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我先行乡风文明我带头

2018-05-14张万沛

党的生活·青海 2018年10期
关键词:乡风全村村级

张万沛

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重头戏,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将弘扬传统文化与培树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贵德县河东乡王屯村以创建全国文明村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齐抓共建、依靠群众、务求实效的创建指导思想,坚持不懈地把文明村建设工作引向深入,努力适应新形势要求和人民意愿,开创了文明村工作新局面。

围绕“生活美”立足实际谋发展。王屯村是贵德县最大的一个行政村。劳动力资源丰富是王屯村最大的优势,村“两委”班子因势利导,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劳务输出的积极性,鼓励群众摆脱守耕承包地的束缚,到外地务工,增加收入。目前,已累计输出劳务19420人次(其中省外9620人次),累计务工收入达18400多万元,每人年均创收9000多元。为保障劳务输出成效,村“两委”班子在加强科技、技能培训上勇挑重担,邀请人员讲授实用技术,为更好地发展生产和就业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全县“阳光工程”技能培训从王屯村起步。近年来,王屯村已开办各类劳务输出培训班200多期,培训人次达769人,其中有731人拿到了初级工技术资格证书,13人拿到了中级工技术资格证书,从而提高了外出务工人员增收致富的技术含量。同时,村党支部一班人经过认真研究,在县乡党委、政府的积极协调和省、州、县总工会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海南州首家农民工工会,建立健全了章程和职责,增强了农民工维权、护权的意识,为更好地务工提供了保障。

围绕“环境美”靚家美村强自信。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高原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以“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发展后续产业、整治村庄环境”为主要内容,投资4410.1万元,进行了改善住房条件、整治村容村貌、完善基础设施的项目建设,村级整体形象得到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同时,结合“五城同创”工作,开展了党员干部率先垂范,村级卫生集中打扫活动;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引导全体村民养成良好的爱清洁、讲卫生习惯;不定期组织村级环境治理工作检查督促小组对全村环境进行评比,对那些不遵守环境卫生整治规定的农户采取在全村广播上通报批评的措施,使全村村民养成了自觉打扫环境卫生的好习惯,进一步提升了王屯村对外的整体形象,人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围绕“人文美”评优树模展风采。率先制定村规民约、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村民议事会等一系列制度,加大村民的参与评、参与选、参与定,通过长效常态化管理,引导农民真正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积极开展各类模范评选活动。截至目前,全村共评选出“好婆婆、好儿媳、好邻居”8人、五星级文明户30户。通过召开村民大会、群众座谈会,村务公开栏、手机短信等形式强化宣传,把“勤劳致富、厚道诚信、敢于拼搏”体现到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之中,着力营造见贤思齐的良好氛围;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创建精神文明工作中,涌现出了全国劳动模范仁欠吉,她以自己的智慧、勤劳带领周边村民共同致富,使农村成为挥洒汗水和展示自我的天地。

围绕“和谐美”加强文化树新风。王屯村着力把乡风文明建设与群众文化活动密切结合起来。加强农村文化教育,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村级活动场所设立图书室,开展文化活动,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组建了王屯村文艺社火队、曲艺演出队,积极打造“王屯乡村大舞台”,通过文化搭台,每月定期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突出活动引人、文化育人,发挥阵地辐射、引领作用。今年已开展重大节日庆典、广场文艺演出、文化交流等群众文化活动五十多场次,做到节庆有主题活动、月月有特色活动、周周有院坝活动、天天有广场活动。通过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村容村貌的改变、乡村文化的繁荣和村民素质的提高。

(作者单位:贵德县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乡风全村村级
全村唯一收件人
加强乡风文明建设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村级财务报账的规范化管理对策研究
城口县左岚乡:提升乡风文明的“红与黑”
乡村振兴视阈下的乡风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农村乡风存在的主要问题
浅谈村级经济管理模式
东辽联社成功收回村级欠款近千万
破解村级集体经济“空壳化”的朝阳探索
Beams Up