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乡产业经济发展研究

2018-05-14冯家顺

财讯 2018年24期
关键词:经济体制城乡要素

冯家顺

自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我国城乡经济发展一直处于不平衡的状态。本文对城乡产业经济发展做了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城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导致城乡发展失衡的原因、改变现状需要采取的措施建议。

城乡产业经济 原因 存在问题

城乡产业发展的问题

我国城乡产业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第二阶段是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在计划经济时期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个战略的发展重心主要偏向于城市和工业,形成了“城市搞工业、农村搞农业”的产业发展格局。在经济体制转型时期农村率先改革,农业的产出大幅度的提高,也积累了相当大的一部分农业剩余。农村兴办了各种类型的乡镇企业,弥补了计划经济时期轻工业发展不足的缺陷。但是,由于当时的城市和农村分割的体制依然存在,生产要素的流动受到了限制,导致了农村兴办的农业只能布局在农村。

在上述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城乡产业发展主要衍生出了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城乡产业互动不足。产业互动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农业生产规模小、效率低、效益不高等弱质特征比较明显,还不足以担负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提供高质原料的能力。其次,工业的带动能力不足。最后,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2)城乡产业布局缺乏统筹。一是产业布局缺乏城乡有效衔接,在城市产业和乡村产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相互之间的脱节现象很严重。二是招商引资只是注重工业发展,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三是城乡产业的布局不够合理,城市和乡村对各自产业布局的优势资源没有充分考虑。

(3)城乡要素流动受限制。从整体上看,要素的流动主要还是从农村流人城市为主。从资本要素来看,由于各种金融组织的存在和资本的趋利性,金融组织从农村积累的大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投资城市的发展。从劳动力要素来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的年轻人选择了进入城市发展,使得农业的发展面临越来越严重的人才短缺和农业劳动力短缺。

(4)城乡产业的市场体系不健全。一是城乡的要素市场不统一,长久以来,我国城乡实施着在资本、管理、和信息等方面不相同的两套体制,使两个要素市场存在很大差异。二是农村市场流通主体规模小、实力弱。三是农村市场的流通方式和经营模式较为落后,仍然以传统的流通方式为主。

(5)农村有关配套设施不完善,产业组织形式相对落后。由于城乡分割的原因,导致了农村的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此外,农村的产业组织形式相对落后,产业发展仍然以传统的农业为主,而畜牧业,渔业等有特色的新型农业则发展缓慢。

城乡产业发展失衡的原因

导致城乡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以来生产力的发展不平衡。乡村主要发展的是第一产业。城市主要发展的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由于城市具备更好的发展条件,并且工业和服务业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本身获得的收益比农业要高。乡村农业的发展落后,因此导致了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拉大,城乡发展失衡在所难免。

(2)国家发展战略的政策取向导致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新中国成立以后,被动的工业化形成了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和以现代技术为主的新式工业的两级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技术十分落后,只能提供初级的农产品,所以传统的农业一直处于被剥削和被压迫的地位。

(3)市场经济体制影响。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采用计划经济体制进行资源的配置,据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产生和发展的实践证明:计划经济体制阻碍了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选择市场经济体制已成为我国经济社发展的必然要求, 而在第二阶段经济体制转型期,由于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市场调节又一定程度的扩大了城乡差距。

改变城乡发展现状的措施与政策建议

(1)发挥政府积极作用,促进城乡产业结构调整。

改变长久固有的户籍制度,变二元户籍制度为一元。政府应该改善对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限制,实现乡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充分流动,逐步消除城乡分割的现状。大力支持农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抓好“三农”问题,以统筹城乡的办法,发展农村产业要像发展城市工业一样,用经营城市和工业的观念来经营农业发展。

(2)通过产业自身调整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首先,进行产业布局调整,发挥规划的领导作。按照“一产划圈层、二产进同区、三产分功能”的原则产业要向优势区域布局实现三次产业集中集群发展和互动发展。其次,产业之间相互合作。城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互合作,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商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村经济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最后,创新产业组织形式。传统的产业组织形式仅仅是小农经济,规模小,收益低。

(3)通过对市场的调整,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首先,通过促进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要消除城鄉二元多等级市场结构,促进生产要素资源的城乡互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要素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引导要素资源合理流动,打破计划经济时期的城乡资源分割的状况。其次,建设批发市场,带动市场网络的完整发展。应该在具有产品和文化特色的地方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商品生产地加大投入建设一批产地批发市场。最后,整合人才市场,促进人力资源在城乡各产业的流动。人才缺乏同样也是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

[1]成德宁.《我国城乡间产业的迁移与分工协调发展》[J].经济学家,2011,(08)

[2]张慈,苑健斌.《城乡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J].商业时代,2011,(04)

[3]马龙.《对近代中国城乡经济结构失衡原因的探究》[J].学术研究,2013

[4]卫兴华,评《我国城乡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08,(07)

[5]魏后凯.大都市区新型产业分工与冲突管理一一给予产业链分工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7(02)

猜你喜欢

经济体制城乡要素
关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对策研究
习近平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思想
城乡一体化需要公平正义的制度变革
国企改革与市场经济体制下微观主体建立
国家十项举措推进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城乡一体化评估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