23.11%、K2O:46.22%~52.72%。

2.3.3 有效养分校正系数

按大于0、小于200的取值空间取值,得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土壤养分校正系数数据分别为129、118、127个,统计结果见表7。土壤碱解氮的校正系数在13.09%~53.6%,平均值为38.26%,95%的置信上限为41.59%,下限为34.93%;有效磷在19.03%~196.5%,平均值为44.62%,95%的置信上限为46.1%,下限为43.14%;速效钾在27.89%~175.92%,平均值为66.61%,95%的置信上限为70.72%,下限为62.5%。速效钾的校正系数平均值最大,说明土壤速效钾的利用率最高,其次是有效磷、碱解氮。

3 施肥模型及其推荐施肥

3.1 建模及推荐施肥的方法

建模及推荐施肥的方法如下;1)对“3414”试验,逐个进行三元二次或一元二次回归分析;2)经方差分析,F检测达到显著水平以上的,建立推荐施肥模型;3)三元二次与一元二次分析均达到显著水平以上的,优先按一元二次建模[1];4)利用边际效应分析,计算出最佳产量和最佳推荐施肥量;5)计算出来的最佳推荐施肥量大于或小于二水平施肥量50%以上的推荐删除施肥模型。219个试验,建立有效氮肥推荐模型82个,磷肥52个,钾肥60个。

3.2 氮肥推荐

研究发现,不同基础地力产量下,最佳氮肥推荐用量与最佳产量有较好的对数相关性,见图4、图5。按每667 m2的基础地力产量<200 kg、200~300 kg、>300 kg 3个级别分类,以最佳氮肥用量为横坐标,以最佳产量为纵坐标,建立不同基础地力产量下,最佳产量与最佳施氮量关系式如下。

每667 m2的基础地力产量为200~300 kg时:

y=325.14lnx-291.8(R?=0.530 5 F=45.12** n=42) (4)

每667 m2的基础地力产量大于300 kg时:

y=308.7lnx-237.44(R?=0.527 2 F=35.12** n=34) (5)

依照关系式(4)、关系式(5)计算出每667 m2的最佳产量(目标产量)在400 kg、450 kg、500 kg时的推荐施肥量,形成湘南地区杂交早稻氮肥用量推荐表(表8)。因每667 m2的基础地力产量<200 kg时的试验数据只有6个,不进行相关性分析,推荐肥量为统计最大值与最小值。

3.3 磷、钾肥推荐

最佳施磷量与土壤有效磷、最佳施钾量与土壤速效钾均呈对数相关,见图6、7。

最佳施磷量与土壤有效磷关系式为:

y=-24.53lnx+46.767(R?=0.541 7 F=43.23** n=52) (6)

最佳施钾量与土壤速效钾关系式为:

y=-92.99lnx+232.14(R?=0.442 3 F=45.62** n=60) (7)

依照关系式,计算不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丰缺级别下,磷、钾肥施用量的上限、下限,建立磷、钾肥推荐用量检索表(表9、表10)。

4 讨论

4.1 设定参数取值空间,取舍试验数据

由于“3414”试验未设重复,加之试验涉及3个地市40个县,试验难免出现误差甚至错误,基于此,本着尊重数据的原始性原则,不修改任何原始数据、不添加任何缺失数据,只删除有明显错误的数据,不因一个或几个数据错误而删除整个试验。但在统计计算各参数时,设定了各参数的取值空间,并进行正态分布检测,这是必要的,尽管造成了某些指标的样本数减少,但最大限度地提取了试验的有效数据,客观真实地获得各参数值。

4.2 不同推荐施肥方法的选用

对基础地力产量、目标产量、百公斤养分吸收量、肥料当季利用率、土壤养分校正系数及磷钾丰缺指标等参数进行探索,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湘南地区早稻施肥指标体系,基本上能满足养分平衡法、肥料效应函数法、地力差减法、养分丰缺指标法和氮磷钾比例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施肥推荐。各地要因地制宜地选用推荐施肥方法,对土壤养分含量较为了解的县级技术人员,建议采用养分平衡法或肥料效应函数法;对乡镇级或种植大户建议选用地力差减法、養分丰缺指标法、氮磷钾比例法等,并结合生产实际不断进行校正。

4.3 用目标产量推算基础地力产量

研究了基础地力产量与目标产量的关系,建立了关系式(1),可根据目标产量反向计算出基础地力产量,有效解决了地力差减法推荐施肥中目标产量难确定的难题。

4.4 氮磷钾推荐施肥检索表

单个的推荐施肥模型精度高,但也存在地区局限性限制,基于此,汇总分析推荐施肥模型求得最佳产量与最佳施肥量,按照目标产量定氮、丰缺指标定磷钾的基本思路,建立不同肥力等级、不同产量水平条件下氮肥推荐用量检索表和不同土壤有效磷、速效钾丰缺级别下的磷、钾肥推荐用量检索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推荐施肥检索表方便了农户及基层农技推广者查阅与使用,促进了试验成果由点向面转化。

4.5 湘南地区杂交早稻中等肥力的施肥水平

在湘南地区杂交早稻中等肥力条件下,每667 m2的目标产量为450~500 kg,每667 m2的推荐氮肥用量为9.8~11.4 kg,每667 m2的P2O5为3.7~4.7 kg,每667 m2的K2O为3.9~5.4 kg。

参考文献:

[1] 谢卫国,黄铁平,钟武云,等.测土配方施肥理论与实践[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6.

[2] 金耀青,张中原.配方施肥方法及期应用[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3] 陈生斗,杨帆.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基础养分数据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速效关系式早稻
例谈同角三角函数基本关系式的应用
如何合理使用速效救心丸?
寿县主要耕作区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
国家统计局解读2017年早稻生产情况
速寻关系式巧解计算题
别把急救药当常用药
2016年早稻产量同比下降2.7%
同角三角函数的两个基本关系式及其应用
明确关系式
老人要少用速效感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